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走向基层的写生,竟跟在画室画的差不多

2017年05月08日09:32 | 来源:新快报
小字号
原标题:走向基层的写生,竟跟在画室画的差不多

  ■周思聪1980年习作《矿工图》。

  写生教学步入了一个瓶颈

  我们现在的写生教学步入了一个瓶颈。从方方面面汇总过来的作品能够反映出来几个问题:一个问题是画室化、模特化倾向。不是说大家不关注社会生活,不走向基层写生,即便是走向基层写生的东西,呈现出来的依旧是模特化的,跟在画室画的差不多。

  另外,整个展览当中让人有一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感觉。所谓上不着天,形式语言的东西不太打动我;下不着地,社会民生关怀也不太触动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先生创作一笔一线都觉得非常动人心魄,像叶浅予的速写,周思聪的《人民和总理》等。他们的画你觉得非常耐得住品味,今天为什么耐不住品味了呢?现在的绘画条件相对老一辈艺术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出来的作品就是不着天、不入地、不动人。

  ——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曹庆晖

  在当下,总有那么一些人好大喜功,巨幅画面愈演愈烈,以势夺人。这普遍与画者的一种不甘示弱或屈于人下的心理有关,就像买车好外形大的,置房也要面积大的——不这样不过瘾,否则求大图满的心理难以平息下来。

  于是,美展中难得一见的是小品画,更被视为商品画一类——再如何以小趣味小情调展示,要不就随便应付之,所谓戏墨也,唯有大到六尺以上乃至十米几十米的巨幅长卷,才下点心思创作,其实靠的是制作。而全不考虑无论画幅大小,一旦印入画册,多年以后,当时曾在哪块展墙出现过,都无人记忆。但我们却能轻轻松松在《中国美术全集》上,欣赏到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小幅佳作,如宋人小品。

  应当说,只有让人过眼不忘的佳作,才是艺术欣赏的希望所在,至于尺寸大小皆无关紧要。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潘丰泉

  现在中国人物画作品中,很多画面上就是一个美女在屋里,旁边加个凳子放两盆花,那么,我们创作的意图和意义何在?

  油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很多油画家参加全国美展,基本上把课堂上的人体写生加一个绿植、加一个屏风和背景就拿去参加展览了。有一年油画评选有三四张是美女躺在沙发上,一个展览送来的画基本上都是美女躺在沙发上,我们的创作到底要往哪儿走?

  ——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殷双喜

(责编:鲁婧、董子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