创作中的严肃态度
画家在艺术创作时,需要保持何种态度?作者提出创作者不要太拘泥于具体物象,保持感性冲动的同时,又需要极理性。
中国画的简笔或曰意笔人物画,从唐代的王洽、宋梁楷到明徐渭,乃至清代黄慎,可谓传统悠久。梁楷人称梁疯子,他的简笔人物画开一代先河,为超世纪画家。徐青藤以前意笔人物画的用笔奔放而飘逸,自徐渭始,多以草书之法运笔,增强了书写性与抒情性。而将金石篆籀笔法用于写意人物,将飘逸、豪放化为浑厚、老辣而稚拙的是齐白石,造型极简、喜欢夸张、不求形似、恣情传神、富有情趣、个性强烈,把意笔人物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他“似与不似之间,”和黄宾虹“绝似又绝不似物象”都极重视表现内在、内视所把握的意象,而非表面形象的逼真,深宏与淳厚,接近突破中和原则,更具抽象性格。潘天寿把传统规范推到边界与险峰。
八大之画基于功,表达流逝的美;潘天寿画立足于稳,静极恒久,着意于铸型。吴昌硕画“墨池点破秋溟溟,苦铁画气不画形。”所谓画气不画形,并非不要形,而是说气比形更重要。那么,什么是气?五代荆浩《山水赋》中即有“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迹画不败谓之气。”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说:“盖气者,有笔气、有墨气、有色气,俱谓之气。而又有气势、气度、气机,此间即谓之韵;而生动之处则又非韵之可代矣。生者,生生不穷,深远不尽;动者,动而不板,活泼迎人,要皆可默会而不可名言。”显然,吴昌硕说的以气为生,就是作画要以气韵为第一,也就是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韵自生动,形神俱妙,也就是杜甫说的“元气淋漓幛犹湿。”“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多写意,写意而复写生,自能形神俱见。”“万趣融其神思”——宗炳。“得之目,寓诸心,而形于笔墨之间者,无非兴而已”——沈周。“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境生”——笪重光《画筌》。“删拨大要,凝相形物”——谢赫。这些都属于意象思考。
如何在创作中保持一种严肃的态度?就必须有精品意识,精品意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画家在艺术创作时,不要太拘泥于具体物象外形的像与不像,以至于“谨毛而失貌,”更重要的是能用简洁的笔法,酣畅的泼墨,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出画中物象最本质的方面,“影”或“神,”再以此与作者的主观情思密切结合。借被描绘的物象以抒作者的胸臆,从而使作品主、客观融为一体。“生韵”自出,“天趣”横生,并使观众受到感染、启迪和熏陶。
创作是一种感性冲动,但过程中又需要极理性,一切都在画理与对物态的感性基础上加以深化的一个历程,是对笔墨、造型、理法的概括表达过程。因画家个性与天赋不同而表现出不同形式。青藤、白阳是灵性与感性表达较为冲动的那种,瞬间的笔墨变化却将理念与感情全部融入其中,冲动却又理性,疏狂但不乏细微刻画,尤其透过外在形式所体露的内在感情跃然纸上,生动而又具深度,属天才恣纵一路。而八大山人更理性、冷峻、深刻,笔墨的运用也远非表现一般感受,更大程度上是呈现思想,不像吴昌硕,仅仅透过题材与题诗来表达思想。八大的感情与思想已超越一般画家在题材与作品内容上展现理想,他是将这一切从落笔的刹那,已反映出其高标的修养,人性的意味,释家之禅意,孤寂、冷峻及亡国之恨和铮铮傲骨。因此,他的画,可以说在绘画史上将写意花鸟画推向了更高的层面,是最具思想性的写意花鸟画。
创作也是更须胆大,越难越应大胆,还需心中有数,有数下笔即爽快,才能胆大、纯熟。熟——即带有技术性,“由生到熟,熟后生巧,巧后生妙,妙生色,色生韵,韵生神,神而后方能超逸,”才能理法严谨,达成“道”人之所想,人之所为,合乎理法是谓道。艺道,即蕴涵万物的思想、境界,道心:天理、秉寿、纯法、正直、清明之心即近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离者非谓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