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诗人、童心 不一样的齐白石(一)

萨本介
2017年03月16日09:05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不一样的齐白石(一)

  牵牛草虫(国画) 102×34厘米 齐白石

  诗人齐白石

  齐白石一生以很大的精力做了不少诗,他的诗朴直、生动,极有生命感,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诗人的齐白石,就不会有一个画家齐白石。但遗憾的是齐白石的诗名被画名所掩,以至很多人并不知道齐白石的诗:

  网干酒罢,

  洗脚上床,

  休管他门外有斜阳!

  这样的诗得把那些无病呻吟的诗人吓死,得把那些自视清高的诗人气死。齐白石自己说:“我的诗,写我心里头想说的话,本不求工,更无意学唐学宋。骂我的人固然很多,夸我的人却也不少。从来毁誉是非,并时难下定论。等到百年以后,评好评坏,也许有个公道。”

  小心收拾

  作画不可太停匀,太停匀就见不出疾徐顿挫的趣味。该仔细处当特别仔细,该放胆的也应当特别放胆。

  粗中带细,细里有写。

  应该细心观察它(指玫瑰)生长的全部过程……玫瑰的刺多是向下长的,所以常常牵挂人的衣服。

  从齐白石上面的三段话里,我们应该能体会出齐白石大胆的基础了。“大胆落墨”,是在对客观事物很有把握的前提下,宏观的一种认识;“小心收拾”则是在宏观的前提下,微观的一种调整,二者缺一不可。没有平常对微观的精细观察根本谈不上大胆,没有那种特别肯定的大胆,再想收拾也收拾不起了。

  学我者生

  大家都知道齐白石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但很多人还是跟在齐白石后面,一味地“求似”。其实这里的关键是一个“我”字。“学我”就是学我的画里有“我”这么一种方法,是学齐白石的画个性极强,生命力极强,生命感极强,只要学了这一手就不会“死”。如果跟在别人屁股后头亦步亦趋,哪怕是跟齐白石,不光自己的那一点生气无法突出,反而徒增很多和“我”相抵触的东西。在关系“生”“死”的问题上否了自己,还有什么活头可言?舞台上的丑角说话都那么可爱,原因就在于说的都是实话。李苦禅的其他方面不谈,单就老师的这一句话,是贯彻始终的。李的作品用四个字可以概括为“静”“淡”“朴”“厚”。这四个字齐白石的作品里都有,但面目不一样。齐白石曾经这么说李苦禅的画:“英也(苦禅名李英)夺我心。”请注意,齐白石没有说李苦禅夺他的画,夺他的技法,夺他的“饭碗”,而是说李苦禅夺了他骨子里的玩意儿。

  童心

  齐白石能成就这么大的事业,很重要一方面是他的智慧,但如果细分析也不然。很多做诗、画画、刻印的人也不傻啊,为什么达不到齐白石这一层呢?这其中固然有后天的努力,也少不了有一颗孩子般的心。孩子般纯朴、善良、天真的心是齐白石之所以成为齐白石的根本。

  客末索画语难通,

  目既曚昽耳又聋。

  一瞬未终年七十,

  种瓜犹作是儿童。

  齐白石不是在为孩子作画,而是在画他自己心里的童年……

  知己有恩

  这本是齐白石一方自刻印的印文。齐白石重知己是出了名的,大约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知己不少,徐悲鸿仅是其中之一。说到齐白石的知己,除早年的恩师胡沁园、王湘绮、樊樊山,最最重要的就要数陈师曾了。陈师曾以他的慧眼,一下子看中了齐白石的篆刻笔单,进而从琉璃厂“追”到法源寺会齐白石。这对一个刚刚进城的农民知识分子是多么大的刺激!更不用说陈以三代诗书官宦世家,本人又是留洋学者的身份鼓励齐变法。这一切在齐白石看来是改变一生的决定性因素。以至垂老的齐白石亲自叮咛自己的子孙说,自己能有今日“都是搭帮陈师曾喽”。他是怕自己的儿孙们忘了陈师曾对齐派艺术的成就之恩。从齐悼念陈的诗文中也可以看出齐白石眼睛里陈师曾的分量:

  君我两个人,结交重相畏。

  胸中俱能事,不以皮毛贵。

  牛鬼与蛇神,常从腕底会。

  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

  我言君自知,九原毋相昧。

  除了陈师曾以外,还要特别说说林风眠。林风眠在担任北京艺专校长时,就以他对绘画的独特把握,一下子看中了齐白石,聘齐为“教习”。齐对到洋学堂教课有顾虑,林风眠亲自上门劝说。林风眠是从西方绘画角度认同齐白石的第一人。当时同在一校执教的法籍教授克罗多说:“我到东方以后,接触的画家不计其数,无论中国、日本、印度、南洋,画得最使我满意的,齐白石是头一个。”所谓知己,就是一种认同,这么多人一齐认同齐白石固然很不易,从另一方面说明齐白石是自发地找到了绘画的本质。

  安得化身千万亿

  白石老人为了让千千万万的人感受到美而辛勤“耕耘”了一辈子。他把砚比作“田”,这是一种以农为本的朴素想法,把自己比作“牛”,从早到晚不停地劳作。这一点从他的《自嘲》可以看出:

  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

  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

  如果有人想白“求”一幅老人的作品,那是不可能的,必须拿钱来。正因为如此,白石老人就有了一个爱财的名声。其实不然,为齐家送水的工人,送煤的工人,掏泔水的工人,淘粪的工人,安炉子的工人,都曾得到白石老人的赠予。齐白石认为这样的交换才是“平等”的。由此可见,齐白石珍爱的并不是钱,他是珍惜自己的劳动,珍惜艺术的历程,就如同农民绝不肯浪费每一粒粮食,齐白石看重的是自己、自己的生命、自己用生命换来的体验与人格。没有人会让人白白拿去自己用生命换来的东西,所以他作了《客有买画求减值者,作此诗书于寄萍堂上》:

  草间一粥尚经营,刻画论钱为惜生。

  安得化身千万亿,家家堂上挂丹青。

  (作者为原荣宝斋书画鉴定师)

(责编:鲁婧、董子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