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为什么是“Renaissance”?
瓦萨里自画像
阿诺德
雅各布·布克哈特
《优秀建筑家画家雕刻家传》意大利文版书影
《文化与无政府主义》英文版书影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英文版书影
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至16世纪发生在欧洲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原意是指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不仅是片段的模仿或零碎的搜集,而是一种新生。”文艺的“再生”也好,“新生”也罢,为何它的专有名词是“Renais sance”这个似乎有些怪的词呢?这个词究竟从什么时候起成为“文艺复兴”的专有名词并逐渐流行起来呢?
据马新国主编的《西方文论史》介绍,“文艺复兴”这个名词,最初是由意大利画家兼建筑家瓦 萨 里 (Giorgio Vasari,1511-1574)使用的。他在《优秀建筑家画家雕刻家传》(1550)中指出,那个时代意大利造型艺术的特点是复兴古代的审美标准。但是,《西方文论史》并没有注明出处,因此更为详细的情况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翻阅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优秀建筑家画家雕刻家传》英译本(Giorgio Vasari, The Lives of the Artist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我们发现,瓦萨里在书中指出,艺术与人是相似的,艺术的本性如同人体的本性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瓦萨里认为他们自身所处的时代恰恰是一个“再生”的时代。瓦萨里所用的“再生”一词,意大利文是“rinascita”,英译本有的译为“secondbirth”,有的译为“rebirth”。而意大利文中的“文艺复兴”一词为“Rinascimento”,正是瓦萨里所用的“rinascita”一词的变形。意大利语文艺复兴“Rinascimento”,是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合并构成的词。文艺复兴这个词由于瓦萨里的创造与使用,后来在欧洲逐渐流行起来。可惜该书的中译本《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刘明毅译)有所删减:“本书仅选今日读者最感兴趣的艺术家和作品,其他的则从略。”故上述意大利文原文与英译文所在段落并未收录入中译本,甚为可惜。
杨慧林、耿幼壮撰写的《西方文论概览》对文艺复兴一词进行了词源学的梳理:“‘文艺复兴’一词最早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于法国,写作‘larenaissance’;在英语中的首次出现时间是1845年,阿诺德(MatthewArnold)将这个法文词英语化,写作renascence。不过,人们通常还是使用renaissance。在西方,文艺复兴有着明确的所指,按照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的说法,它即是指已死的(或者已衰败的)希腊文明在中世纪晚期对于西方基督教社会(特别是北部和中部意大利)所产生的影响。”与此前1550年出版的瓦萨里的著作相比,文艺复兴这个词在这里的首次出现是19世纪上半期,一下就晚了300年,恐怕与事实不符。但该词由阿诺德将其英语化,并逐渐在英语世界流行起来,或许是可信的。阿诺德在《文化与无政府主义》一书中指出:“文艺复兴是希腊精神的再次觉醒,人性无可抗拒地向自然、向认清事物本相的方向回归,并在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领域中结出璀璨的成果。但如同古代多神教世界的希腊风气一样,文艺复兴在道德上也是孱弱的,道德品格松垮,道德情感冷漠,其中以意大利表现最为显著,但在法、英等国也很明显。精神失去平衡,只顾感悟和认知而不及其他,忤逆自然地缺乏情感和德行,这些也再次引起了逆反作用。”阿诺德对19世纪以来的英语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英国当代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认为,阿诺德代表了“维多利亚最后一代文化伟人——既非学人亦非以文谋利者,而是穿越于诗歌、批评、期刊杂志和社会评论之间,可以说是一种发自公众领域内部的声音……阿诺德表现出知识分子的两大古典标志,他寻求使思想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影响”。阿诺德的思想通常总是具有高瞻远瞩的预见性和生命力。
文艺复兴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法国的说法无独有偶,北京大学齐思和教授认为,18世纪以前西方学者并没有将文艺复兴当做一个整体概念进行考察和分析,一直到伏尔泰于1756年完成《论各族的风尚与精神》才第一次将文艺复兴作为一个新文化运动来考察和分析。如此说来,文艺复兴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欧洲也应该是18世纪中期了。不过这种说法便完全将瓦萨里的《优秀建筑家画家雕刻家传》一书忽略了。齐思和教授接着说,此后又过了二百多年(应为一百多年),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1818-1897)于1860年写出了第一部文艺复兴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该书出版后立即得到欧洲资产阶级历史学界的重视。他们一致认为这是直到当时为止关于文艺复兴的最重要的著作。
布克哈特生于瑞士西北部莱茵河上的巴塞尔城。他中学毕业后,其父本想将他培养成一名传教士。但1838年他到意大利旅行后便对当地的古代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便改变了他的治学方向。他曾在德国留学,后在巴塞尔大学从教达50年之久。他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用德文写成,原名为Die Kulturder Renaissancein Italien:Ein Versuch。英译本名为The Civiliz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in Italy。该书集中阐述了自13世纪后期到16世纪中期意大利三百年间的文化发展史,全书又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作为一种艺术工作的国家;个人的发展;古典文化的复兴;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社交与节日庆典;道德与宗教。1875—1886年英国学者西蒙斯陆续完成并出版了七卷本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论述更为细致完整。英国学者博克认为:“自从布克哈特的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问世以来,‘人文主义’这一概念已广为历史学家所接受,但却各有各的理解。”布克哈特的著作问世显然只是使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些概念被历史学家广为接受,并非这些概念的首次出现。
1873年,英国唯美主义艺术家佩特出版了《文艺复兴》一书。佩特的著作比布克哈特的著作晚了13年,比阿诺德于1869年出版的《文化与无政府主义》也晚了四年,佩特显然受到了前面学者的影响。佩特指出,“‘文艺复兴’这个词现在一般不仅仅是指发生在15世纪的古典主义艺术的复活,就像这个词第一次被提出的那样,而是指一场复杂的运动,在这一运动中,古典主义艺术的复兴只是一个因素或征兆。对我们来说,文艺复兴是一场多元但统一的运动的名称,在这场运动中,对才智和丰富的想象自身的热爱,对以更自由、更美好的方式设计生活的渴望,已然被感到,它迫使那些有着这些渴望的人要找出理智和想象的快乐所产生的一个又一个的意义,并且指引他们不仅仅是发现这种快乐的古老且被遗忘的源泉,而且要由此预测一种新的源泉:新的经验、新的诗歌对象、新的艺术形式。”佩特对于文艺复兴的解释已经非常接近我们今天对该词的理解和认识了。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及的是,近来有学者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文艺复兴已被用来作为欧洲现代史初期阶段,也就是从1350年到1600年这么一个广阔而又多样化的历史时期的标签,因此无法赋予它一个单一的特征。以前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特征概括为人文主义,这已不再能为大家接受。”因为这一时期还有宗教改革与反改革、经院哲学等——都是人文主义这一概念所无法涵盖的。看来,文艺复兴的内涵和意义还远没有那么明晰和确定,有关的讨论和研究自然还可以继续下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