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手不工书意解书

梁腾
2018年08月15日08:34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原标题:手不工书意解书

踏莎行词 章士钊

  踏莎行词 章士钊

  人们所熟知的章士钊大体离不开他的政要身份和其著作《柳文指要》。1971年,章士钊的《柳文指要》行世,奠定了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章士钊为人正直、豪爽而有侠义之风,他的书法也给人一种清健的不俗之气。章交游甚广,王侯将相、学人武将中都有他极好的朋友。他曾奔走营救在北京被军阀逮捕的李大钊,为被国民党逮捕的陈独秀辩护,以及筹措蔡和森等发起的赴法勤工俭学的出国经费。

  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号秋桐、孤桐、黄中黄等。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与黄兴筹建华兴会。辛亥革命后,先后任《民主报》主笔,南北议和南方代表,段祺瑞执政府司法总长、教育部长。曾主编《甲寅》周刊。1933年其在上海做律师,并任上海法证学院院长、冀察政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馆馆长。著有《初等国文典》《中等国文典》《甲寅杂志存稿》《柳文指要》《逻辑指要》等。章士钊人生经历很复杂,他的思想“亦新亦旧”,因此我们很难从身份上界定他的书法特征。当然,由于他与近现代很多重要的政治人物都有交情,所以坊间将他归为名士书法或政要书法。因为大家所熟知的章士钊离不开他的政要身份,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中央文史馆馆长,虽然他不曾将自己视为书法家,但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也确能为其履历添上一笔。

  对于书法,虽然章士钊从未将自己看成是通晓古今书法源流之变的专家,但在《入秦草》中,他也显露出自己对书学的认知,如其中一首《鹧鸪天》中写道:

  元人郑子经著衍极一书论书法颇微妙,从赵次骅借读覃溪批校钞本,批语妙哉。今日始闻兰亭多用篆法,东坡所谓他日徒参雪窦禅师者也云云,颇堪注意。此本光绪乙酉为江建霞师所得,叶菊裳在厂肆失之交臂,辞意悻悻。戊子归潘文勤,又有刘聚卿审定。己巳罗振玉常跋之。流传有序,书极珍贵,惟读之于书法转难捉摸,不禁废书而叹。

  手不工书意解书,解书却怕细工夫。兰亭篆法赅天道,俊语须教善体无。参雪窦,入鸿都,偶然神悟抵河图。覃溪一去无消息,聚讼寖归板片粗。

  章氏坦言自己“惟读之于书法转难捉摸,不禁废书而叹”“手不工书意解书,解书却怕细工夫”。王羲之的《兰亭序》本是帖学重要一脉,见闻覃溪(翁方纲)批校钞本,注意到“兰亭多用篆法”,这让章士钊在之后的《兰亭序》真伪辩中对高二适观点赞同埋下伏笔。而在1940年代后,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二王”笔意也更为丰富,也当为一有力的佐证。

  如《踏莎行词》行草立轴,书于1942年,正是写作《入秦草》的这一年。此幅款为“定远吾兄大雅鉴”,“定远”应为与章士钊同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邓定远,《孙中山与帅府名人——文物与未刊资料选编》亦有提及。这幅作品虽掺杂不少何绍基、董其昌笔意,又追宋人意趣,但归根是追摹《兰亭》《圣教》的结果。

  此作整体来看比较内敛,无大开合和放纵之处。墨色雅淡华滋,笔画富于变化,转折动作分明又不失流畅。单字结体以长形为主,兼有扁势,然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横画中加入弯折的装饰动作,似乎有一种飘逸的动感,如羽飞燕舞,清妍秀美,类“鸟羽体”,但又不似张伯驹书法那样笔笔中锋,如春蚕吐丝,而是平铺如写兰叶,笔法入纸,风姿绰约,如韩戾军在其文《漫话孤桐》中所说:“这种S型曲线移入转折的横中,折处换笔高耸如重新起笔,化用隶法。”这也让其书在面貌上获得了极大的辨识度。而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此类笔法就已出现在章氏书法作品中,这期间的书作,“二王”笔意尚未明显,更多的是取法乡贤何绍基,与何不同的是,提按和速度有所加强。

(责编:王鹤瑾、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