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现代刻字艺术的“本体”与发展

刘宗超
2017年12月06日09:27 | 来源:美术报
小字号
王志安 五常·信 刻字艺术
王志安 五常·信 刻字艺术
原标题:现代刻字艺术的“本体”与发展

  日前,记者采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安,对话现代刻字艺术所要注意的意识形态和本体问题。

  美术报:近20多年来,现代刻字艺术的发展现状如何?

  王志安:现代刻字艺术是植根于书法、传统刻字艺术,升华而成的“大书法”(书法、篆刻、刻字)门类中一门新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古老而又年轻。若从199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刻字艺术委员会算起,至今已走过了26年艺术历程。现代刻字艺术,具有独特的刻写方式,抒情的艺术语言,崭新的艺术形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进入大众期待的时代审美视野后,在全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到今天,全国现代刻字艺术展已举办了十届,全国现代刻字艺术理论研讨会已举办了三届,主办和参与的国际刻字艺术交流大展已到了第十九届,国际刻字艺术大展赛举办了三届。全国参与刻字创作投稿的作者已有两万多人次,基本的创作队伍有3000多人。在组织建设上已有20多个省市书协成立了刻字艺术委员会。在艺术上,经过广大作者的不断研究、创作实践探索,已确立了属于现代刻字艺术属性的艺术本体和形式,形成了系统的创作理论和创作技法体系,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民族风格,随时代发展的现代刻字艺术,且在国际刻字联盟中独树一帜,受到了多国艺术家的高度赞扬,彰显了中国作为刻字母国的地位。中国的刻字作者取得了在历届国际刻字艺术大展赛中获奖最多、而且能连续夺冠的骄人成绩。

  美术报:对于现代刻字艺术,大众还是相对陌生,它与传统刻字的区别在哪里?

  王志安:传统刻字从殷商甲骨文的契刻算起,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而现代刻字艺术,只有20多年的发展进程,所以大家对现代刻字艺术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与“纯书法”不能同日而语。有不少人对现代刻字艺术只是囿于书法、传统刻字(碑版、楹联匾牌或工艺器皿的文字点缀上)的意识视角,他们对于新艺术形式的出现心理准备尚不足,认为:“刻字就应该去刻碑、刻牌匾、刻锅碗瓢盆”“刻字怎么能分传统、现代呢?现代人刻的字就是现代刻字!”“全国刻字展,如果是刻碑、刻楹联牌匾,刻工艺器皿,不就很好吗?哪个古人是像你们这样刻的,你们的这种行为是反艺术行为!”这些认识,不能说是他们的错,只能说对现代刻字、新型艺术的关注不够。这些认识无疑是混淆了艺术本体和艺术形式所致。现代刻字是传统刻字的升华,如同印章发展到篆刻艺术的关系。现代刻字在形式上赋予了现代的审美元素、刀的个性、刻的因素、肌理的表情、硬质载体的语言和色彩的情怀,尤其是融入了四维的时空构成,展现了源于传统,当随时代的全新的审美形态。在内容上赋予了作者的情感、自我和时代审美取向。

  传统刻字与现代刻字,两者虽然都以汉字书法为素材,但由于它们的性质、形式、本体和功能不同,其各自审美特征之间的差异是十分鲜明的,简单地说,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主体不同。传统刻字书刻分离,由书法家书丹、工匠镌刻,刻字者是功利劳动;现代刻字艺术是文人参与、主导、组织,属艺术家自书自刻的完整创作,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鲜明的个性特征。

  二是客体不同。两者虽然都有书法创作的过程,类似于复刻形式的再现。但书写对于传统刻字而言是定型的,是书法作品的再现,在形式上只是二维与三维的区别;现代刻字艺术是以汉字为基本素材,根据文意有感而发,以契刻为形式和语言,去诠释作品的主题性、思想性、意象性、哲理性和学术性,是综合的艺术创作。

  三是本体不同。传统刻字只是再现书法作品之美,形式无独立性,其本体仍是书法的;现代刻字是通过书法创作、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艺术表现手段,把作者创作理念、意识、文化、审美理想等进行综合呈现来表达自我,从而创造出一件“有意味”的艺术作品。

  四是载体不同。传统刻字所使用的广泛载体是根据实用性来确定的;现代刻字以木材为主要载体,其质地具有软硬适中、易于受刀、可塑性强、大小随意和易吸附颜料的特点,成为了艺术创作定向性的载体。如同书法、国画,虽然在任何物质材料上都能书写、绘画,但由于宣纸的独特性,水墨生发所形成的独特的点、线、面等形式语言,是其他纸张、材料所不能替代的。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大家可能对现代刻字艺术会有个初步的了解,它不是传统刻字形而下匠人的技术模刻,而是形而上的艺术创作,在艺术上具有自身姓“刻”的独立的艺术本体和艺术形式。

  美术报:您不止一次提出“义形创作”这个概念,如何理解?

  王志安:这个题目说起来就比较长了。关于“义形创作”理念及创作模式,我思考过多年。2009年“全国第三届现代刻字理论研讨会”我的论文《简论中国现代刻字艺术之发展》,其中已有“义形创作”理念的一些思想在其中。2010年我在清华美术学院高研班上曾提出16字的教学方针,“义形创作”就是其中之一,即:“书刻共进、义形创作、强化修养、长远发展”。理念和创作模式的提出,是针对我国现代刻字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而来的,如:模仿日韩的古典主义、现代主义风格,无序的重形式、好穿插,盲目跟风所造成的雷同,以不变应万变的程式化创作等。一味的追求感官刺激,求新求异和无自我的所谓创作,造成了思想、文化和民族内涵、民族风格的缺失。在这一大背景下,重新审视、思考、定位我国现代刻字艺术的发展,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义形创作”理念即:书法表现“意”、“象”之境;现代刻字的“义形创作”诠释书法、文化之“象”。“义形创作”方式,以书法为素材、文学之“义”为内容、构成为形式。以作者心灵的感应、独特的艺术形式,诠释了对自然、对生活、对生命、对社会的感受和关注。“义”是所欲表达的内容,也包含正义、道义、正道之意。中国的现代刻字艺术当有别于他国,走符合中国传统美学、中国艺术精神、中国艺术哲学之路。通过“义”和“形”,表现“意、象、情、景、境”的传统审美,使作品更具有思想性、主题性、哲理性和学术性。

  “形”,即形式。以书法形式为素材,吸收现代刻字艺术构成的创作原理、方法、去展现“义”之含义。

 

(责编:赫英海、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