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吴为山:理论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吴为山
2018年04月23日08:40 | 来源:美术报
小字号
原标题:理论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柳青 成果——肖灿英 55×42×70cm 铸铜 2015年

艺术创作犹如一座山峰,朝向不同而风景各异,需要有人从不同方面解读它。好的艺术评论环境,能够促进创作的良性发展;反之,不好的理论环境,则会导致创作水平的下滑。理论和实践,恰似左右脚行走,一步接一步不断向前。一方面,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是理论家生活的土壤,当评论对象与理论家的知识结构、审美取向和艺术目标相一致时,就会被激发出灵感;另一方面,理论家以丰厚学养提出的独到见解,往往连艺术家自己也没有想到或想清楚。通过理论家抽绎点拨以后就会发展、深化、升华。于是,理论推动了实践。可见,理论家和艺术家相辅相成,两者都优秀才会让我们的艺术高原上耸立起座座高峰。

诚然,作为理论家要懂得实践。但艺术家也要有理论视野,而且理论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要成为塑造自我、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郑板桥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指要把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状态和艺术的创作状态,以及艺术家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状态,特别是对大师、名家的感受融合到一起来思考。艺术家的创作实践相当于中药,纯理论好比西药,游走于理论与实践之间则相当于中成药,兼有两者之长。雕塑家要在各方面锤炼自己,艺术高度是由境界支撑的,也是由基本功和各方面修养完成的。一方面是创作作品,另一方面是锻造自己。创作一批高质量的作品,不是文化部雕塑专题班唯一目的,最终目标是要塑造一批高水平的艺术家。通过国家为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自我塑造,时代塑造,最后走向世界,展示我们国家的文化自信。

在展出的作品中,可看到一些艺术家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作品风格受到不同大师和思潮的影响,尚没有明晰的个人风格倾向。但我认为这是真正的生态:艺术家的风格形成,是经过自觉判断与选择以后的自然结果。多样性、模糊性、不确定性,本身也是艺术家的一种选择——其生命理想和审美取向应由自己决定。走进生命深处调度出来的风格,才是真正的原生态风格,才是有涵养的风格,才是有生命力的风格,才能在众多艺术家风格中脱颖而出。在此,我们要不断追问雕塑艺术的本质是什么?雕塑艺术的精神是什么?就是以勇于创造的形式语言来表达你的思想境界。这种形式语言,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自己创新,还能准确地表达个人情感,用一个凝固的时空瞬间建构出一个永恒的精神体。我认为,这就是雕塑的本质!现在很多西方人非常佩服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要运用自己的传统,雕塑艺术的传统中还有很多没被发现和挖掘出来的价值。

一位大师是一个矿藏,一段历史也是一个矿藏,不但供我们挖掘的东西很多,而且其中的元素含量也不一样。对待传统就像对待这些矿藏,我们要善于发现,勤于挖掘,恒于发扬。其实,我们现在对中国传统研究还远远不够,对西方传统研究也不够,对现代主义、当代主义研究同样不够,很多都是道听途说。但我认为,最终要落实到研究大师、研究经典。一生没有多少时间,找几个不同时代的心仪大师去研究,多研究一个大师就像多打开了一扇门。此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专业的艺术家,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雕塑进行深入研究。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别样视角,反而能另辟蹊径,产生极富启发价值的见解。我坚信,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时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的时候,中国的雕塑艺术将一定被世界所模仿!

(作者: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馆长)

(责编:王鹤瑾、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