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当代花鸟画语言的尝试

崔志安
2018年05月16日08:43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层林尽染金秋玉(国画) 225×175厘米 2013年 崔志安
层林尽染金秋玉(国画) 225×175厘米 2013年 崔志安
原标题:当代花鸟画语言的尝试

  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主要的艺术门类已经具有了悠久的历史,综观历代名家画作,气象万千,异彩纷呈,达到了一个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在当今飞速发展和变革的社会,各艺术门类繁荣发展。花鸟画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更要发挥其自身抒情、优美的艺术特点来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这就需要变革笔墨语言,拓宽画面的艺术表现力,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线是中国画的精髓,绘画离不开点、线、面。大自然中本无线,线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基本上来说线分为两类,金石风格的线和传统手绘风格的线。所谓“金石”是指古文字,因为在古代早期,文字都是铸在青铜器上或者刻画在石头上。古代的先民使用刀、凿等硬制工具刻画,其线条具有古朴生动、刚健凌厉、苍劲挺拔、单纯原始的艺术特点,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而传统“手绘”线是用软笔在器物或纸帛上描绘出来的线,具有线条柔美、自由流畅、连绵起伏、潇洒灵动的艺术特点。同样的“线”,不同的感受,这就是线的魅力。由于线的产生来自于人,自然会受到人的情绪和感情的影响。另外,线条是艺术家提炼出来的,只有通过长期深入的观察和体验,结合植物本身生长的规律和精神面貌进行提炼和加工,内外合一,方能做到和谐统一,才能使笔下的线条抽离于自然纷繁的线条之外,得到提炼与升华,使之富有更强烈的表现力和概括力。

  此外,一件作品的成功与否,构图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在构图上,不必固守传统的形式,大胆借鉴当代艺术设计元素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传统的工笔花鸟,小草图、大草图、完整草稿、透稿……程序繁杂,进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作品的生命气息与时代特征难以呈现。只有冲破限制,打破束缚方能增加机会。我基于这样的想法,开始了不受限制与束缚的实践,面对一张白纸,不论大小,不打草稿,不画草图,不设小样,起笔就画,任笔尖随着心绪流动,随着情感变化而徐疾无束。

  如何在一张几平尺甚至近百平尺的生宣上一气呵成一幅画稿,确实需要一段艰苦漫长的训练过程。而掌握与消化所画物种的特性与习性,是花鸟画作者的必修课,也是画面构图、线条准确无误的有力保障,想在一张硕大的生宣纸上游刃有余、张弛有度,一切都建立在对各种物象形态与结构烂熟于心的基础上。

  一张白纸有了假想的雏形,下一步程序我从同门类的山水画当中找到了救命稻草。山水技法的皴、擦、点、染,为我输入了很高的营养。物象的肌理就是指物体本身表面的组织结构、质感等效果。笔在宣纸上由于力度、方向、角度的细微变化呈现出各种变化,无数个点叠加在一起就会产生不同面貌的肌理。所以,皴和点是我拿来并使用最多的元素,使得艺术表现形式不断在笔墨肌理和自然质感中发展和完善。

  在基础建设完成后,下一步进入上色阶段。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每种形象都有自己本身特有的色彩。但于艺术创作而言,如果只是客观赋色还远远不够,人对色彩的敏感高于其他动物,所以,我主张使用主观色彩才能抓住观者的心灵。

  在当今多媒体信息时代,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层面。唤起人们心灵触动、富有时代气息的色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人们对色彩要求很高、很挑剔。色彩如何与画面相吻合,如何适应时代就成了作者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中国美术中其他门类如陶瓷、建筑、服饰、壁画、年画等领域当中的用色,也可以把西方绘画中的色彩构成,拿来为我所用,从中获得灵感和启示。在颜料使用上也可以大胆尝试水彩、丙烯、水粉等其他颜料,只要能与花鸟画结合得好也未尝不可。我尝试使用鲜明突出的色彩,富有装饰性意味,采用主观色彩,一幅画作一般只用一两种少数的色彩,使用植物色,采用大面积上色,这样更显得画面整体大方、意境单纯、墨色通透、层次鲜明,主体与背景对比分明,力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责编:赫英海、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