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致敬“最可爱的人” 细数艺术作品中的军人形象

2017年08月10日09:17 | 来源:西安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致敬“最可爱的人” 细数艺术作品中的军人形象

  《邱少云》 孙国歧 作

  《攻占总统府》 陈逸飞 魏景山 作

  《狼牙山五壮士》 詹建俊 作

  《生命不息 冲锋不止》 何孔德 作

  《中华儿女——八女投江》 全山石 作

  《台儿庄大捷》 何孔德 何卫 曹吉刚 作

  《小米加步枪》 刘大为 作

  火红的8月里,一场场美术主题展纷纷献礼建军节,纪念着那段火红的时光,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为气壮河山的历史筑丰碑,为顶天立地的英雄塑伟像。无数优秀的艺术作品以人民军队可歌可泣的历史和现实为蓝本,塑造了被人民群众铭记在心的历史场景和英雄形象,黎冰鸿的《八一南昌起义》、李宗津的《强夺泸定桥》、艾中信的《红军过雪山》、罗工柳的《地道战》、董希文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画笔下、油彩中、泥土里镌刻着的是人民军队的志向、毅力和大无畏精神,是几代中国人对英雄岁月的正能量记忆,是和平年代里中国梦强军梦的新时代印记——

  红色经典美术作品 铭记历史重大时刻

  看过沙场点兵的你,是否还沉浸在激动自豪的心情里不能自已?

  从九十年前的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一支铁的军队在中国诞生。无论经过多少艰难磨折、外敌入侵、风云变幻,他们始终凛然不可动摇。在艺术家们创作的红色经典作品中,风雨砥砺90年,他们的光辉形象被悉数记载和描绘。在火红的八月里,就让我们一起细数艺术作品中的这些重大时刻和军人形象,接受心灵的洗礼和震撼。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黎冰鸿的《南昌起义》布面油彩画中,五位领导人相对集中地出现在画面的主要部位。周恩来正在台上讲话,号召大家团结一心,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台下热血沸腾,积极响应的士兵都已手持武器整装待发。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与南昌起义比较,秋收起义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它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这次起义在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1929年12月底,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确立红军建军原则。油画《古田会议》再现了会议召开的一个历史片段。作者构图时将主席台推至中景,把描绘的重点放在前景和中景听报告的代表身上。会场的气氛十分活跃,代表神情专注,反应热烈。毛泽东虽着笔不多,画家却把他做完报告,等待听取意见和反应的神态表现得非常传神。

  沈尧伊的油画《遵义会议》选取了遵义会议开场前的场景,描绘了参加会议的二十多位参加者,人物形象和神态各异,深刻地展示了这场关系到党和中国革命命运的严肃斗争。画面选用了灰暗的色调,表现了当时政治气氛和革命形势的严峻。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分别于甘肃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油画《三大主力会师》,生动反映了战士们相聚时的幸福之情。

  《七七事变·卢沟桥》则记录了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的历史。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战场上双方激烈交战搏杀的震撼场面,画面中展现出因爆炸引起的烈火、飞升而起的浓重黑烟、炸弹崩起的尘土石砾、烧焦的铁丝围栏、奋力拼杀的中国军士、阵亡兵士的尸体……这些震撼人心的生动细节呈现了战事的异常紧张与激烈残酷。

  1938年3月至4月中旬,中国军队在山东省台儿庄与意图由山东分两路进攻徐州的日军师团精锐部队进行战斗,史称台儿庄战役。半个月激战,参战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歼灭日军1万余人,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透过《台儿庄大捷》的画面,那个硝烟弥漫的残酷战场似乎就在眼前。

  1949年,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占领了国民党中央政府所在地南京,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蒋介石“总统府”的门楼上。陈逸飞、魏景山的油画《攻占总统府》着力塑造了一组不同年龄、经历和性格的普通战士群像,宛如一座士兵的丰碑,处在中心的是一位身经百战、老练精悍的战士,他扯下了千疮百孔的国民党党旗,正挥臂展开红旗准备将红旗升上高空。

  讴歌英雄事迹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从抗战时期到抗美援朝、自卫反击战,中国军队勇往直前,前赴后继,留下了许多英雄事迹,也使军人的形象在人民心目中高大英勇。在艺术作品中,除了宏大场面的描绘,也有英雄事迹的赞歌。这些英雄中,有的有名字,比如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的邱少云,而更多的是无名英雄。

  狼牙山五壮士指的是八路军5位英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在寡不敌众的形势下,他们据险抵抗,直至弹尽援绝,毅然砸枪跳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詹建俊在《狼牙山五壮士》中,用艺术手法再现了五壮士的英雄形象。他以雕塑的造型将五壮士矗立在山巅上,并与远处的山峰形成对比,展现了五壮士视死如归的精神。同时,詹建俊把形象塑造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以烈士与山河同在的视觉冲击。

  1938年10月,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我军主力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女战士们被敌军围困河边,在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集体沉江。在全山石创作的油画《中华儿女——八女投江》这幅画中,八位抗联女战士互相扶持,艰难行走在滚滚江水中,激战后的她们伤痕累累、衣衫褴褛,但她们脸上流露出的宁死不屈的顽强和英勇就义的从容让人无比动容。

  邱少云于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至其身上,为避免目标暴露,他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1953年8月30日,邱少云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油画《邱少云》中,就塑造了这样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油画《罗盛教》,讲述了1952年1月2日,志愿军47军第141侦察队文书罗盛教在朝鲜平安南道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三次跳入冰窟中抢救落水朝鲜儿童崔莹而不幸牺牲的事迹。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前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1969年3月,前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何孔德的《生命不息 冲锋不止》就记录这样的冲锋时刻。

  通过这些经典的作品,会让人们再次见识到中国军人的热血,对“血肉长城”与“子弟兵”有了切肤的深刻理解。就像那句话:“你觉得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替你顶风前进。”这句话用在军人身上再合适不过。因为有先烈们冲锋陷阵,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和平年代;因为现代军人们的保卫守护,才有了我们的平静生活。他们没有周末,无法与家人团聚,平时辛苦训练,随时准备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大火中,洪水中,废墟中,他们无处不在。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和牺牲,我们才拥有了和平年代。最可爱的人,向你们致敬!(江静)

(责编:王鹤瑾、潘佳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