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展”的价值在哪里

马琳(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策展人)

2016年09月26日09:39  来源:美术报
 
原标题:“超级大展”的价值在哪里

今年以来,“超级大展”在全国有蔓延之势,比如北京今年6月已经举办了“毕加索大展”,近期在深圳举办的“遇见橄榄树下的雷诺阿”展。还有一些艺术机构或文化公司正在打算或欲举办不同种类的“超级大展”。观众在一窝蜂地涌进展厅的同时,有些“超级大展”由于质量问题或是过度夸大作品的保额而引起媒体和评论界的吐槽,观众也有大呼上当之感。那么,什么是“超级大展”?在西方,“超级大展”的运作模式是什么?“超级大展”与博物馆、美术馆的关联性又在哪里?

关于“超级大展”,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从字面意思来讲,“超级大展”的英文“Blockbuster”,原意指一种破坏性超强的爆炸物,简称“超级炸弹”,后来引申为引起轰动效果的人或事物。这一概念被引入博物馆语汇与博物馆、美术馆发展的全球化有着特定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物馆、美术馆变得越来越以观众为导向,常设展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其相对固定的展示方式也容易让观众感到厌倦。“超级大展”可以弥补常设展的不足,并且可以增加参观人数,带来新观众,同时对博物馆、美术馆的品牌塑造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此,常设展与“超级大展”的配合已经成为西方博物馆、美术馆普遍采用的展示策略。

尽管对于“超级大展”的定义至今未有定论,但是“超级大展”还是有一些显著的特征,从运作方式上讲,“超级大展”与一般展览也有很大的区别。西方博物馆举办的“超级大展”,其运作模式通常是“博物馆—基金会—企业赞助—媒体”。具体来说,在展览组织形式上,通常是馆方自主策划举办,也有馆际合办、馆方与其他组织机构合办。展期通常为3至6个月,若是巡回展时间会更长。展览是在中心城市的各大博物馆举办,展品除了馆方藏品外,多为借展。这类展览会在展览前期就跟相关媒体合作进行大规模宣传,从而制造轰动效应,吸引大量观众到场参观,人数一般在几十万左右。如大都会博物馆2015年5月举办的“中国:镜花水月”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15年9月举办的“毕加索雕塑大展”都吸引了大量的观众群。

从展览制度上,“超级大展”通常是由策展人策划的主题展。由于“超级大展”面对的是大量的公众群,所以在考虑专业和学术性的同时,也要考虑观众的接受度和趣味,尤其是票房成为衡量一个展览是否“成功”的要素后,这对策展人也提出了挑战。从投入的资源看,举办一个“超级大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空间,还有巨额经费,且在法律、维护和作品安全上都存在着特殊考量,这些资源都远超常设展。由于“超级大展”制作昂贵,展品通常需要外借,对于主办方来说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因此也有专家认为,博物馆、美术馆过于重视或者把资源花在“超级大展”上,会造成忽略常设展和其他的项目。

博物馆、美术馆的超级大展,从决策、规划、设计、制作到开展,每一个阶段各有其特殊的问题与思考的重点。而“为什么要办这个展览”是“超级大展”的根本问题。有效的特展决策,能掌握问题的核心,从机会与优势着手思考。如果决策明确、洞察机先,“超级大展”等于成功了一半,可为博物馆、美术馆带来价值与成长。反之,则事倍功半,效益不彰,无助于博物馆、美术馆的发展。可惜,目前国内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对这个“超级大展”的根本问题并没有深入思考,以至于产生没有目标的“超级大展”及枯燥无味的“超级大展”,也造成经费资源无端的浪费。

国内有的博物馆、美术馆什么都不做,只是从其他地方购买现成的“超级大展”。而有些博物馆、美术馆,其“超级大展”与常设展之间的关联性相当的薄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博物馆、美术馆在策划阶段就要考虑的。比如,这个“超级大展”是否与博物馆、美术馆的目标相一致?能否反映博物馆、美术馆的使命?能否对馆内的策展机制和策展人起到推动作用?能否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能否传达新观念并与常设展的目标相辅相成?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超级大展”可以说与博物馆、美术馆内在没有太大的关系。从博物馆、美术馆的角度来说,在不断地向国外借展的“超级大展”之中,如果没有向下扎根的“超级大展”,它们最后不会留下什么价值意义。而国内一些艺术机构盲目举办没有品质的“超级大展”,这在将来无论对于主办方还是观众都会是一种伤害。

(责编:鲁婧、董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