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首次“观象雅集”

泰祥洲书法展在北京开幕

2017年12月14日09:24 | 来源:中国美术报
小字号
《慈》,泰祥洲
《慈》,泰祥洲

为探讨和激发面向未来的中国艺术创造力,由策展人和媒体人联合设计的“观象雅集”系列展览项目正式启动。自即日起至12月16日,第一次“观象雅集——泰祥洲书法展”在故宫附近的大书智美学俱乐部举办。“观象”是中国美学史上的独特概念,源自《易经》中的“观象制器”。观察天象和万物,创制文字、器皿、建筑、城市乃至组织、礼仪的生活之用和艺术之美,这是中国人与自然、宇宙沟通的方法,也是中国人与内心、与他人交流的纽带。“对中国人来说,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策展人张斌说。

本次“观象雅集”邀请的艺术家泰祥洲,奠定其学术地位的论文即名为《仰观垂象——山水画的观念与结构》。他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山水图像的源起与演变,更以兼具传统笔墨、现代观念和未来意象的新山水作品,打开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时空限制,成就面向未来“创作”与“观想”的无限可能,已获得国际艺术界广泛认可,并成为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成立130多年来第一次收藏在世者作品的亚洲艺术家。而他本人又深具中国文人传统,延续胡公石、冯其庸等先生师承,在书法领域耕耘多年,世所罕知。其书法作品天然旷达,文意深远,是典型的中国文人雅士的内心表现。

大书智美学俱乐部是位于北京西城区西什库大街的一个艺术空间和美学书店,它定位于面向城市社区的人文美学传播者,创设目的是以温暖似家的空间和活动设计,增进东西方艺术创作之间的融合、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促进城市社区中个人、家庭对艺术的鉴赏和包容。它的沙龙空间也名为“观象”。

“观象雅集——泰祥洲书法展”将开启至12月16日,期间将特别举办“社区公共开放日”,为来自各个行业的公众提供书法作品的全面讲解和现场体验。“我们希望通过跨界的观赏和无畏的尝试,能够让美好浸润到社区生活和人们内心的各个层面,并激发更多的美学创造力,就像我们的祖先‘观象制器’一样。”张斌说。

策展人的话,祥洲兄的山水画指向未来,而其书法作品则直面当下。

他书《自鱼》,听上去像“自娱”。其实是说:庄子中有三种鱼,北冥可化鲲鹏之鱼、濠河自得其乐之鱼、涸泉相濡以沫之鱼。一个人对应一种鱼?答:世事无常,人如风絮,往往一天中便轮转不同的遭遇,一鱼、三鱼竟无区别。若认识到这点,也便自在逍遥了——这等达观,为祥洲兄特有。

不知祥洲之学,不能得其达观。他年近不惑,始入清华美术学院,是洞察人生而后研艺道,非同于先求艺术而后迎世事的人。其博士论文《仰观垂象》,直道出中国山水画中的宇宙观真谛及其演变流向,得国际著名美术史专家、普林斯顿艺术博物馆主席方闻先生的亲笔作序推介,开创东方山水画研究的新源流。

不察祥洲之史,不能得其源流。西北凤凰城,被称为边塞江南,河道纵横,水光潋滟,又名银川,是他的故乡,也是他的书法蒙师胡公石、王文钧先师的传钵之地。青年至京都,又从文史大家冯其庸师学书画,并从崔玉润、李振江师学古法裱画。辗转新兴数字行业后,再入学系统研习中国画史。由凡入道,由道入凡,再返归艺林,令画笔之下,淡雅中孕风雷。

不阅祥洲之画,不能得其笔意。我们第一次看他的传统作品,惊为宋人原作,盖笔墨骨肉使然,非独观其山水势态也。而“仰观垂象”之后,他竟化山水为宇宙,顿使一纸笔意跃升为直达本质的“现观之法”。看画一角,是石耶?非石耶?是气耶?非气耶?静耶?动耶?如荒原中生气,虽心寂而不绝。

《形动不生形而生影》,语出《黄帝书》,泰祥洲

不观祥洲之书,不能得其心境。笔墨无间,书画同源,贯其一道者,心也。祥洲兄通史创艺、知博行约,修习勤苦之余,常应友请,纵笔一二,已见当代的钟鼎碑帖。最近听说他又积累了几幅作品,就赶紧斗胆邀来,汇成雅集,期待大书智众友的妙悟。中国之文字、纹样、笔墨等工具,都源自“观象制器”,是自世间万象观想而来;今天有幸,观赏祥洲兄由心创作的点线,是不是也能启发我们重新思考生活的当下呢?

如鱼,如是。观象,明智。

《静观》,泰祥洲
《静观》,泰祥洲
《自鱼》,泰祥洲
《自鱼》,泰祥洲
《形动不生形而生影》,语出《黄帝书》,泰祥洲
《形动不生形而生影》,语出《黄帝书》,泰祥洲
《小中见大》(局部),泰祥洲
《小中见大》(局部),泰祥洲
泰祥洲先生现场分享中国画的鉴赏
泰祥洲先生现场分享中国画的鉴赏
策展人张斌先生分享
策展人张斌先生分享
(责编:鲁婧、王鹤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