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彩瓷的价值有待挖掘
斗彩又称逗彩,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创烧于明朝成化年间,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雍正时期斗彩成就非凡,无论从造型设计,还是从纹饰布局到色彩的配合,以及填彩工艺等制瓷技术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阶段。
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 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事实上,自“出生”起,斗彩就不是普通器物,而是“身娇肉贵”的名品。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一只斗彩瓷器以500多万港元的价格成交,引起世界对中国瓷 器的关注。在1999年时,又有一只斗彩瓷交易出2900万元。一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124亿港元 成交价刷新中国瓷器世界交易纪录。斗彩瓷在“青花”独步天下的时候还能交易出如此高价,可见其名贵和价值。 中国是瓷器之国,所以我们中国人包括国外的对古陶瓷收藏的热衷,这也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推崇。斗彩陶瓷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而且量也是随着岁月的 推移将会越来越少,留下来的都非常珍贵,能遇上珍品的人更是拥有非比寻常的运气和缘分。
盘作为水具的一种类型最初是为实用,但随着着大量纹饰精美、技艺精湛的盘类水具的烧造,许多渐渐转化为欣赏品。
当它们成为宫廷赏玩品之后,实用功能也就居于次要地位或消失。
龙纹在瓷器上的出现大约在南朝晚期至唐朝,宋元时期龙的形象演变得越来越规范化,明清两代是龙纹的全盛时期。
清康雍乾三代,龙纹出现更为频繁,在瓷器装饰纹样中,龙纹的运用非常广泛。此时的龙纹装饰技法多样,绘画精致,表现形式十分丰富。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和颜色釉等。不同的装饰技法体现的艺术效果也各有不同。雍正御制就是雍正时期皇家制造的意思,此藏品在当时是作为皇家用品,民间不可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