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姜夔《续书谱》中“情性”篇得失

王唯山
2018年05月07日09:26 | 来源:美术报
小字号
原标题:姜夔《续书谱》中“情性”篇得失

  姜夔作《续书谱》

  姜夔作《续书谱》以发挥孙过庭《书谱》之旨,分“总论”、“真书”、“用笔”等十八篇,今将其“情性”篇提出,试说其特点得失。

  “情性”篇除了首句与尾句为姜夔自撰外,其余皆引用孙氏《书谱》原文:“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同,其说见于昌黎《送高闲序》”。韩愈以张旭为例子,叙说书法表达“喜怒窘穷、忧悲、愉佚”等人世感情,而高闲作为僧人,心中必然淡泊无所嗜,以此诘问何以能书。僧人书法问题是一专门理论问题,本文不予论述。但人之情感影响到诸艺之论,却无法从韩愈此文算起。

  这种论调较早的起源,在较为完整的艺术理论中体现,则应当是在《乐记》中:“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陆机《文赋》则言:“诗缘情而绮靡”,刘勰曰:“心术既形,英华乃赡”,钟嵘《诗品序》:“乃若春风春分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之诗者也……非长歌何以骋其情?”都说明了主体对外物有所感,而后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姜氏定不能不知此,而独举韩愈有名篇什推为始祖。

  继而,姜夔引用孙氏《书谱》文字六部分,其一:“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其二:“然消息多方,性情不一,乍刚柔以合体,忽劳逸而分驱”;其三:“或折挫槎枿,外曜锋芒。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其四:“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劲疾……难以兼通者焉”;其五:“亦犹枝干扶疏,凌霜雪而弥劲……斯皆独行之士,偏玩所乖”;其六:“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镕铸虫篆,陶均草隶”;其七:“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其八:“乍显乍晦,若行若藏……违钟张而尚工。”

  引文一即时人所谓“五乖五合”之说,讲明十种条件下人的书写状态之不同,从广义的情感与书迹对应来讲尚属合拍;引文二与引文三在《书谱》中原本相连,“然消息多方,性情不一,乍刚柔以合体,忽劳逸而分驱。或恬憺雍容,内涵筋骨;或折挫槎枿,外曜锋芒。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省略中间一句,可知为约略取之,非全引用。但“察之”、“拟之”等语,结合原文所处位置,可知此段本讲学习者如何从笔迹体会前人心迹之问题,主旨与情性已经有所不同,姜氏所取,仅仅为相关者,原文语脉则不再关注;引文四则引申俞远,论述不能识得古人心迹,转而不能在临摹时抓到关键,更稍涉技法论之“迟速”问题;引文五从孙氏全文观之,则专言风骨问题,“假令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亦犹枝干扶疏,凌霜雪而弥劲;花叶鲜茂,与云日而相晖。如其骨力偏多,遒丽盖少,则若枯槎架险,巨石当路,虽妍媚云阙,而体质存焉。若遒丽居优,骨气将劣,譬夫芳林落蕊,空照灼而无依;兰沼漂萍,徒青翠而奚托”,行文之逻辑非常清晰,姜氏之引用,依据于此段文末各种性情的人偏向一隅的情况,转移了篇章的重心,虽支离文意,不为无见;引文六七、八处,在《书谱》原文本为同一意思之段落,“况书之为妙,近取诸身。

  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已浚发于灵台。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镕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意为假如能沟通天地,那么发明五体,合理谋篇,运用可达神妙。姜夔所引,若接其前引,则语脉断裂,虽不为无理,却不相关与情性,进退失据。关键在于引文五、六之间少一衔接。

  以姜氏“情性”篇缀合之全文估之,可知此篇与孙过庭书谱体例上本不相同,而为引用他人之文的再创作,意思不违孙过庭原说,或谓意思更加明显精纯。但从孙过庭《书谱》原文来体会,多有割裂文意的遗憾,取句起迄不甚严格,且上文笔者所指出的五、六段处之语脉断裂亦当注意。

(责编:王鹤瑾、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