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钱币50年 被誉为西南钱王

谭立鹏

2016年10月25日15:2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原标题:收藏钱币50年 被誉为西南钱王

熊建秋正在校阅他的新书

  熊建秋正在校阅他的新书

熊老收藏的第一套人民币

  熊老收藏的第一套人民币

  条格衬衣,浅白色马甲,拿着一只铅笔,认真地校阅自己的新书。在见到他之前,记者要穿过他的“金库”,从元代的纸币、张献忠的西王赏功,到民国时期的股 票,可谓件件都是顶级金融藏品。“你好,请坐,上茶!”精神矍铄、掷地有声,是熊建秋给人的第一印象。在钱币收藏界,他是屈指可数的领军人物,业界有“西南钱王”、“四川钱王”之称,如今他是四川省古今钱币文化研究会会长。

  熊建秋与钱币收藏的故事,就像一场浪漫的恋爱,将近50年,他痴心不改,热爱收藏钱币,传播金融文化,在他看来,这是他永久的使命。

  出于好奇与兴趣 步入收藏行列

  1968年底,当时13岁的熊建秋出于年轻人的好奇,开始收集钱币。他说:“那时,古钱、铜元、民国纸币四处可捡,就连大人们的烟盒,也在我捡物之列,当 时的确捡了不少。后来渐渐长大,有了零花钱,除在施工工地捡一些古币、铜币、杂品外,也开始在废品收购点买一些,到邮局购一些好看的邮票。除了收集、购 买,也和别人交换。天长日久,集少成多,他渐渐沉迷于收藏之中。”

  他只要喜欢的就收、就购。到1980年,他已经收集到纸币、古币、银币、铜币、瓷器、邮票、徽章、火花、粮票、烟标及各类生活票证达10多个系列,藏品近 百万枚(张)。但随着收藏知识的增加,他感到时间、精力、经济毕竟有限,要作出成绩,像当初那种“广种薄收”是不可取的。于是,经过多次的比较思索、精心 筛选,他选准了一个收藏目标——“中国纸币”。在他看来,中国纸币经过各时期的收、毁,资源又不能再生,十分稀缺。

  “钱王”不愧为“钱王”,办公室四处可见的就是钱。中国的各类钞币、各时期的股票、公债、彩票、储蓄券,真可谓是琳琅满目,俨然就是一个“金库”。“这只 是我藏品中的冰山一角。”一说到钱币,熊建秋兴趣盎然。据他介绍,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收藏了中国各时期各类钞币18000多种;中国历代古钱13000多 种;四川地方各种钱币、银锭、股票、公债、彩票等7000多种;四川地方各时期史料20多万件。

  收藏风雨路 谈一场难忘的“恋爱”

  虽然生活在成都,但收藏眼光却放眼九州。往往为了一枚 (个)藏品,熊建秋走南闯北,历尽千辛万苦在所不惜。聊起这些故事,他的思绪飘向了1978年5月。有一次,熊建秋到陕西子长县购一批纸币,除车旅费后仅 余85块钱。但是卖家要价最低也要150元。万般无奈,熊建秋把一件新的确良衬衣和一双半新皮鞋作价。在回成都的火车上,熊建秋就靠着卖家给的一块钱买的 一个馍撑了20多个小时。虽然又疲又累,但看着找到的“宝贝”,他乐此不疲。

  但收藏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用痴迷来形容我对于钱币收藏的感情,比较恰当!”聊到对于钱币收藏的感情,又揭开了他的一道“伤疤”。

  “2002年7月23日,这个日子我一直都记得。”熊建秋说,当时由于自己要出版一本关于钱币收藏的书,他匆匆地从银行保险柜里取出了钱币,前往出版社。 然而,下车匆忙之间,竟然将180多张珍品纸币藏品遗失在了车上,后多方寻找,仍然是石沉大海。“这一批纸币藏品中,其中有50多张都是孤品啊!”说到这 里,熊建秋的悔恨之意,溢于言表。

  熊建秋收藏了大量价值极高的钱币,人称“钱王”,除了以量取胜外,当然少不了精品,比如钱王的“镇店之宝”,业界号称钞王的——第一套人民币的牧马钞。据 熊老师介绍,由于当时人们的收藏意识不够,再加上第一套人民币流通时间很短,大概就3年多时间,而当时保存条件也有限,因此第一套人民币现在已经是珍品中 的珍品。熊老师表示,如果非要说价值,也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因为现在市面上给再高的价格,他也不会轻易转让这枚“钞王”。

  著书立说 传承优秀的金融文化

  已过花甲之年,回顾他的收藏历程,熊建秋认为,一个好的收藏家,不只是要把东西收藏好,也要品行好,收藏不只是赚钱。熊建秋已经沉下心来,潜心研究,他说,“我晚年有一个心愿,就是静下心来,著书立说,传承金融文化。”

  目前,熊老是国内省、市、大学多家博物馆的顾问。他现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中国金融、货币丛书的研究和编写上。总共要出30本书,现在已经出了9本。熊建 秋说,这些书的编写工作全部都建立在实物基础上的研究,如今四川古今钱币文化研究会已经成立了多个钱币金融研究课题组,都是一群热爱钱币收藏的藏家和学者 组成,分门别类的研究钱币,把研究成果编辑成书,使这些书成为中国金融、货币方面的工具书、教科书。这也是对于我国钱币文化的一种传承。

  他说,“我要做的,就是一种引领,让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懂得金融知识,懂得货币的文化含金量,从而懂得货币的真正价值,更好地为国家创作财富。”本报记者 谭立鹏 文/图

  

(责编:董子龙、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