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高格调 接地气 “文心高古—林岗艺术展”开展深获好评

2018年07月13日15:53 |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小字号
林岗与展览现场的楚风歌舞。(钱晓鸣/摄)
林岗与展览现场的楚风歌舞。(钱晓鸣/摄)

“文心高古——林岗雕塑作品藏品展”将在武汉举办

以弹拨琴为造型基本元素的“文心高古—林岗艺术展”自7月6日在湖北美术馆开展,受到了观众和专家热评,被誉为:格调高雅、形式新颖,展品和展陈精心打造,有学术追求,又接地气。

“文心高古—林岗艺术展”是一个只有40多件作品的小展览,是一个非常精致的学术展览。这次展览给人新的启示:

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往往是追求自己的风格语言或标识性。无论雕塑、国画、油画都是如此。但这种具有风格化和程式化的语言往往又会对艺术家自身产生限制,最新的创作理念和更为宽广的时代内容如何融入他的成熟的语言体系,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林岗的艺术有很大的突破,在琴的雕塑语言上先是对当代性的体现,无论从工业金属构件到石材,还是木材和砚台的运用中都可以看到。十几年来对高古砚台特别是汉、唐砚台的收藏和研究,使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了新的天地,对传统的理解和文脉的把握进入到了一种新的境界。在对时代语言的触发和回溯中国传统上,林岗做得非常好。同时,他对材料的兴趣和材料语言的研究又使得他的雕塑语言得到了丰富和提高。关于传统文化和材料的研究不仅没有对他的程式语言动摇,反而丰富和拓展了他的空间。所以在当代艺术和成熟的艺术家的发展中,林岗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雕塑界的很多艺术家靠重复成名的程式语言,几十年不变的,无非做大做小换种材料地做,基本上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继承和对时代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一点上林岗的创作和探索是一种突破。

雕塑习惯上可以分为架上和户外雕塑,随着现代化高楼大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分为室内和室外更好一些。室内雕塑的创作展示面临一个很大挑战,就是室内环境与雕塑的关系处理。这次林岗展览对于室内雕塑展陈方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就是室内雕塑与室内环境的营造,共同构成了一个雕塑作品完成的概念。就如同中国画装裱一样,一件雕塑作品完成后如果没有相应的展示空间,那么这个雕塑是半成品。在这种探索和变化,是林岗在去年赴日本越后妻有雕塑创作营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林岗在越后妻有的创作实践使他找到了一个雕塑展示的方法,把雕塑作品真正完成了。这次展览结合了湖北楚文化,这种策划展览中高度重视地域文化背景的思路,是很接地气的。整个策展思路和策展的三个部分:山伯、九歌、抱石,都是以这样的一个对楚文化感悟为契机的。

湖北美术馆这次提供的展览空间不是很规整,如何在这样空间布展是一个挑战。这次展览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地充分发挥了场地不规整的优势,在布展中不断糅合各方意见,激发新的灵感,形成现有的富有古典园林、家居气息的中华文脉展示格局。首先一进去是山水山墙,一把琴立在中间,是文化艺术“影壁“。再进去利用自然的空间转换形成了一个中堂,两堵墙侧长联相对(其实是林岗的两幅山水画条幅)。再往里走,则是纸箱上林岗挥刀裁切的山水画,宛如后花园。在中庭的边上还有展示林岗古砚收藏的“书房”及厢房的概念。一种古老文化气息的感觉就这样扑面而来了。这种在展陈中相生相发的感觉是非常令观众非常享受的,也是对于室内的雕塑展览我觉得这是重大启示。

展览受到了各方好评。湖北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学术主持 冀少峰说:林岗的琴同古砚有着密切联系,我们可以从被磨穿砚台中感受到历史和时间的穿行。一个艺术家通过对砚台和琴的研究,然后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讲的艺术的处理。同时作品还融入了大漆材料、金属材料和废旧材料等,这些装置作品已经超越了雕塑的概念,但是这些还表达不出艺术家内心的最深的东西,那么艺术家内心最深的东西是什么呢?古琴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古砚和大漆也都是。这些恰恰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自信。今天我们一直在倡导加入中国故事强调中国自信,其实从林岗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传统文化在迈向当代的过程中如何同今天的文化相融合。林岗选择的这些中国元素无异于最能代表民族的自信,所以从林岗的作品当中我们读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著名评论家鲁虹参观了林岗作品后说:林岗在作品中一直强调的是古今对话,在这种过程中,他既很好转换了传统手法,也很好借鉴了西方的手法。我注意到,他的代表作主要是琴,而所有的琴身都是由古代的石头,木头或砚台等构成,所有的琴柄都是由现代材料,如铜,钢,铁等构成。这种在材料上,时间上,质感上,手法上的对话也使得作为当代艺术家的林岗成为了古代艺术的“知音”。也成为传统文化向当代文化转换的成功实行者。

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杭州雕塑院院长林岗表示:这次展览,从我内心来说是怀着对八百年楚国的敬畏来到这里。这些年,我除了做作品还在收藏历代的古砚,我个人从收藏古砚中得到了很多感悟。时常会在想,从两千年前的汉代到唐代再到宋代我们能看到的砚台中,好的依然是好的。我就在思考那种好的标杆是什么?刚才也说起不是所有的传统都是好的,我觉得汉代对于大美的认识是我们今天所要追寻的。我们今天如果对高古文化,特别是汉唐宋三个时期,没有去很好的学习和了解的话,其实是一种缺失。特别是从收藏的角度看,雕塑的五年教学是不自信的教学。不仅没有学习好别人的语言,更可怕的是自己的语言没有学。我们现在在说文化复兴,但是何为复兴呢?我们连自己家里的好的东西都不欣赏和学习,今天的雕塑教学是非常值得反思的。我觉得应该告诉那些第一天进入雕塑系的新生,那些中国秦汉时期艺术家做出来的雕塑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眼里不应该只有古希腊,两座艺术的巅峰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象。在此我凭着对楚地的敬畏把大漆和琴结合起来。在漆器方面我只是刚开始尝试。(钱晓鸣)

林岗展览作品“九歌”。(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作品“九歌”。(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作品。(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作品。(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作品。(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作品。(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现场“中堂”。(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现场“中堂”。(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现场”书房“。(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现场”书房“。(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作品局部。(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作品局部。(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作品局部。(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作品局部。(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作品局部。(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作品局部。(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现场。(钱晓鸣/摄)
林岗展览现场。(钱晓鸣/摄)
(责编:鲁婧、王鹤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