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向上发展的都市博物文化

施晓琴
2018年08月01日08:42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原标题:向上发展的都市博物文化

  7月17日至10月21日,由上海科技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推出的“世纪典藏——上海博物溯源”特展在上海历史博物馆展出。该展集中三馆优势资源,展出了原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旧藏的自然史和人类学、考古学、艺术类藏品及相关展品共百余件,将科学、文化、艺术和历史相融合,探寻中国博物馆的早期发展,挖掘上海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展览开幕同时,配合展览举办了“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到来自国内外各地的博物馆馆长、策展人以及专家学者围绕“都会里的博物精神”这一主题,聚焦“中国博物馆的早期历史”“博物学家与博物馆收藏”“博物精神与城市文化”三大论题展开研讨,介绍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当代都市文化中博物馆的重要地位,重新审视艺术与科学相交相融、互为影响的关系,促进中西博物馆的交流和共同发展。

  艺术科学深度融合势不可挡

  谈及研讨会的初衷,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道:“上海博物馆是一座享誉世界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海科技馆是深受国内外公众欢迎的科普乐园,我们希望依托两馆收藏,通过业内专家的深度解读与讨论,共同探寻博物之源和蕴含在藏品里的艺术与科学之魂,进而引发对博物馆与城市精神塑造、与都会文化发展轨迹之间关联的思考。”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特征,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干频表示,科学发现往往带来艺术的进步与升华,科技进步则需要艺术表现,这样深奥的科学技术才能为广大民众所理解接受。他认为,在科学普及工作中我们更需要将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不仅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而且给艺术带来了新的生命,艺术发展大踏步进入了技术春天。目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正全力打造四大品牌,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推进科技艺术的融合发展,打造出更多海派特色,做出彰显内涵、价值丰富的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美国纽约犹太博物馆信息部主任费佳佳认为,在21世纪,博物馆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它不仅成为了一种社区空间——例如像咖啡馆和餐厅一样提供讲座、课程和社交活动,而且还成为了进行在线互动和动态对话的场所,并以全天候社交媒体消息的形式与公众进行对话。但是,这也给她的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与思考,如:互联网的发展使我们能够前所未有地便捷接触到各类艺术和信息,那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参观博物馆?一个来自完全不同时空的藏品和“我”有什么关系等。

  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的发言似乎可以解答费佳佳的第一个问题。他以上海科技馆为例,通过优质展览与教育项目,从场景、跨界的融合展现艺术家和科学家对于“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到哪里去?”这三个终极命题进行探索,他说:“观众们在博物馆里享受生活,体验知识的无穷魅力。科学与艺术一定会在山顶会合。教育已经成为科技馆的首要功能,教育形式也从帮助公众理解科学发展为促进公众参与科学,而科学与艺术的创新融合是吸引公众参与科学、展现自我的很好的切入点。”王小明认为,在“互联网+”的新时代,科技馆应当打破界限,与新技术、新媒体深度融合,充分展示富有活力、能激发想象力的场馆展陈文化,体现科学与人文、艺术的结合,提高科学之美的传播效果和公众科学素养,使公众在科技馆中拥有更佳的体验。

  博物馆印证

  都会文化发展轨迹

  博物馆是保存和再现人类文明记忆的重要机构,它的故事可以追溯至遥远的古希腊。在中国,博物馆在西方博物学概念传入和古代博物知识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发展。杨志刚在演讲中追溯了中国早期博物馆的发生、发展,指出上海的震旦博物院、上海博物院(即亚洲文会博物院)和江苏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最早博物馆的实体。

  亚洲文会博物院(1864-1954),又称“上海博物院”,是近代寓沪外侨创办的一个自然历史博物馆。亚洲文会博物院是近代中国境内存续时间最长、藏品颇丰、与世界交往最密切,举办科学艺术活动最为多样的博物馆。它向社会免费开放,举办中国博物学讲座、中国绘画及艺术品展览等活动。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王毅通过回顾该博物院之历史,梳理其举办的科学与艺术活动后提出,亚洲文会博物院自身是一个重要文化空间,更是近代上海的文化地标。它是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它向中国传播了博物学知识和公共文化观念,向西方传递了中国的自然历史与文化遗存信息,塑造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东方大国形象。而南通博物苑由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于1905年创办,他从理论上对博物馆的性质、职能及具体的作业、管理等多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为中国博物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通博物苑苑长杜嘉乐表示,南通博物苑被公认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它盛衰变化的曲折历程正是中国博物馆近百年历史的缩影。

  北疆博物院是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也是迄今为止在我国为数不多的一座原址、原建筑、原展柜、原藏品、原图书资料、原研究成果完好保存至今的自然类博物馆,是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史上的一座“活化石”。天津自然博物馆馆长张彩欣介绍,北疆博物院的创始人是法国神甫、博物学家桑志华。1914 年,桑志华以天津为大本营,在中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历时25年,行程约5万公里,采集发掘大量地质、古生物、动物、植物标本和古人类、历史民俗等文物,并创建北疆博物院,他走时留下20余万件藏品。早在上世纪30年代,北疆博物院就享誉世界,被称为世界“第一流的博物馆”。她说:“在华期间,桑志华邀请诸多国外科学家来北疆博物院从事标本的鉴定、整理和研究工作。这些标本的采集、收藏、展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时至今日,北疆博物院依然是中西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参与塑造城市精神

  西方近代博物馆的创建即起源于文艺复兴背景下的人类对自身及生存环境的探索、认知需要。在研讨会中大家提到的博物精神,也体现了博物馆与城市的密切联系。当下,博物馆承载的文化要素成为构成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与博物馆互动的增加,博物馆逐渐成为塑造城市气质,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文化载体。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认为,博物馆是滋养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容器。他说:“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城市文化发展程度的标志,是城市文化的符号,是文化记忆的收藏场所,它是对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文化记忆的传承。”他也提出,应当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此全面提升城市居民人文素养。

  美国布朗大学John Nicholas Brown公共人文与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苏珊·斯姆廉通过对中国的都市博物馆调研发现,中国的年轻人喜欢去博物馆,而美国的博物馆馆长们却常常担心吸引不到年轻访客。她发现,上海的年轻人喜欢新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艺术空间,如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向观众展示全球视野,通过艺术形式和社交媒体提供交互,并一直在思考融合文化和消费的新方式。“他们以适用微信和照片墙Instagram等交互式展览、精心设计的开幕派对、受西方影响的艺术内容为特色,吸引年轻的上海居民。这为美国的博物馆生动展示了可以学习的模式。”苏珊·斯姆廉说。

  现在,参观博物馆也成为城市文化中的热门活动之一。泰国国家科学博物馆副馆长阿菲亚·哈撒亚太认为,考虑到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博物馆需要制定新的战略,以增加公众对博物馆服务的无障碍性。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确保博物馆精神嵌入到针对公众的所有服务中。她说:“因为博物馆精神是人们在离开之后依然可随身携带的、并可能对他们思想发生改变的‘东西’。因此,博物馆与其参观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是将博物馆精神与城市文化成功结合的关键。”

(责编:赫英海、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