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地标:老照片里的北京十大建筑
1959年9月25日,《北京日报》1版
▼1959年9月30日,《北京日报》5版
▲1959年9月,人民大会堂外景。高宏/摄
▼1959年9月,工人体育场全景鸟瞰。高宏/摄
1987年12月6日,《北京日报》2版
▲1989年10月,北京图书馆新馆。
叶用才/摄
▲1990年9月,鸟瞰亚运城。叶用才/摄
▲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
建筑是城市成长的年轮。每座地标性建筑,是“建”出来的,也是一个时代的土壤和气候“长”出来的。
1959年秋天,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工人体育场等恢弘工程火速竣工,北京“十大建筑”之称不胫而走。而后,1988年、2001年、2009年,北京又数次评选“十大建筑”。每代“十大”,都是对京城发展轨迹的新版记录。
1950年代“十大”
北京工人体育场
北京火车站
民族饭店
华侨大厦
钓鱼台国宾馆
人民大会堂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军事博物馆
农业展览馆
民族文化宫
从敲定到建成不到一年
解放初的北京,满目疮痍。城建基本“卡”在城墙内,其中房屋主要是明清遗留下来的平房四合院,年久失修,残破不堪,道路满城只有前门大街,东、西交民巷,王府井和西单北大街等十几条低级沥青路。景山中峰万春亭是老城最高点,从那儿看到最高的楼房就数北京饭店旧楼。
新中国成立后,京城到处推进改造和建设,疏浚河湖,铺筑道路,整饬下水系统,开辟公园绿地,城墙外的荒野和农田上陆续出现工业区、科教区、居民区。由于百废待兴,物力财力有限,除北京展览馆苏式建筑群、王府井百货大楼等几处外,没有搞太多大型建筑。
1958年9月初,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中央决定扩建天安门广场,拓宽长安街,同时在京兴建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一批上规模的公共建筑,“十大建筑”的名号由此产生。说起来,所谓“十大建筑”不是官方概念,只是人们口口相传的结果,这版“十大”也没有经过任何评选,因为在有限的国力下,为即将到来的十周年国庆上马的大致也只有这些工程。
但毫无疑问,这“十大”都是解决各方面燃眉之急的项目。就说人民大会堂吧,那会儿全国连个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地方都没有,许多大型会议、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的任务被安排到刚建成的北京体育馆进行;再说火车站,老的前门站无法承载日益增长的客运量,车站走廊、站前广场全变成了“露天候车室”,横躺竖卧,密不透风;而未建起工人体育场时,北京只有先农坛一处大点儿的体育场,东单和地坛各有一块不标准的小足球场,但这些场地连草皮都没铺,“到东单踢球得先把裸露的黄土地面打扫干净,再洒上水,不然踢起球来沙土飞扬看不见人”。
此时距离1959年的国庆节只剩下不到400天,“十大建筑”还只是纸上谈兵,连草图都没有,材料设备、施工力量严重不足,而之前曾经参与北京城市规划的苏联专家已经全部撤出。一年内,中国人能不能拿出十座像模像样还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建筑?陡然具有了不一般的意义。在工程动员大会上,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慷慨激昂地说:“不是有人不相信我们能自己建设现代化国家吗?老认为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吗?我们一定要争这口气,用行动和事实做出回答。”
“边设计、边筹料、边施工”——关键时刻,中国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又一次发挥了作用,一场举国支援、轰轰烈烈的“大会战”随之展开。
除在京几十家设计单位外,全国建筑大师云集首都:梁思成、杨廷宝、张开济、吴良镛……他们要拿出“十大建筑”的方案,还有天安门广场的重新布局。
各省市全面动员起来,“为了首都建设,要人有人,要东西有东西”,赶制的钢材、电线、瓷砖、大理石、工程设备川流不息从四面八方运来,仅进京支援人民大会堂修建的技工就有七千多人,几万建设大军日以继夜、顶风冒雪连轴干。每天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搬砖运土,抬钢筋、斧剁石的北京部队官兵、学校师生、干部群众则不计其数。
靠着全国六亿人这个坚强后盾,1959年几月间,北京“十大建筑”相继矗立起来,总面积达67.3万平方米,相当于四个半故宫,从确定任务到全部建成不到一年时间,被认为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而自竣工那天起,这批庄重宏伟,给艰苦创业岁月的中国人带来无穷感奋与骄傲的建筑,就成为特殊的情感符号,人们到京看过故宫和颐和园后,总要看看经典的“十大建筑”,拍几张照片留念。
1980年代“十大”
北京图书馆新馆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中央彩色电视中心
首都机场候机楼
北京国际饭店
大观园
长城饭店
中国剧院
抗日战争纪念馆
地铁东四十条站
不再有一个“豆腐块”
改革开放后,北京城市建设加速。到了1980年代中期,市区建成区达360平方公里,比解放前扩大了两倍多,两条环路和十几条放射状干线已经修好,东西长安街由过去的3.8公里长,十来米宽,扩展成40公里长、20至80米宽、横贯市中心的大道。
这一时期,大量造型各异的新建筑“悄悄”出现在首都街头。报道之所以描述为“悄悄”,是因为对北京来说,这时盖几座大厦已不是难事,不必再像三十年前那样搞“大会战”了。
新建筑比比皆是,再想选出“十大”就难了。在专家们争执不下之后,1987年8月,《北京日报》《北京晚报》联合主办“北京八十年代十大建筑评选”,陆续刊发十一个专版文章,对三十个候选建筑作了介绍。1988年4月3日,这一天发行的80余万份《北京日报》上印制了选票,请北京人投票定夺。最终,这次评选回收选票22.5万张,以得票多少选出了北京图书馆新馆等1980年代“十大”。
这版“十大建筑”,有极其中式的,也有完全现代的;有中国人设计的,也有外国人设计的;有地上的,也有地下的。但每座“颜值”都很高,轮廓线条也特丰富,里头没有一个“豆腐块”“麻将牌”“火柴盒”“挡风墙”式呆板的建筑。在国门初开的年代,这版“十大”还最具“对外开放”特色,国展中心、首都机场也好,国际饭店、长城饭店也好,都是“北京欢迎您”的标志。
建筑学家戴念慈感慨:采用群众投票的法子评选优秀建筑,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老百姓喜欢的建筑有高水平的,也许并不一定都是最高水平的,但仅仅是“群众喜欢”这一点,就很值得那些总认为外行不懂建筑的专家们好好思考。
1990年代“十大”
中央电视塔
奥林匹克中心及亚运村
北京新世界中心
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
首都图书馆新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
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办公楼
恒基中心
新东安市场
国际金融大厦
“我看中国的月亮更圆”
1990年代后,北京城“一年一个样”,四环也成了市区,现代化建筑不断拔地升天,叫不上名儿的新楼越来越多,连“老北京”也经常认不着路了。
2000年9月,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电视台联合市规委等主办“北京九十年代十大建筑评选”。这次评选共收到63.5万张选票,远超该年电影百花奖的选票数。最终选出了中央电视塔等1990年代“十大”。
这版“十大”的头两名,都与北京亚运会直接相关。
中央电视塔,担负亚运场馆的电视讯号传送,386米的高度相当于9座景山,号称“亚洲之最”,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祈年殿式重檐塔座加宫灯形塔楼结构,能抵御9级地震。这个玉渊潭畔的擎天柱建成开放后,成为新北京的第九景,攀登电视塔大赛在此后多年一直是相当火热的群众活动。
亚运工程,京城新建改建体育场馆达33个,仅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亚运村和住宅小区这片,建筑面积就近200万平方米。为支持亚运会,北京乃至全国再现热火朝天的总动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钱没力出主意”。工地上贴出“巨龙腾飞看今朝”的标语,建好亚运工程,在中国人心目中成了一种象征、一种寄托。邓小平同志看了亚运村和部分场馆后,意味深长地说:“有的人总认为外国的月亮圆,我看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可能还圆得更好一点。”
进入新世纪的“十大”
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
国家体育场(鸟巢)
国家大剧院
北京南站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首都博物馆
北京电视中心
国家图书馆(二期)
北京新保利大厦
国家体育馆
世界建筑博物馆
进入新世纪,迈向国际大都市的新北京汇集了众多全球知名建筑师的作品,成了一座“世界建筑博物馆”。特别是申奥成功后,日新月异的北京城,让城市地图以每月一版的速度更新。2009年,北京城区面积已达1000多平方公里。
2009年4月,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与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主办“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此次候选项目多达50个,“体量”10万平方米以上的6个,最大的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达132万平方米。这次评选共收到平面媒体选票、手机短信选票、网上选票971万张,网络投票让激烈竞争更加直观——“每个建筑的具体排名天天都在变化,之前排名第一的,第二天可能就掉到前五名之后了”。
2009年9月,国家体育场(鸟巢)等最新版“十大”出炉。
本版文字:简汐 历史资料:北京日报图文数据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