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藏隋唐极品瓷器欣赏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三彩釉陶方柜
唐
明器
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唐墓出土
高13.5厘米、长16厘米、宽12.1厘米
该器仿照日常生活中的方柜,用于随葬,是三彩制品中少见的器物。唐三彩是一种铅釉陶器,以瓷土为胎,分二次烧成。先将陶坯入窑素烧至1100℃左右,然后在陶坯上施彩进行釉烧至900℃即成。复色铅釉陶虽然在汉代已经出现,但这种工艺至唐代才出现了一个飞跃。所谓唐三彩,实际不止三彩,而为多彩。当时工匠应用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原理,在釉料中掺进适量的氧化铜便烧成绿色,掺入氧化铁则成黄褐色,掺入氧化钴可呈蓝色等等,在同一器物上交错使用,即产生多种色彩。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白瓷砚
唐
文具
1957年河南省陕县唐墓出土
高7.2厘米、径14.8厘米
此砚圆形,砚面突出、无釉,以利研磨,周围是一圈存储墨汁的凹槽。砚底部由21个兽蹄形组成镂空圈足,因这种形制好似古代四面环水的辟雍,故名“辟雍砚”。
砚是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刘熙《释名·释书契》说:“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许慎《说文解字》:“砚,石滑也。”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一件双格石研磨盘,同时还出土有红、紫两种颜色的颜料,并做成了彩锭。甘肃兰州出土有马家窑文化的双格陶调色盒,应该是砚的祖型。根据战国墓出土的毛笔、墨以及墨书帛画和竹简来看,当时应已有砚。迄今所知最早的砚应该是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一方石砚。汉代的砚发现很多,有石砚、陶砚,还有漆砚。魏晋南北朝除继承石、陶砚外,由于瓷业的渐兴,故多瓷砚,大都以青瓷制成,同时出现铜砚。隋唐砚材的种类及形制较前代更为多样,石砚、陶砚尤流行后部二足、砚面作箕形的所谓风字形砚。瓷砚除圆形三足砚外,多足辟雍砚很多,同时,唐代开始烧制三彩砚、澄泥砚。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青釉龙柄鸡首盉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白釉执壶
唐
茶具
1956年河南省陕县刘家渠出土
高16.7厘米、口径9.6厘米
茶瓶亦称“汤瓶”。这件茶瓶的造型与陕西省西安市唐太和三年(公元829年)王明哲墓所出的“茶社瓶”相同,是沏茶时盛沸水之器。唐中期以后,饮茶方法日益讲究,出现系列专用茶具。茶瓶出现略晚,它说明了“点茶法”的兴起。“点茶法”到唐代晚期十分盛行,已有取代“煎茶法”之势。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青釉褐彩诗句瓷壶
唐
盛器
1983年湖南长沙望城出土
高19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9.5厘米
敞口平展,颈较长,短流,腹作瓜棱形,弓形鋬,平底。青釉,流下腹部有褐彩题诗:“去去关山远,行行湖地深。早知今日苦,多与画师金。”
1983年湖南省博物馆和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对长沙窑窑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发掘面积达760平方米。其中,出土形制可辨的长沙窑陶瓷器7211件,器形70种。壶的数量最多,达1980件。课题组根据壶的器形和流、鋬等的不同,将其又细分成8型21式。本壶属于B型Ⅲ式。这种型式的壶计有972件,装饰最为丰富,有绘画、题字、贴花等。题字的字体多为行书,也有少量草书。书写工具是毛笔,字是黑褐色,应为三氧化二铁呈色。书后外罩青黄色釉。题字多为五言绝句的通俗诗,间或有七言,也有不少谚语警句和题记、款识。在193件题诗壶中,有8首在《全唐诗》中能找到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其余均系民间创作。多数诗仅见于一件器物,但也有同一首诗在10余件器物上出现的。有上述诗句的壶共发现8件,均在蓝岸嘴出土。这8件壶除器形有所差别外,“行行湖地深”中的“湖”也有写作“胡”的,因诗的内容是写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与匈奴单于和亲,故“胡地”更贴切,“湖”应是“胡”的借字。
釉下彩绘是中国瓷器装饰技术的重大进步。长沙窑的彩绘,从单一的褐彩逐渐发展到褐绿两彩,纹饰内容有人物、花鸟、灵异、瑞兽,其中的题诗、题字和款识独具风格,提高了瓷器的欣赏价值。长沙窑瓷器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在中国沿海港口何出海到上时有发现,朝鲜、日本、东南亚、西亚等地均有出土。一些瓷器上绘有椰林、葡萄、胡人舞乐、狮子等图像,具有西亚、波斯的风格,显然是为了满足输入国的审美要求而设计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鸟纹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青瓷凤首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青瓷葫芦尊
唐
盛器
1956年河南省陕县唐墓出土
高17.6厘米、口径2厘米、底径7.4厘米
该器呈葫芦形,造型别致,釉色晶莹。唐代青瓷生产主要在南方,如越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和洪州窑。这些名窑,除鼎州窑外,其他窑址均已发现,还发现了文献中未曾提到的铜川窑。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唐时属婺州,多生产民间日用主瓷,质地较粗糙。岳州窑在今湖南省湘阴县,釉色以青绿为主。洪州窑在今江西省丰城县,釉呈黄褐色或酱色,以烧制碗、杯为主,瓷质较粗糙。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白釉唾壶
唐
卫生用具
河南省陕县唐墓出土
高16.5厘米
在唐代,唾壶的使用比较普遍。官僚贵族所用唾壶则十分讲究,有的甚至用黄金制作。这件白瓷唾壶,胎质细密,釉色雪白莹润,作工精巧,是捧在手上使用的上品之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白瓷莲瓣座灯
唐
照明用具
1956年河南省陕县唐墓出土
高30.5厘米
战国秦汉时期多用铜灯和陶灯,魏晋以后,瓷灯开始流行。北朝时期(公元42O~581年)的白瓷,白中泛青,尚处于初级阶段。唐代的白瓷生产技术明显提高,这件白瓷灯台原料优良,工艺讲究,釉色莹润光洁,通体白玉般的色泽使造型更显稳重。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花釉浇壶
唐 (618-907年)
1956年河南省陕县刘家渠唐墓出土
高30.9厘米、口径6~10.6厘米、底径9.1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花釉浇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蓝釉陶驴
唐
明器
1956年陕西省西安市小土门出土
高23.5厘米、长26.5厘米
陶驴全身施蓝釉,鞍鞯勒饰俱全。形态生动,虽未提腿扬蹄,但它那昂首的姿态及抖擞的精神,似乎正引颈长嘶,备鞍待发。 最为珍贵的是它全身施蓝釉。在唐代三彩陶器中,黄、绿、白三种釉色最为常见,蓝釉器则少见,蓝釉俑就更少。蓝釉出现于盛唐时期,其氧化呈色金属主要是钴。唐三彩中蓝釉的出现,是此后中国瓷器使用青花釉料的先导。
最为珍贵的是它全身施蓝釉。在唐代三彩陶器中,黄、绿、白三种釉色最为常见,蓝釉器则少见,蓝釉俑就更少。蓝釉出现于盛唐时期,其氧化呈色金属主要是钴。唐三彩中蓝釉的出现,是此后中国瓷器使用青花釉料的先导。
司马迁写《史记·匈奴列传》时,驴还被认为是匈奴之“奇畜”,到东汉时已成了普通家畜。驴是比马低一等的出行工具,当时被称为“劣乘”。百官一般骑马不骑驴,但由于驴比较便宜,为民众所普遍使用。不过后来由于进士们追求车服的华奢,唐懿宗咸通年间特意规定进士不许乘马,只许骑驴。时有诗曰:“今年诏下尽骑驴,紫轴绯毡满九衢。清瘦儿郎犹自可,就中愁杀郑昌图。”但这一规定似乎没有贯彻下去。
与马一样,驴也有官驴。百官赴任,只要符合条件,官方要给马车,也要给驴,大致是一品十五头,二品十头,直至九品给二头。唐代驿中也有驴。另外官方要用驴时还可以派差,也可以借驴。《唐律》规定借驴的价钱是一日绢三尺,与庸一样。民间也有借驴或赁驴、雇驴的。据日本和尚圆仁的经历,唐文宗时在海州,若雇驴的话,“驴一头行廿里,功钱五十文”。雇驴的人多了,就有客店养了许多驴供客人用。也有专门的租驴业,经营这一行业的多称“赁驴小儿”。《读玄怪录》说马震住在长安平康坊,一日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见一赁驴小儿云:适有一夫人,自东市赁某驴,至此入宅,未还赁价”。从这一记载还可知那出租驴的地方在长安商业区,即东市。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蓝釉陶驴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绞胎瓷枕
唐
生活用具
1956年河南省陕县刘家渠唐墓出土
高7.7厘米、长14.7厘米、宽10厘米
此枕为长方形,装饰作盘旋扭曲的木纹状,是唐代出现的新颖别致的绞胎瓷器。这种瓷器是用两种不同的泥料做坯(一种色深,一种色浅),两者交叠拧绞再施釉烧成。在唐代的巩县窑、耀州窑、寿州窑等窑址中均发现过绞胎瓷片。唐墓中出土的绞胎器物种类有杯、碗、盘、罐、枕等,以长方形枕最为常见,文献记载瘿木之枕纹理奇特华美,把瓷枕做成木理纹就是为了达到瘿木之枕的效果。这种枕头也被称为“花枕”。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花釉四耳瓷罐
唐
盛器
高38.3厘米、口径16.1厘米
此罐器浑厚丰满,施黑釉,黑釉上的几块蓝斑纹,蓝中闪白,飘忽不定,自然流淌,这种花釉瓷有“唐钧”之称。唐代花瓷的成功烧制,为宋代钧窑的出现及花釉制品的成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国家博物馆 隋 青釉贴花四系罐
中国国家博物馆 隋 白瓷鸡首壶
隋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
盛水器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
高27.4厘米、口径7.1厘米、底径7厘米
盘口外侈,圆唇,束腰式细长颈,丰肩,鼓腹下渐收,平底。肩部一侧塑一鸡首,高冠圆目,昂首张口作啼鸣状,与之相对的一侧为直体曲颈形龙柄,龙口衔接壶口沿。肩部置对称环式耳,均作双瓣重合状。瓷胎呈白色,通体施白釉,近底部无釉,表面有细冰裂纹。整体造型挺拔秀丽,线条优美。
鸡首壶是指带有鸡首状流的盘口壶,始烧于三国末年,由两晋一直沿用到唐初,流传范围很广。早期鸡首壶,以小件为主,肩部贴塑鸡首,鸡首无颈,与之相对的一面贴鸡尾,壶流有的可通,有的是实心。东晋时壶身变大,鸡头引颈高冠,鸡尾演变成弧形柄,上端与盘口粘接,下端装在肩部。南朝至隋鸡首由小到大,壶身由矮小到瘦长,壶口更高,颈变细,肩部贴附的系由条状到桥形。此鸡首趋向写实,柄仍保留着南朝时期的双龙形柄,足部微向外撇。
鸡首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器的一个重要类别,鸡首壶在当时非常流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审美观的变化,鸡首壶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中国国家博物馆 隋 白瓷龙柄传瓶
隋
盛水器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
高18.6厘米、口径4.5厘米、腹径6.3厘米
此器两瓶身相联,联接处上伸一杯式口,颈部有凹弦纹三周。盘口,单颈,双腹相联,肩部左右两侧各塑一修长的龙形柄,龙首探入瓶口内,似在贪婪地吸吮瓶中的玉液琼浆。白胎白釉,胎质纯净细腻,釉色光亮温润,上有细小裂纹。
高岭土(瓷土)含铁量较高,经过1300℃高温只能烧成青瓷器,经过控制而降低瓷土中的含铁量,克服铁的呈色干扰,即能烧制成白瓷。中国在北齐时已开始烧制白瓷,但当时烧成的白瓷普遍泛青,说明含铁量偏高,烧制温度偏低,烧制工艺还不够成熟。这件隋代白瓷器,胎、釉已完全不见白中泛青现象。
天津艺术博物馆珍藏有一件白釉龙柄联腹壶,形制与这件双龙柄联腹瓶几无二致,底刻有铭文“此传瓶有并”,所以人们以“传瓶”称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制瓷业的巨大发展,制瓷工艺技术大大进步,具体表现在对胎、釉的选择与配方的提高上,这促使了白釉瓷器在北朝晚期的产生。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凉州刺史范粹墓出土的一批白瓷碗、杯和长颈瓶可作为代表。这些瓷器胎质和釉色均呈乳白色,但在某些釉层中略见泛青,仍保留着青瓷的痕迹,这是早期白釉瓷的特征。隋唐以后,白瓷的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色调日趋稳定,器形更加精巧秀丽,成为深受上层社会喜爱的日用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