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大英文物展8件国器归故里 康侯簋流离海外70余年

2017年03月13日08:26 |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小字号
原标题:大英文物展8件国器归故里 康侯簋流离海外70余年

  康侯簋是1931年在河南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随后被倒卖至海外,1977年由布鲁克·休厄尔捐赠给大英博物馆。

康侯簋上刻的24字铭文,记录了西周王朝平定商遗叛乱的历史元青花瓷盘供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康侯簋上刻的24字铭文,记录了西周王朝平定商遗叛乱的历史元青花瓷盘供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高24厘米,束颈,圈足上装饰着圆涡纹和四瓣花纹……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举行的“大英展”第二单元展柜里,编号18的康侯簋(guǐ)迎着观众的目光,静静地伫立着。

  它“出生”于公元前1100年至前1000年,1931年在河南“重见天日”,最后却“定居”在大英博物馆。由于内有铭文记载西周王朝平定商遗叛乱的历史,这件文物尤显珍贵。而此次“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巡展,是这位漂泊的“游子”首次“重归故里”。

  此次和沫司徒疑簋一起“回家”的,还有8件大英博物馆馆藏的“中国制造”珍宝。那么,它们都是如何流落海外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大英展”中方策展人闫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此次展览中有关中国的展品多是大英博物馆通过购买途径得来,部分以捐赠形式“落户”大英博物馆。无论它们以何种方式“流离”,但在“大英展”中,它们都作为200万年世界史的参与者,将中华文明的光芒融入人类的群星闪耀中。

  溯源 一场暴雨带来了稀世珍宝

  辛村是河南省浚县西境的一座小山村,靠近淇水北岸,隔岸与浮山相望。辛村地势北面微高,坡水分东西两股绕村侧流入淇河,将村旁冲为两条大壕沟。村中心壕沟较浅处,村民依崖凿窑而居。1931年春天的一场暴雨过后,村民们又开始凿窑洞,没想到这次却凿出了宝贝。

  此次最先出土的文物,就是康侯簋。这件青铜器的造型看上去非常厚重,口沿很宽,腹部较深,并微微鼓起。两侧还有一对兽面耳,青铜器周身装饰着兽面纹和直棱纹。它不凡的“颜值”让村民意识到,这是个“稀罕物”,继而推断下面可能有古墓。

  果然,随着挖掘的深入,大大小小的青铜器和陶器陆续出土。辛村挖出古墓的消息不胫而走,引来了大批盗墓者和文物走私商的垂涎,随即这批文物共20余件被陆续倒卖到欧美,康侯簋也开始了70余年的“背井离乡”之旅。

  1977年,康侯簋成为商人银行家布鲁克·休厄尔献给大英博物馆的捐赠,此次展览也是康侯簋入藏大英博物馆后,第一次“回乡省亲”。

  24字铭文记载3000年前历史“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食器和祭祀礼器,圆口、圈足、无耳或有四耳,方座,或带盖;青铜或陶制,主要用于盛放食物,盛行于中国商周春秋战国时期。而“康侯”之名来自于器物上的24字铭文,其大意是:王来讨伐商的城池,把卫封赏给了康侯,沬司徒疑为纪念亡父,铸造了这尊青铜器。

  专家根据这段铭文推断,康侯的儿子沬司徒疑是这件青铜器的制造者,所以康侯簋又别名“沬司徒疑簋”。这种献给祖先的祭祀用礼器,被认为可以保佑并降福给子孙。

  值得一提的是,康侯簋上刻着的这段铭文,还印证了西周早期“三监之乱”的历史,因而其更是身价倍增。

  所谓“三监之乱”,即武王灭商后,分商王畿为三部分,设三监治理。三监的“负责人”分别是周公兄管叔、弟蔡叔、霍叔。至于三监地域,一般认为,商都以北地区为邶;商都以南地区为鄘;商都以东地区为卫。

  武王灭商后不久即病逝,周公摄政,管叔和蔡叔怀疑周公的作为不利于成王,于是扶持武庚一起叛乱,周王朝面临严峻的形势,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后封文王子康叔于商族故地“卫”,镇抚商族遗民。这个卫国此后世代传承,一直延续到了东周,直至公元前209年为秦国所灭。

  对话 中国文物皆从购买途径得来

  在此次展出的中国文物中,除了2010年产于深圳的太阳能灯具外,其余7件都是历史悠久的珍贵文物。那么,这些文物究竟都是如何流落海外的呢?

  对此,“大英展”中方策展人闫志表示,这些中国文物每件都因独特的经历“辗转”海外,但它们多是通过购买途径得来的,“买卖过程发生20世纪早期,甚至19世纪或更早的时间,那是一个法制缺失、社会贫困、政治动乱的时候,文物的走私和贩卖几乎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行为。”

  闫志介绍,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讲,1970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签订了一项公约,规定在1972年该公约生效之后,面对这种文物的走私行为,文物所在国都有权利进行追讨,“中国政府也利用这个法律追讨回来了非常多的文物。”

  在闫志看来,大英博物馆里的收藏也是经过了很复杂的过程,“其中有掠夺和走私,也有个人捐赠。但当我们在大英博物馆看到这些文物的时候,是否应该有一丝庆幸,如果在那个时代它们没有来到大英,是不是到今天我们也许无法接触到这些文物?”

  “正是因为在启蒙时代有以大英博物馆为代表的这样一批博物馆,告诉了我们应该用这样的方式保护文物,它应该是面向公众的而不是皇家收藏。启蒙运动之后,这种面向公众开放,并以保护文物为主旨的机构才开始遍布全球,包括中国近代以来的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也是这种观念下的产物。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历史。”闫志说。

  延伸 8件中国展品 “共述”人类历史

  在闫志看来,此次展览中的8件中国展品都担当了“叙述者”的身份,与其他92件文物一起,还原人类200万年历史进程,“这个展览要讲述的不是某个国家或某种文化的独特性,而恰恰是共性。”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共分为八个单元,几乎每个单元中都有中国文物“登场”。

  良渚文化的玉琮(cóng)

  在第一单元“开端”中,代表着良渚文化的玉琮首先亮相。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200年的良渚文化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玉琮。

  这些玉琮琢制得非常繁复,高度对称、角部装饰有兽面纹,兽面以双线勾勒的头发与嘴巴来表现。琢制琮这类物品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熟练的技术,这说明当时社会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从事玉器琢磨的匠人。

  资料显示,这件玉琮是在1945年以拉斐尔的名义赠送给大英博物馆的。

  商周时期的镈(bó)

  经过城市的建立,人类文明迈入国家形态,有关社会、国家的思想也闪耀光芒。在第三单元“权力与哲学中”,“领衔出演”的中国文物是编号30的镈,这是一种形制接近于钟的中国乐器。

  自约公元前850年开始,音乐就是中国祖先祭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件镈原应属于成套编镈中的一件,而编镈是由多件尺寸不同的镈组成的多序列音响乐器。

  东汉青瓷六博俑

  诞生于公元1世纪至2世纪的六博俑,出现在第四单元“仪式与信仰”中。宗教信仰在公元1到8世纪之间发展起来,这时的中国处于东汉时期,此时的人们也开始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六博俑便是作为实用器具的模型被埋入墓葬之中的。

  六博又作陆博,是一种掷采行棋的博戏类游戏,在东汉时期盛行,其因使用六根博箸所以称为六博,以吃子为胜。

  三彩文官俑、龙首双耳瓶

  在第五单元“贸易与侵略”中,时间来到公元300年到1100年,此时东西方帝国之间的贸易开始繁荣,帝国之间也展开了征服战争,“唐三彩”就出现在这一时期。

  三彩文官俑1920出土于河南洛阳的刘庭训墓,刘庭训生前位高权重,曾任唐朝忠武将军并且是皇帝的“私人顾问”,其死后归葬洛阳,随葬品中就有一批陪葬俑,寓意他栖身冥间并将在来世获得幸福。

  1936年,大英博物馆购入了这批唐三彩陪葬俑,共12件。此外,编号为45的龙首双耳瓶也出现在这一单元。

  元青花瓷盘

  历史车轮滚滚而行,从公元900年到1550年左右,东西方的力量对比默默发生改变。此时忽必烈定都北京,骁勇铁骑开启扩张征程。在第六单元“变革与调整”中,元青花瓷盘正式登场。

  成熟的青花瓷便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作为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奢侈品之一,青花瓷最早就是作为出口品销往中东,而当时青花瓷上使用的钴蓝颜料则是从中东进口的。

  太阳能灯具与充电器

  公元1500年至1800年间,新的世界体系逐渐建立起来。1800年至今,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全球扩张,人们开始反思战争、能源枯竭等问题。

  在第八单元“我们创造的世界”中,2010年深圳生产的太阳能灯具与充电器作为最后一件展品,为展览画上了历史的句点。

(责编:潘佳佳、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