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巡回展览画派再度来华

徵羽
2018年01月18日09:04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原标题:巡回展览画派再度来华

  纤夫涉水(油画) 62.5×98.7厘米 1872年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无名女郎(油画) 75.5×99厘米 1883年

  克拉姆斯柯依

  自1953年中国选派第一批青年美术家到前苏联留学开始,中国美术的发展就与俄罗斯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俄罗斯美术产生过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们的艺术观念与绘画风格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新中国美术的创作模式和观念。日前,在上海博物馆开幕的“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则提供了一次回望的机会,展览通过“巡回展览画派”的68件油画代表作,全面反映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该画派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社会变革的背景和文艺思潮的影响,为巡回画派的年轻人从民主角度为底层发声,提供了广阔却有针对性的思想视野。一方面反叛学院派,另一方面又都从学院脱出,技法一流,这些被称为“俄罗斯文化的黄金时代”的作品,最终导向了批判现实主义。近些年来,巡回画派的展览不止一次来到中国展出,每一次的参展作品均有所区别,其所引起的思索也不尽相同。

  立志为普通人服务

  “巡回展览画派”是19世纪俄国的一个画家组织,他们反对当时俄国科学院保守的、直接取自西方的古典主义艺术思想,主张为普通人服务的现实主义和民族主义艺术,认为艺术是鼓舞人心、表达社会理想的工具。因此,这个画派的画家多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现中产阶级和农民的日常生活。1870年成立了“巡回展览协会”,并组织流动画展,至1923年解散期间共计举办48次巡展,足迹遍布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等地,“巡回展览画派”也因此得名。

  该画派集结了一批年轻大胆、才华横溢且具有独立思想的艺术家,其成员包括克拉姆斯柯依、彼罗夫、列宾、列维坦、苏里科夫和科罗温等众多驰名欧洲的杰出画家。他们的作品一直遵循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即是生活”的美学原则进行现实主义绘画的创作,并得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进步作家的重视和支持,最终成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国最具革新精神的民族艺术团体之一。

  此次展览由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上海博物馆主办,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拥有世界上最完整、最重要的“巡回展览画派”作品收藏,有着“巡回展览画派之家”的美誉。展览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学院与传统”“巡回与先驱”“自然与情怀”“人物与个性”“历史与现实”和“求新与探索”,作品涵盖风俗画、肖像画、风景画和历史画四类,借助这些作品,观众得以透过画家们所表现的欢乐与哀伤、游戏与传说,深入了解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中国油画的俄罗斯情结

  “巡回展览画派”在短短数十年间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除了在本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外,对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影响也极为深远。

  20世纪50年代,中国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政策,一方面将优秀的年轻画家送至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留学,另一方面邀请梅尔尼科夫、马克西莫夫来华开设“油画训练班”和“雕塑训练班”。正是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将油画的语言讲述给中国的艺术家们,带领他们走进了油画艺术的殿堂。它用饱含情感的笔触,教会中国的艺术家们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如何用油画的形式展现眼中的世界、表达内心的情感。参加过著名的“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学员被称为中国第三代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尚谊在回忆录中写道:“马克西莫夫讲的素描实质,这些以前是没有听到的,我觉得他补充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使我对造型体系有了全面的了解。马克西莫夫的教学体系给了我很大的收获。”这个班级的教学在中国取得了空前的成果,“马训班”的学员后来也成为美术界的重要人物和各大美术院校的学术骨干,更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核心力量。

  前苏联的美术教学体系影响了我国的美术教育几十年,直到现在,国内很多美术学院也一直沿用该体系进行美术教学,其中以“巡回画派”为首的俄罗斯油画对中国油画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国写实绘画的逐步成熟。其影响并不仅局限于第三代中国油画家,对不少中青年画家和学者也影响至深。“我们这整代人都是看巡回展览画派这样的画长大的”,陈丹青曾这样回忆。艺术家何多苓也带有明显的俄罗斯情结,其最早的成名作《带阁楼的房子》组画,就是为了了却自己的“契诃夫情结”而创作的,2017年他完成了《俄罗斯森林系列》组画。

  重量级作品首次展出

  据了解,这次的许多重量级画作是首次来华展出。特列恰科夫美术馆总馆长泽里菲拉·特列古洛娃曾9次到访中国,对中国艺术有着浓厚兴趣,并亲自为此次展览挑选了展品。“此次展览的所有画作都堪称杰作,因为极其珍贵,所以很少在境外展览。”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克拉姆斯柯依所作的《无名女郎》(1883年),这是19世纪俄国最著名、最受人们珍视的艺术杰作之一。人们将《无名女郎》比拟为俄罗斯美术史上的“蒙娜丽莎”。与其他众多保守风格的人物形象不同,克拉姆斯柯依笔下的这位年轻女郎动人美丽的脸庞和人物的每一处细节,都诱使观众去探求人物背后的秘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列宾是俄罗斯绘画史上不可绕过的大家。《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我们熟悉的作品,此次展出的《纤夫涉水》是列宾这幅名作的变体画之一。此外,还有能够深刻体现“巡回展览画派”艺术成就的众多肖像画也来到了中国,观众能够欣赏到列夫·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和屠格涅夫等人物的肖像,进一步体会这些著名画家开创的“心理肖像”的特点。

  除了油画作品之外,视听结合的观展方式也是此次一大看点。为了让中国观众更深入了解百年前的“巡回展览画派”与当下中国的关系,上海博物馆策划组织了《巡回展览画派与中国》系列访谈栏目,邀请靳尚谊、詹建俊、邵大箴、全山石等12位在不同历史时期接受过俄罗斯美术训练的艺术家、美术史家,与观众分享了他们的艺术经历和感悟,并对本次展览的重要展品进行赏析。在展厅的影音室,观众可以看到本系列访谈的视频集锦;每位受访嘉宾的个人访谈视频也会在开展后,于上海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上逐期推送。(图片由上海博物馆提供)

(责编:赫英海、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