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春色正中分:名家书法中的春分

2017年03月17日08:52 | 来源:北京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墨缘

  明 沈 澄

  沈澄行书手札《致吴近仁春风帖》,纵29.7cm,横37.3cm。此帖是其酬答作品。内中提及的转呈人物,铁厓相公是杨维祯,子真先生可能是王廷珍,近仁先生即吴近仁。吴近仁卒年不详,杨维祯入明后不久去世,王廷珍殁于元亡以前。故此帖应写成于元末。沈澄活跃于元末明初,其书风不脱时代特色,具有元末明初流利清雅特点,但有别于赵孟頫书风的敦厚圆实。开篇没有放开,越往后越放松,笔势潇洒飘逸,与文徵明书法有相通之处。

  沈澄(1376-1463),以诗名世,工画善书。

  释文:依韵奉答,兼呈铁厓相公尊先生,并谢子真先生,希同赐斤正。白云生沈澄再拜上,近仁先生讲下。

  吴郎词源江水流,

  往来江湖凡几秋。

  春风洦熟花满店,

  午夜诗成月入楼。

  公子争施锦步障,

  先生倒披紫绮裘。

  南州孺子更清发,

  共许远泛璜溪舟。

  尘冗弗及一一奉答,乞亮之,澄又告。

  薛元明

  春分排在二十四节气之四。因为这一天全球的昼夜等长,白天和黑夜均为12小时,俗语就有“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的美句。再者,古时又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计九十日之半,平分了春季。春分既分昼夜,又分春季,可谓名副其实。

  春分到了,春暖花开,莺飞草长。春风春雨,润物无声。但因为中国国土广大,南北气候差异极大,南方到了春分,北方才感到春至。有时尽管到了初春,往往乍暖还寒。但天意从来高难问。所以有人说,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三件事——一是自己的事情,凡是个人能安排的事情皆属之;二是他人的事情,凡是别人主导的事情皆属之;三是老天爷的事情,人的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皆属之。人的烦恼来自于:忘了自己的事情,爱管别人的事情,担心老天爷的事情。所以要轻松自在,其实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爷的事。从节气、天气等自然现象中感悟到人生哲理,可以说,这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世道、人道和天道,存在某种内在的关联。

  当然,最直接的莫过于那些流传既久的经典谚语。比如“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春分之后,万物复苏,此时人要注意养生,所以有“吃春”一说。“时令食物春之芽(豆芽蒜苗等),尝鲜无不道春笋”。再比如“春分春分,百草返青。”春回大地,满眼青绿,既是好时光,亦有好风光,古诗就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不独古人如是,今天依然如此。其实,这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一个缩影和视角。

  若想真切地领略春分节气,不妨把春意分成十份:一分春曦,一分春色,一分春暖,一分春光,一分春风,一分春水,一分春花,一分春影,一分春思,一分春趣,每时每刻,一刻值千金。二十四节气在中国的农耕社会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工业文明的脚步越来越快,对节气已没有太多的依赖,但很多人依然不舍,时时关注,乐此不疲,有一种热烈的拥抱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和需要。

  一年之计在于春。

(责编:鲁婧、董子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