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游春图》比《千里江山图》更古老

王文
2017年10月09日09:51 | 来源:西安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游春图》比《千里江山图》更古老 有人曾倾家荡产救回它

《游春图》比《千里江山图》更古老 有人曾倾家荡产救回它

  《游春图》局部

  近日,故宫的“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让很多艺粉一饱眼福。一幅900岁高龄的《千里江山图》,不知闪瞎了多少个相机镜头。可是,在这个大展中,我国存世最早的独立山水画——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论资历也够深,论画风也不俗,竟被大家集体无视了——

  山水画祖 春游胜景

  《游春图》的作者展子虔,是北齐至隋之间的大画家,估算起来大约是生活于550年~600年,掐指一算,这作品得经历了多少代人啊!这幅横80.5厘米,纵43厘米的绢本画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隋朝以前,山水基本上都是画作的背景,还没有变成一个独立的画科。这幅山水画里老祖宗级别的代表作,描绘的是江南初春人们春游的情景。

  让我们凑近了画面仔细看:嶙峋山石边,二人骑着白马踏青;站在江边的点点桃杏花下,白衣公子似乎若有所思;一匹马儿即将登上拱桥;柴门敞开的小院,花瓣也飘落在庭中……乍一看,《游春图》用青绿着色山水,泥金描绘山脚,赭石填染树干,虽然时光让画作有些褪色,但其中的情景还是那么令人神往。《游春图》也采用了矿物染料,但是不像《千里江山图》那么恢弘和富丽,倒显得幽静雅致。

  辗转流存 着实不易

  《游春图》是怎么保存到现在的?这中间有相当长的故事,简略来说就是该画北宋时被收入宫内府,历经宋徽宗赵佶、元代鲁国大长公主所有,明代被严嵩收藏,清代再度入宫,1924年被溥仪带出宫,后转入古书画收藏鉴赏家张伯驹手中,1952年由张伯驹献给国家。

  虽说近些年有学者对于这幅作品的作者和时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是《游春图》的珍贵性是不争的事实。爱盖戳和写题跋的古书画头号粉丝乾隆已经用自己的亲笔题跋表达了喜爱之情,题跋摘录:“水随笔底生波澜,意着花丛芳未阑。伊人妙解寓法外,艳裔韶光正好看。韶光祗以物情媚,更值景明与风细。游人各尽凭赏豪,小步亦骄锦鞯被,锦鞯绣径盘差参,开唐画祖诚无惭。”简而言之:得此画朕心甚欢!

  谁知乾隆爱不释手的这件国宝画,到了近代,却经历了最危险的命运。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溥仪等人仓皇出逃,除随身携带120多件珍贵字画外,其余留存在伪满皇宫小白楼内的1000多件珍贵字画古籍均落入值守伪军之手,这些价值连城的国宝被伪军糟蹋损毁无数。此时,琉璃厂的古玩商以民间力量前往长春救宝,将《游春图》联合收购下来。古玩商毕竟是要赚钱的,谁也不知他们会把这件国宝转手卖给谁。这时,被誉为“中国第一收藏家”的张伯驹担心夜长梦多国宝流失,决心个人出面购买。张伯驹(1898~1982),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张伯驹以一己之力收藏了100余件国宝文物。故宫博物院顶级书画近一半乃张伯驹所捐。

  因为多年收藏字画,张伯驹当时已经没有多少银两,为收购国宝《游春图》,他忍痛将位于弓弦胡同一处心爱的豪宅“似园”卖出,这是张伯驹最有价值的一所居处。然而,一座豪宅还是不够换回这张稀世名画,张伯驹妻子潘素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一共凑了近200两黄金,才将《游春图》购得。夫妻两人倾尽家财,终于保得了国宝的安全。收藏《游春图》如此不易,可谁也没想到张伯驹会义无反顾地把它捐出来。1952年,张伯驹将《游春图》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游春图》那穿越时空的美丽才被故宫保留至今。

  如此传奇的一段历史风云,是否让你对《游春图》多了一些好奇呢?

  国宝各有千秋 不必只追最热爆款

  其实,《千里江山图》在四年前展出时,也曾门庭冷落。这一次《千里江山图》作为故宫青绿山水画展览的“主打”,在有力的宣传下成为今秋故宫最火爆的展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国宝的珍贵,欣赏到它们的魅力,这是一件好事。不过,还有许多像展子虔《游春图》这样的藏品,值得你在路过时驻足凝视。它们满载厚重的历史,凝结了多少前人的喜乐悲欢,只为与你得一见。

(责编:王鹤瑾、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