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袁运甫先生

![]() |
智慧之光 局部(壁画) 袁运甫 |
惊悉袁先生离去,一时失去思维的状态,无法相信也无法接受,脑海里全是他的样子,敦实、仁爱、慈祥、从容的长者风范。大量的他的作品叠加在视网膜上,然后又折射出从第一次见到先生至今的各种场景,耳边响起先生略带苏韵的语音。
我企盼我所看到的消息能够出现一条更正,等来的是他的家人对这个消息的确认。深深的哀伤和怀念在心头,以至于一些媒体希望我写一篇小文追忆先生,我竟不知如何回应,因为我无法在这种心境与突然的发生中说出我心中的无数话语来缅怀先生。
我在微信、微博里转发了先生离开的消息,相当多的朋友、同行、学生留言表示痛惜及哀伤,这些都捆绑着、叠加着,形成更大的悲伤在心里。尤其刘绍荟先生的留言让我瞬间泪流,他的留言是“学生刘绍荟泣拜先生”。刘先生是我尊敬的艺术长辈,从他的微信可以感知到袁运甫先生在这些弟子和同行中的崇高威望和被爱戴的程度。
袁先生最让人敬慕的除了他的艺术成就外,是他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清华美院及艺术教育付出的毕生精力。在特殊的年代,他保护过老先生,他也以他的胸怀和格局发现、鼓励、点拨过许多有才华、能力的同行和学生,他甘愿为学生奉献他的资源和时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我们心中遥不可及的西方艺术大师,许多是他的朋友,他将这些人介绍到学院,鼓励学生们了解西方,但他从来不是用西方的教育形式改造中国的艺术教育,而是丰富中国的艺术教育,他希望大家拥有一双看世界的眼睛。其实我们有的时候对一个学校的希望恰恰源于心中有几位先生,是先生的言行、作品及人格魅力让我们作为后辈和学生在这个学院中觉得自豪和骄傲。袁运甫先生是离我最近、对我影响巨大的那位先生。
袁运甫先生是一位真正有大胸怀和大格局的大艺术家、了不起的艺术教育家、了不起的当代伯乐。
在我的心里,先生就像是一块玉质的笔架山,在艺术创作、艺术教育、艺术理论等方面是那排列着的山峰,但为学生们却甘愿承载着各种“笔”负于其上,而玉的品质恰是他的人格映像,温润、厚德、恒久,感染并益于无数人。
袁运甫先生千古!
从今日起,念您想您时,看您的画集。
泪泣!
2017年12月13日
(作者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主任)
![]() |
乌镇途中(国画) 95×188厘米 1994年 袁运甫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