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中国建筑国美之路系列学术活动侧记:日日雅园的理想实验

本报记者 徐红梅
2017年04月17日10:3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日日雅园的理想实验——中国建筑国美之路系列学术活动侧记

  《半壁山观》,汤子昱作,王欣指导。

  《层荫漏殿》,邢丝琦作,王欣指导。

  西湖流光,象山叠翠。四月,杭州最美的季节,全球建筑界数十位学者齐聚中国美术学院。在依湖而居的南山校区,筹备一年之久的“不断实验——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于4月9日至21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在围山而建的象山校区,“重返现实——建筑教育领导者论坛及系列专题讲座”于4月8日至10日在小剧场次第展开。一系列学术活动,从教学和实践的角度凸显以人文内涵拓展建筑思维的主张,中国建筑的“国美之路”、重建中国本土建筑学的梦想也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续渊远学脉

  首次向建筑界全面展示建筑学本科教学中最具实验性的部分,对于中国美术学院而言,意味深长。

  若从专业设立的时间而论,这座美术院校属于中国最早的一批——1928年始设建筑专业,可谓学脉深厚。然而,1952年全国高校的院系调整,导致建筑专业并入他校,直到十六年前,中国美术学院才接续上中断了四十九年的学脉,并于十四年前重建建筑艺术系、十年前成立建筑艺术学院。建筑界的“老人”变成了“新人”。

  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与建筑师王澍的“文人唱和”中,重续学脉的建筑学科明确了方向:以国际化的视野重塑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质为立足点,推动本土建筑、城市、环境与人居的原创性设计。空间营造与心灵塑造共构,是中国美术学院秉持的大学理念。雅园,成为许江对大学校园和建筑理想的期许——成就文人理想的实验之所,让艺者秉艺匠素朴之资,扬雄豪绝俗之志,在山水间相聚相望,日日雅集,在雅园惠风中,存持当代文人的品质,操习自我理想的实验。同样拥有山水情怀和诗意栖息理想的王澍,也正是这样以建筑与山水的关系,将中国美学虚境转换为富有时代感的实境,构筑雅园般的生活与风雅,引领当代建筑的理想实验。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十多年的耕耘,2012年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作为国美建筑学科带头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的他,以及他营建的象山校区等一系列建筑作品在国内外建筑界声名大振,中国建筑的“国美之路”初次展露在世界面前。王澍的实验建筑也曾引发有关美观与实用的争议。五年来,他和他的团队继续默默劳作,直至今日,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将十几年来推动实验建筑教学改革的探索全盘托出,让观众更加清楚地看到,一种强调人文思想的完全不同的建筑教育,是怎样在本土生根发芽的。

  秉实验精神

  王澍在象山校区的营建中,对建筑基本类型和建筑的基础性做出了重新界定——内在的文化依循必须是中国的、本土的;在建筑艺术学院的学术定位上,对教学探索的根基做出了认定——面向现实的实验性、开放性和彻底性。这些理念都实实在在地融入具体的创作与教学,并突出体现在此次展览中。

  在这里,建筑教学成为人观看、感知、创造世界的一种方式——如画、材料、椅房、批判/混响/边缘、建构、观绘、书写、虚无/城市,八个板块,八种路径,联通着生命的审美、本土的经验、社会的责任和时代的脉动。

  “如画”板块,学生们走进园林,在“空间渲染”课程中,把空气的感觉画出来;在“园宅与院宅·芥子园”课程中,借《芥子园画谱》中单列树石花木等山水构件的图式语言,通过多样的拆折模式,体会园林的宏阔观想与微观把玩;在“园宅与院宅·如画观法”课程中,重建一种以山水为媒面向自然的叙事方式;在“亦园亦宅”课程中,确立起自然涵融建造物及园宅一体的营造观;在“西扎与园林”课程中,体会园林中自然形态组合的空间,如何转换成几何形态为要素的建筑空间……建筑学成为一种有中国意味的空间境况的审美体验。

  建筑技术的发展和艺术的创造均与材料的创新与运用密切相关。在“材料”板块,学生们通过不同的建筑材料体悟不同的建筑语言:在“开放教学工作坊”课程中,通过编织演绎思想;在“金属材料”课程中,展开对各种金属材料的塑形实验。当这些基于材料的练习和建筑的结构发生真实的关系时,它们又演变成了“建构”课程。这也正是王澍理想的教学状态——不同的教学线索区隔分明,又彼此相关,互相激荡。

  城市社会学和乡村社会学是中国美术学院一直比较关注的课题。“批判/混响/边缘”板块,学生们从建筑视角切入社会学批判,探讨如何应对城市空间的现状与不同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分析不同建造细节中的异同并整理成相互关联的系统,将其作为乡村建筑的DNA转化为在地营造的建筑语言;选取一个传统民宅与农民自建房冲突明显的村落,以一种针灸式的方式进行改造……在这里,乡村的重建比城市化更重要。

  建筑师要“如哲人般思考”,还要“像工匠般劳作”。“建构”板块,“木工基础”“砌筑基础”课程让学生学会常用榫卯结构节点的制作方法,并从采集土样开始,掌握夯土技术及建造流程。其后,高年级“自然的建造”课程,专业的木构研究训练、木造实验建构,让学子们得以探究更有空间逻辑的建构系统。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材”,这些建构也即多了一份乡土的温度。

  美院的优势、中国园林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建筑的绝活,被建筑专业延伸为一种基础能力的训练。艺术的方式、文化的观照为当代建筑的本土化打开了一条通途。而这种本土化的尝试又不是闭塞、守旧的,它在具有国际视野的美术学院进行,在开放的结构中探索,在坚持实验精神的道路上行走,因此,这探索并不孤独——建筑艺术学院从一开始就和美国罗德岛艺术设计学院等具有创造力的学院建立起深度联系,教学交流十多年。如今建筑艺术学院四十多名在编教师、十几个常年加盟教师中,本土培养的教师、留学归来的教师、外教的比例各占1/3,这使得学院的建筑思想一直站在世界的学术前沿,从而确保主要的学术探索具有前瞻性。

  执现实关怀

  不断实验的目的,是重返现实。

  在象山校区的筑造中,王澍有计划地大量使用废弃的旧砖瓦,不仅使建筑多了沉甸甸的历史感,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关注:700多万件从浙江全境回收的砖、瓦、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统村落、城镇建筑大拆大建的乱象。对废弃材料的重复使用,既体现了学院对素朴美学的倡导,又是对城镇大规模拆迁改造这一现实问题的回应。这便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直面现实的思考与主张——如何在地域文化迅速趋同的今天,重建具有地域文化根源的建筑?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得以活用?王澍带领师生致力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以及相关思想体系、教学体系的建构。

  此次论坛的语境也直指现实。在“重返现实”的主题下,到会的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主席、评委、得主以及国内外各大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分享了各自的案例和理念,从而让与会人员对建筑学产生了更深层的有关价值观的思考与碰撞。曾为震后汶川灾区建造纸校舍的日本建筑师坂茂,用脆弱的纸建造了一系列坚固的纸教堂、纸住宅、纸博物馆,并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实用、易于拆卸重组的临时建筑范例。莘莘学子在这些灾难中展开的充满智慧的创造中,体会到建筑师对人类社会应有的关怀与责任、为普通大众服务的理想与担当。建筑师张允和对绘画与建筑空间探索的论述,也为与会人员进一步思考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种路径。他指出了城市蔓延的结果——建筑的无序生长,让城市没有了肌理,没有了人的位置,自然成为装饰。正因如此,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在寻求有空间、有院落、可以拥抱自然的生活方式和内向体验。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建筑,有许多独特的门、窗和走廊,许江将它们视为远望青山的不同界面:学子们朝朝暮暮从这里经过,看到了青山的四季,也在相望青山中看到了自己心灵的成长,由此养成一种生意,一种胸壑。的确,建筑学需要涵盖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视野,需要横跨人文和科技的思维,更需要承载起生命美学,建构一个具有精神感召意义的世界,铺就一条通往心灵深处的返乡之路,筑就可以伴随人们一同成长的伟大的建筑。

(责编:王鹤瑾、潘佳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