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潘鲁生:设计服务民生

2018年03月22日14:02 | 来源: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小字号
原标题:潘鲁生:设计服务民生

 

  按:3月20—21日,“中国设计40年——经验与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本次国际学术研究会是中央美术学院建院一百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是中国设计界和设计教育界的一次盛会,设计名家济济一堂,25位海内外设计和设计教育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在两天的会期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设计“战略 决策”、“文化 选择”、“城市 创造”和“教育 未来”四个板块发表演讲,并特设圆桌讨论环节,共同探讨中国设计的未来发展。

  “中国设计40年——经验与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桌讨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林东伟,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首席副校长、教务长巴非特,日本株式会社喜多俊之设计研究所社长著名设计师喜多俊之,原清华大学副校长王明旨,耶鲁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希拉,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原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托尼 布朗,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柳冠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国,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张冬燕,著名设计师陈绍华,台湾师范大学设计系荣誉教授林磐耸等嘉宾出席研讨会。潘鲁生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作“国家战略与设计服务民生”的主题演讲。

  潘鲁生作主题发言

  研讨会现场

  潘鲁生在演讲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本土设计逐步崛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中国当代生活里逐步形成中国设计风格。当前,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战略突出以人民中心,也提出了民本理念与设计命题。经济上,国家战略引导经济发展模式从“物质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设计在其中起到综合杠杆作用;政治上,设计如何为普通大众服务,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新时代重要命题;文化上,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设计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社会发展上,国家推动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启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设计进一步凸显民生主题;生态建设上,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助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设计应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潘鲁生作主题发言

  潘鲁生在演讲中强调,设计服务民生,应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从十九大报告到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发展战略,如何从设计破题?谁来为“三农”设计?这是当前设计界同仁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设计服务于农村、农民和农业,应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手。首先,设计助推“产业兴旺”,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在工艺美术资源丰富地区,构建“手艺农村”站点,推动乡村传统手工艺品牌建设。同时,在贫困地区实施“设计扶贫”计划,以设计介入,制定适合本地情况、用好本地资源、符合当地人意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其次,设计助推“生态宜居”,通过实施“一村一规划”,在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历史肌理,尊重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以设计提高乡村建设的文化质量。第三,设计助推“乡风文明”,促进乡土博物馆、乡土景观群、农业遗产带、田园综合体的复建与重建,传承发展农耕文明,以设计驱动文化再生产。第四,设计助推“治理有效”,在城乡双向流动中,设计创新吸引精英下乡和资本下乡,应培育新乡贤,以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第五,设计助推“生活富裕”,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例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正在实施的“厕所革命”与“设计助农”计划,从乡村现实出发、从村民需求出发,通过开展设计服务民生的创作,服务乡村宜居、宜业建设,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潘鲁生提出,对接当前的民生需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仍是基础工程。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设计教育得到快速发展,面对当下“双一流”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准确定位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培养设计人才与民生需求对接是当下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首先,设计教育同质化仍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应引导综合大学及综合性艺术院校、理工及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院校、高职类设计院校科学规划专业布局,实现分类办学、特色定位。其次,立足设计属性,应该以“文化、设计、技术、消费”的系统设计教育思路作为创新基点,科学合理的构建学科评价体系。第三,正确认识艺术家与设计师的本质区别,解决“培养什么样的设计师”的核心问题。就目前我国设计学学科发展趋势及社会民生对设计需求的角度,培养具备“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具有很强的紧迫性。第四,立足“以生为本”的理念,按素质、能力、技能要求对设计师角色进行科学分类和准确定位,实施“创新与实践兼容”的“因材施教设计教育”战略,培养工艺传承型、科技创新型、产业服务型、策略研究型设计人才,实现多元化培养,多样化成才。第五,立足民生需求,培养在校大学生和未来的设计师有情怀、有责任、懂生活。例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推行的“工艺美术+”课程优化计划,关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教育的探索,在课程体系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造物体系与造型体系,注重培养设计师的民族文化情感。

  演讲最后,潘鲁生总结中强调,我国有广袤的乡村和占据相当比重的农村人口需要设计关注和服务。我们要改变设计集中关注城市生活、集中追求工业和商业价值,以及追新逐异的“概念设计”的现状,使设计实践深入基层,探索有利于民生改善的设计对策,通过设计介入,改善民生状况、拓展生计来源、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培养设计人才,服务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

  研讨会合影

(责编:赫英海、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