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陈振濂:关注互联网时代下汉字的起点教育

2017年07月05日09:30 | 来源:美术报
小字号
原标题:陈振濂: 关注互联网时代下汉字的起点教育

  “语言文字是文化维系的最重要指标,汉字是维系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文字发生,首先是为记录语言而设。与语言相比,文字是文明走向高级阶段的、更加永恒的产物。汉字是一个先期的、代表了华夏几千年文明的典范与历史的存在,学写汉字是向一个稳定的、先期的华夏文明固有的文化系统学习……”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就“保护中国传统汉字文化”方面的议案已连续5年谏言。

  守护中华传统汉字文化,需从娃娃抓起

  今年的农历大年初四,陈振濂在央视一套《开讲啦》节目中讲汉字文化与书法,题为《汉字是什么?书法是什么?》,通过网络的传播,引起社会巨大反响。

  陈振濂说,“汉字的构成,有形、音、义三大要素。古代启蒙教育先从书写识字开始,读音辅之。今天幼儿园尤其是小学启蒙教育先从拼音开始,读音为主,文字字形书写辅之。古今的启蒙教育在一开始就呈现出分道扬镳的情况——同是学汉字学汉语文化,其立足点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异。”

  因此,在今年的关于“汉字书写”议案中,陈振濂建议首先在现阶段的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初级一二年级教学时,秉持先识字形后学音读、先书写后拼音、先笔顺后字母的原则,在小学生初始接受、学习语文课时,先入为主,建立起对汉字字形点横竖撇捺和笔顺的空间、秩序、形态的基本意识与观念。陈振濂认为,宁愿略微减少识字量,比如原定小学400字的识字量减为300一350字的识字量,也要维系这一血脉的正统性、纯粹性与正确性,以保卫文明形态特征不遭湮灭。

  陈振濂非常赞同教育部提倡“书法进课堂”。他认为,现阶段不可能每个小学都专门配书法教师,务实的做法只能是以语文教师代行。语文教师,必须形成一个制度性的职业习惯甚至是条例:不打拼音,用笔写字。即便是在电脑上写文章改作业,也要求使用书写软件;即使不写在纸上,也应该写在电脑手机屏上。按笔顺书写的行为特征不能被随意改变。

  “为保存传统文化计,即使是拼音,也未必非要只能用ABCD的英文字母,用汉字笔画部件笔画来标注读音,以及在计算机键盘上不用字母‘音码’而用‘形码’如五笔字型输入法、二笔输入法、郑码以及台湾的仓颉输入法等等的各种尝试。”陈振濂进一步阐述道,在建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在强大的囯力支撑下,对于注音方法,今天的科学家在国家的鼓励支持下,完全可以尝试设计、创造出新的符合汉字遗传基因(如笔画、笔顺)的注音符号系统。对于推广语音统一的普通话而言,用拉丁字母注汉字之音,和用保存了汉字要素与密码的笔画注汉字之音,完全是一个习惯问题,并无对错的本质差别。那为什么不取保护、捍卫汉字文化传统的立场呢?

  升级“蒲公英计划”,捍卫中华传统汉字文化

  2013年,陈振濂带领着他的团队开始推行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提出了三个“100”的公益培训计划:即以三年为期,每年100万元资金的个人投入,每年面向全国义务培训专职中小学教师100名,每年达到100课时以上。

  “面向全国”主要强调“蒲公英计划”更侧重于对农村、老少边穷地区中小学书法教师的公益培训。陈振濂阐释道:“相比于城市,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更有急迫需要;相比于大学的书法专业,中小学书法教师还承担着文明承传与汉字文化承传的重任;相比于书法家协会名家如云的高端,基层中小学的书法教师与学生更属于弱势群体。”陈振濂强调说,“蒲公英计划”不是培养书法家,而是培养书法教师,让教师学会用正确的教导方法去教育孩子。

  陈振濂告诉记者,目前他已在推行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的升级版,注重薪火相传,以中小学汉字书写、书法教育为平台,希望通过宣传培训,形成一支教学专业队伍。其公益培训不仅仅是培训教师写好字,还要研究、提示课堂教学法规范特征。经过升级的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希望在精心设计公益培训目标与方法的基础上,以丰厚的实践支撑,编辑一套有学科高度、有理论指导统领的中小学书法课教材,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法、教学评价等。从而在一个基础科目层面上,提示出它的专业规范与学术架构。在具体运作层面上,“蒲公英计划”希望在开展之时,能以有限的个人资金投入,带动起更多的有志者共同介入,采取“1+X模式”。“1”是指“蒲公英计划”公益项目本身,它包含了学科理念、专业教学力量、课程设置与教学展开等各项内容;还包括基本的经费投入保障与事务保障。它是品牌。而“X”是希望征集到的合作方。举凡社团、机构、学校、企业、个人、政府职能部门等等,尤其是各省市教育部门与教学机构如学校,都可以成为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的密切合作方与支持方甚至赞助方。

  陈振濂说,“几年之后,希望能使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能像蒲公英一样,花飞各地,生根发芽,从而使书法进入中小学课程,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明核心的有序传递与有效承续,薪火相传,老树新花。尤其是在今天几代人不但不写毛笔字,连钢笔字日常书写也日渐凋零而全民打拼音敲键盘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更是如此。”

  力行民生书法,用书法的形式记录时代

  陈振濂坚持书写民生书法多年,用传统书法形式记录百姓民生,将中国传统书法文化与普通百姓生活完美结合,非常接地气。艺术来源于生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陈振濂通过摘录报纸上的民生新闻,再经过若干年的积累,一条条的民生新闻不断累加正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过程,可谓为一部当代社会发展史。

  陈振濂从政多年,在处理各项繁杂政务时,亦是一个不断接触社会、了解民生的过程,因此,在艺术道路上,他有着更多的前瞻性与敏锐度。这次他带来的议案中,也有多个是反映社会民生的,比如重构夫妻债务规则、关于推动制造业平台化升级、关于解决弃婴收养制度存在漏洞的建议等,从社会各个角度,反映民生,建言献策。

  “民生书法已是我每天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内容,我会一直写下去!期以十年寒暑朝夕的坚毅,为当代书法奉献一部代表作,用书法写一部当代《史记》。”

(责编:鲁婧、董子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