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喻彼行健 是谓存雄

张啸东
2018年10月10日08:45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高二适《新定急就章及考证》手稿
高二适《新定急就章及考证》手稿
原标题:喻彼行健 是谓存雄

  《急就章》者,亦曰《急就篇》,迨至今日,已有2000多年的传承史,文献多载为西汉史游编写的识字教材。同时它也可称是一部汉代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其总字数仅2144字(包括东汉附入的128字),却包括130多个姓名,400多种器物,100多种动植物,60多个人体部位器官,70多种疾病和药物等内容,几乎涵盖了汉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该篇全文均用韵语写成,作为主体的名物部分用七言,姓名部分用三言,末章及东汉附入部分多有四言句。今传本共34章,东汉附入部分作为第33章、34章。

  据高氏女婿尹树人之《高二适先生年谱简编》载,高氏著述《新定急就章及考证》之自书稿草册是在1953年回到南京调华东水利学院工作,协助该学院教授陈肇经编写《中国水利史》之余,于次年始精研章草,搜寻《急就章》各类版本,排比审核,矫误正源,撰文著述,历时五载,至1954年始得定稿。

  据高氏此稿的原序知,他考定《急就章》的兴趣和动机是从发现唐代经学大师颜师古的《急就章注》中的失误开始的。对于学术研究上的得与失,高氏认为二者都是相对的,他说:“今亦可云颜之失,即颜之得,吾无颜之失,即吾无吾之得。楚弓楚得,犹是理也。”并进而推论:“尝论君子无私,心无惜乎是非,而学不离乎公道,此学术上有益于人有用于世之事。”据尹树人为《新定急就章及考证序》原稿出版所写之后记载,不知何故,前句的最后八个字和后句的全部,均曾被上海古籍版所删。尹树人还感慨:“今日回顾二适先生序文问世前后的遭际,何尝不是一种‘楚弓楚得’,而‘君子无私’则正是当今学术界应当发扬的一种精神,要提倡多做‘有益于人有用于世’的事。”

  据前征《年谱简编》知,1964年4月30日夜,是书稿第五次校补定稿,全书总6万余言。而迨至1982年才在女儿高可可的奔走呼吁下,得以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亦使坠失1600余年的章草史料免遭烟灭。

  如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洗礼,时间逐渐证明了《新定急就章及考证》一书,是《急就篇》全文校勘的一部学术力作。

  更早的另一条有关高氏此书稿的情况,载于前征《年谱简编》。1961年春,时年58岁的高二适与著名学者马一浮在杭州会谈,马氏为《新定急就章及考证》此一书稿用隶书写下了书题。据高可可回忆,此行为高先生一人前往,回宁后高氏转述,马氏曾感叹“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此书的出版”。在1962年小暑日,马氏给高氏的复信中,马对此书意见就更加详瞻了。

  在这本综合研究性论著中,高氏对章草的字形源流、笔画省变钻研颇深。他是以当时可以见到的若干历代《急就章》传本、考校本,以及汉魏碑帖对勘,校以罗振玉、王国维、张凤诸家所搜集、释读之汉魏六朝之残简缣帛,并参考清代以来学者孙星衍、庄世骥、钮树玉、李滨等前贤的校勘成果,上溯两周籀篆、秦汉古隶、八分之字形演变,“排比章正、审核异同”。不唯如此,此书对于“凡与章法牵联之书,如《说文解字》《广韵》《玉篇》《唐说文木部写本》《五经文字》《干禄文字》《汉石经残字》《隶释》《隶辨》,以及今人马衡《汉石经集存》等,亦皆旁搜而博考之”,甄辨各家对字形的梳理异同与得失,择善而从,所得颇多,往往卓跞出人虑外,及案之故籍,成证确然,未尝从意以为奇巧焉。

  高氏以考证《急就章》文字的草法及释正作为引子,旁征博引古今各种草书及篆隶资料,阐明章草以及今草每个字该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以及这么写和那么写的细微差异之处。作者认为中国书法有着严格的一脉文化传承,所有师心自任的虚造,盖皆缘于不学。高氏认为:“盖章草不独为吾国文字草法之权舆,即论今草、正书书体,亦罔不由此省变而出。昔之工此书者,尊之为草圣,夫岂徒然哉!”

  该稿草册所使用的出土文献,亦并不局限于当时尼雅楼兰新出土的《急就篇》残本,还广列历代传世秦、汉代碑刻与摩崖文字,在资料广度上可以说是超越前贤的。其研究方法,就是对章草字形的写法进行溯源,注重探讨书写给文字带来的演变起因与规律,归纳言之,就是“以籀、隶释章”。该书在广搜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文字学研究方法,得出不少前人所未及的正确意见。可以说,是书乃《急就篇》研究之必参著作。当然,缘于时代局限性,是书亦有一些不准确或有待进一步修正的观点。

  另据今天所见到的材料知,高氏所撰此书之自序,亦有两稿之多,其中第一稿写于1959年全书完成之际,已先后两次随全书同时出版。第二稿写于1962年,这是高氏呈送其师章士钊审阅的。此稿在章氏1973年逝世后,曾多年不知去向,近年才被重新发现,现为连云港市江舜柱氏自拍场收藏。

  《新定急就章及考证》虽然早在1959年即已完成,可是直至1982年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惜高氏已于1977年逝世。因条件所限,当时这个版本系原稿缩印,而那篇最具“书法之妙”的序文,是以铅字排版,且有大幅度的删削。

  由史料记载看,高氏终其一生亦以草书享誉时代,而被认为“颇有发明”者。今所见50岁后草书作品,其中已有取《急就章》及明宋克补本研习,气韵渐淳。为变古出新,再又参以汉隶《杨淮表记》《西狭颂》,楷书《贺捷表》《黄庭经》,行书《温泉铭》《李贞武碑》以及王羲之、张旭、杨凝式、宋克等人草书。65岁后,诸体贯通,草书突破前人窠臼,自创一格。形成“开章亦今亦狂”的独特风貌。他擅用狼毫作书,使转顿挫随心而运,寓柔而刚,劲健绰约;结体章、今互用,纵横开阖,曲之中险夷相生;布白一气贯通,字里行间辑让有序,顾盼多姿。章草笔画不连绵,“草体而楷写”,这是它的大特色。如果章草四贤中的前三家,多为章草之“草体而隶写”或曰“草体而籀写”的话,“草体而楷写”应该是高氏有别于前三家的重要特征。

  高氏自己一直笃信“章草为今草之祖,学之善,则笔法亦与之变化入古,斯不落于俗矣”。主张习今草应从草隶(章草)、隶篆入门,则笔法入古、脱俗。在书法实践上,他巧妙地将章草、今草、狂草熔于一炉,既有高古的品格,又有奔腾跌宕之气势,尤以线条的劲幢、结字的紧密见长。看他的草书,直可谓“笔敛而秀劲如神,筋重而清明如在”,才真正感觉到那笔锋在纸上奔突的力度。高二适辞章、学问素养极高,尝自书“读书多节概,养气在吟哦”以自况,其作品往往洋溢出浓郁的书卷气。

  依笔者的愚陋之见,欲借高氏而习章草者,高氏此一自书稿草册,以及前序、《新急救成,题两绝句》诗稿等三者,当为必参之法帖。

  (作者系人民美术出版社项目部主任)

马一浮题高二适《新定急就章及考证》
马一浮题高二适《新定急就章及考证》
(责编:赫英海、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