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纯洁高贵:再谈什么是玉

金明
2017年02月27日08:47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原标题:再谈什么是玉

  松下抚琴(和田玉籽料) 余勇

  活环麻花镯(白玉) 王金高

  玉,经过前几年的热炒,这几年,似乎冷下来了。主要表现在东西不像以前那么好卖了,加工也不像以前那么好做了,很多人生意做不下去,有人甚至关门歇业了。正是因为出现这些新情况,不少人对于行业前景看得不是很乐观。

  笔者的观点:玉,仍将面临一个趋势性机会。要看清楚这个机会,就应该重新认识玉。

  玉器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即使在市场一片清淡的情况下,你如果走进市场询问价格,几乎每一件产品的价格都是不菲的。动辄一两万元、两三万元。而你再看看从业人员的素质,大部分没念过什么书,跟国外那些奢侈品商店的从业者的素质也是不好比的。很多从事玉雕行业的人是为了学门手艺混饭吃。这应该是玉雕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的底色。

  就是这个底子,却能做动辄几十万元的生意,顾客都还算得上社会成功人士。为什么?玉文化的群众基础太好了。大家都知道玉是好东西,贵的东西,大家都想拥有一块玉。

  如果将玉器看做一件商品,玉文化为玉器提供了最为完备的营销资源。首先,最广泛的消费者群体;第二,历史悠久,如果找一件实物来表示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那么一定是中国的古玉;第三,详尽的产品使用说明,中国古代的用玉制度、文化就是玉器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如“君子比德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等;第四,有大量的产品故事可以信手拈来,比如“和氏璧”的故事;第五,名人效应,孔子家语大谈玉有十一德,再比如魏晋时期那些名士们等;第六,材料的稀缺性,玉器这些自带的特质,让玉器成为了最成功的商品,再假人之手贩卖之,自然价格喊得高,也容易销售。

  然而玉,并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文化,是一种评价标准。

  人们常常喜欢金玉并称,比如金玉满堂、金玉良缘。在这里,金玉指的是两件东西,两个标准。金,就是钱,是财富,那么玉是什么呢?这里面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可以用排除法来区分。金玉,指的是人类社会中最美好的事物,其中金,指财富,金钱,那么玉就代表除去财富金钱之外的那一部分最美好的东西。比如幸福、健康、受人尊重、内心的安宁等等。

  正因为玉包含了这么多美好的寓意,玉也就成为一种标准。《春江花月夜》里有“玉户帘中卷不去”。这里的玉,变成了一个形容词,类似的词还有玉体、玉人、玉颜、玉书。在这里,玉是一个最高等级的形容词。中国人用玉表示一种最美好的状态。这是玉文化给我们提供的一种日常语境,它可以为我们描述幸福的样子,理想的生活,奋斗的目标。

  玉在古时代表了一种精英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名士们特别喜欢用玉来形容人的风貌。比如嵇康就被称作玉山。那么为什么魏晋名士那么看重玉,换句话说,玉的品质是什么?

  纯洁和高贵。

  实际上这就是魏晋名士们所追求的。士族要实现彼此之间身份的认同,以及与其他阶层和族群的区别,除了靠族谱,还得靠外在风度和内在精神。那么什么样的精神和风度能够代表士族呢?高贵和清纯。高贵是为了和卑贱者相区别,清纯是为了与混浊划清界限。两者缺一不可。

  易中天说,士族的优越感极强,这种优越感是血缘的,更是文化的,他们更看重的不是贵贱,而是清浊。正直为清,邪恶为浊,高雅为清,鄙俗为浊。所以,魏晋名士酷爱的对象,就或者是清纯的,明亮的,晶莹剔透的。

  魏晋名士们看重玉,这是当时的社会精英阶层的选择。而我们这个时代,新的社会精英阶层也会选择清纯与高贵,以区别卑贱与混浊。代表清纯与高贵的玉,将被中国精英阶层重新选择。这是玉雕这个行业所面临的趋势性机会。当然,玉雕还面临另一个更大的趋势性机会,那就是中国在世界的崛起。相信大家对这方面都有感受。

  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历史的延续性。相信很多人都会背诵刘禹锡的《陋室铭》。在一个房子里,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今天很多人都在学,相信绝大多数人对刘禹锡这样的生活也是向往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已经过去1000多年了,人们仍然很向往。而中国的崛起,就是中国文化的崛起。只要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又有谁会拒绝玉呢?

  至于玉雕可能遇到的挑战,笔者认为最大的挑战就是从业者的文化素质,因为对什么是玉认识不够,在做东西的时候就会缺乏足够的敬畏,不清楚自身发展的目标,更不会有长远的打算。提高文化素质,也是应对当前形式的最根本方法。还有就是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够,其实在传统文化中也可以找到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普世价值、消费理念、发展方向、发展动力。此外,科技的发展也会对传统玉雕构成挑战,比如机器雕刻、计算机辅助设计,其他门类对玉雕的竞争等。

(责编:鲁婧、潘佳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