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大英博物馆的“全球化”故事

2017年03月16日09:08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原标题:大英博物馆的“全球化”故事

  元青花盘 大英博物馆藏

  佘盆梅海特木乃伊内棺 大英博物馆藏

  霍克森胡椒瓶 大英博物馆藏

  “大洪水”泥版 大英博物馆藏

  博涵

  卢浮宫正在用馆藏讲述法国800年的历史变迁,大英博物馆又带来100件馆藏文物,为中国观众呈现英国视角下人类的发展历程。3月2日至5月31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与观众见面,与此前开展的“卢浮宫的创想”展览展厅相邻。这一由英国政府赞助支持,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展览因在此前巡展多国已经创下了口碑,也让中国观众格外期待。

  “大英展”缘起于2010年大英博物馆与英国BBC广播公司的合作项目——用100件馆藏文物讲述世界历史。由于广播节目在英国广受好评,创下1100万人同时收听的纪录,大英博物馆又与企鹅出版公司出版了《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一书。在此书的基础上,大英博物馆经过对文物进行调整后,从800多万件藏品中精选出100件(组)展品,推出了同名的展览项目,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巡展。这些展品从奥杜威峡谷出土的石质砍砸器到当代人工制品,纵横200万年,横跨五大洲。这一展览项目已经在日本、阿联酋、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多家博物馆展出,成为近年来国际博物馆界的热门话题。中国大陆是“大英展”世界巡回展览的重要一站,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后,还将于6月至9月移师上海博物馆。

  展览共分为9个单元,虽然时间跨度巨大,但每一部分都在试图告诉观者同样一件事,即人类是如何在交流融合中发展至今的。

  如展览序言部分只有一件展品——一套属于古埃及女贵族佘盆梅海特的木棺。这个制作于公元前600年的木棺初看起来和人们常见的古埃及木棺并无二致,但是经过分析研究人们发现,它的全部材料都来自埃及以外的地区:木料来自于黎巴嫩,黄金来自努比亚,青金石来自阿富汗,沥青来自两河流域。

  在公元前7世纪的“大洪水”记录板上,用楔形文字书写了人类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的部分篇章,其内容与《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极为相近,而时代则比后者早400年左右。在公元前700年左右的亚述浮雕上,征服了埃及的古实王国奉行文化拿来主义政策,吸收了许多埃及传统,包括建筑、宗教和丧葬习俗。公元4世纪制作的霍克森胡椒瓶,其珍贵的材质和奢华的装饰表明香料在中世纪西方有着极高的价值,而其背后则是丝绸之路上火热的贸易活动。而烧造于中国元代的青花瓷主要用于出口中东市场,之后才逐渐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艺术品……

  在“我们创造的世界(1800年至今)”单元,一件2005年中国深圳生产的太阳能充电电灯代表了当下人们应对环境恶化的努力。而一件名为“仿冒足球衣”的展品虽然看起来也十分简单,但却涉及英国、俄国、韩国、法国、科特迪瓦、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费舍尔介绍,展览每巡展至一地,都会邀请当地博物馆精选一件自己馆藏的文物作为第101组展品,与大英博物馆的100件展品一同展示。而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选择的藏品是“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木槌与签字笔”,与大英馆的藏品形成了很好的呼应。

  从历史到当下,一个展览所能讲述的不仅仅是过往的故事,也预示着世界的未来。

(责编:鲁婧、董子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