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独占其三 敦煌不只有莫高窟

姜德治

2016年09月08日14:06  来源:中国网
 
原标题: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独占其三 敦煌不只有莫高窟

  原标题: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独占其三 敦煌不仅只有莫高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的,保护全人类具有杰出普遍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即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有50处,而地处西北的县级市敦煌,占有3处,这是少有的。姜亮夫先生曾说:“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在敦煌,它为什么不至贵?”(姜亮夫:《敦煌学概论》,北京出版社,2011年)敦煌的3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众人皆知的莫高窟,还有玉门关和悬泉置。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坐西朝东,前临宕泉河,面对三危山。这里泉水淙淙、绿树葱茏。三四层洞窟排列有致,断崖和周边荒远自然,犹如世外仙境。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后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11个朝代,至今已有1600多年,现有洞窟492个,若加上北区,共有735个。莫高窟石窟群还包括:西千佛洞(敦煌城西南35公里处),现有洞窟19个;榆林窟(位于瓜州县西南70公里处),共有洞窟41个;东千佛洞(位于瓜州县桥子乡南30公里处),现有洞窟23个;五个庙石窟(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之城北20公里处),现存洞窟22个(残窟12个)等。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宝库,它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反映了中古时期的宗教和社会情况,是建筑、雕塑、壁画三结合的立体艺术。其中有彩塑2400余身,最大的高达33米,最小的仅有鸡蛋大小。人体形象有佛、菩萨力士、俗人等,立、跪、卧各种形象都有,善、怒、刚、威、悲、憨各种神态齐备。物体形象有龙、蛇、狮、象、禽鸟等。特别是唐代彩塑,已达到“人物丰浓,肌胜于骨”的艺术高度。壁画是在窟顶、四壁、四坡及佛座的彩色画面,它对塑像起补充和烘托作用,对佛窟有装饰美化作用。壁画内就有以宣传佛教教义为宗旨的佛教本生故事、经变图、神话等,还有耕牧图、逐猎图、商旅图、游乐图、战争图等世俗画。古代各族习俗、服饰也在壁画中有丰富图像。洞窟中丰富多彩的图案纹样,是工艺美术的宝贵资料。石窟建筑、建筑实物、壁画中的古代建筑是莫高窟建筑艺术的三个内容。石窟建筑有中心塔式、覆斗顶窟、殿堂式三种形式。建筑实物遗存有:196窟晚唐残窟檐一座、宋初窟檐4座、宋初慈氏木塔一座。还有敦煌民众在清末民初集资修建的96窟外九层楼,形态特殊,已成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这些都十分珍贵。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发现了大宗古代写本及少量印本文书,被称为敦煌遗书。这批文书约5万件。有题款年代的近千件,最早的题年为前秦甘露元年(359年),最晚的为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敦煌遗书的内容有三部分:1。宗教典籍。90%是佛教典籍,有经、律、疏释、赞文等。道教内容有500件左右,还有一些摩石教、景教等文书。2。官私文书。有官牒、籍册、账册、寺院文书等。3。中国四部书。经、史、子、集都有。遗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历史、宗教、民族、民俗、书法、乐舞等诸多方面。莫高窟让我们增加了民族自豪感。

  这是人类近代文化史上一次重大发现。藏经洞文物发现后,英、法、俄、日、美盗宝者们先后到敦煌,盗走了大批遗书。现在,世界上有13个国家的30多个机构和不少私人手中,都藏有敦煌遗书,这是十分令人痛惜和愤慨的事。百年来,中、日、欧美许多学者争相研究敦煌遗书,形成了新兴的学科敦煌学。敦煌学主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中国文学、考古和艺术史、语言学、宗教、古代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丰富而庞杂。

  莫高窟影响和成就了大批艺术家和学者,这是无法量化和数说的。

玉门关

  玉门关

  2014年6月22日,敦煌玉门关(图2)和悬泉置遗址被列入丝绸之路跨国文化遗产名录。

  汉代玉门关在今敦煌市西北180公里处,唐五代敦煌地志《沙洲图经》载:“玉门关,周四一百卅步,高三丈。”相传于阗美玉经此转入中原,故名。玉门关是汉朝通往西域的门户,西出可去车师、楼兰、疏勒等地。隋唐时,玉门关东徙至瓜州县东北80余里,今双塔堡一带。以前人们多认为今小方盘城即古玉门关,近年来专家们认为,玉门关在小方盘城西150米处的长城线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玉门关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是因为有关城遗址,而是距今2000多年的玉门关长城沿线,有两座城址、十几处长城、 20多座烽燧,保存了见证汉代交通和防御的格局、方位、规模、整体网络、地貌特征和材料体系。如今的玉门关长城线一带,荒野茫茫、人迹寥寥,“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境、古代边防的遗存,会让人感到个体的渺小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进而敬畏历史。

  敦煌境内的边塞长城,是从酒泉郡延伸而来的,从古冥泽西南岸起,向西延伸至小方盘城以西吐火罗泉烽燧,东西长约300公里。现在,玉门关以西5公里处当谷燧附近的一处汉长城保存还比较完整,墙残高2.6米,经过2000年风雨剥蚀,还坚固不倒。这一带还有各朝代的烽燧及遗址140余处,其中汉唐时期的70多座。专家考证出处所和名称的有广昌、厌胡、广武、青堆、河仑等30余个。长城和烽燧都是就地取材,用柴草层和沙砾黄土筑成。

  汉长城由都尉负责防守,都尉是辅佐郡太守的武官,各郡设2至4个都尉。敦煌境内北线的长城为宜禾、中部和玉门三都尉管辖。玉门都尉的府治设在玉门关,所辖烽燧22座。南境还有阳关都尉。各都尉下设2至4个侯官,侯官下分若干部,各个部分管5至8座烽燧。各座烽燧设燧长1人、戍率2至3人。戍守部队的任务,除了警戒、防守、抵御外,还有修缮塞障和屯田,一般没有野战任务。烽火的使用,随时间、地点、用途不同而异。报警传递的形式有:升黑、白旗、升“T”形红布、升灯、放烟等。专家考证出,汉代烽燧传警速度一昼夜约1800里(折今1300余里),唐代2000里(折今2239里)。这是古代的无线电系统,古人的智慧由此而知。

悬泉置

  悬泉置

  悬泉遗址位于今敦煌市东61公里瓜敦公路南侧,总面积约22500平方米,因其东南谷内2公里有汉唐名为“悬泉”的水泉而得名。这里是两汉以来中西交通必经之处。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于1990年至1992年在此进行考古发掘,出土简牍2.3万余枚,另有墙壁墨书西汉诏令101行,汉代麻纸文书9件,其他遗物7万余件。遗址由坞、传舍、厩、仓等组成。西汉称“置”,东汉称“驿”,东晋末废弃。

  这批简牍数量大、内容丰富,被称为“悬泉汉简”,和敦煌汉简并称。悬泉汉简的纪年,最早为西汉武帝太始三年(前94年),最晚为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悬泉置隶属敦煌郡效谷县,设置丞、厩、厨等啬夫,还有置佐、厩佐、厨佐小吏等,担负传递官府文书、接待过往官员,提供食宿、车马、草料、负责地方治安及垦种等任务。悬泉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汉代邮驿、屯田、边防、中西交通、民族关系及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法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其实早在唐代,因为悬泉遗址东南2公里山谷中的悬泉(俗称吊吊水),此处就很有名。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数万大军伐大宛,李兵败退回敦煌,想回京城,但武帝下令“军有敢入,斩之”。李广利只得留驻敦煌。一年多后,朝廷再在敦煌集结6万大军,牛10万头,马10万匹,驴、驼万余,再次出征,获胜而归。《西凉异物志》载:“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宛,迴(回)至此山,兵士众渴之(乏),广(利)乃以掌拓山,仰天悲誓,以佩剑刺山,飞泉涌出,以济三军。人多皆足,人少不盈,侧出悬崖,故曰悬泉。”对此事,描写敦煌名胜古迹的晚唐诗作《敦煌廿咏》中有首《贰师泉咏》:

  贤哉李广利,为将讨匈奴。

  路指三危迥,山连万里枯。

  抽刀刺石壁,发矢落金乌。

  志感飞泉涌,能令士马苏。

  现在,悬泉水仍自丈余高处溢泻而下,历史记载传说和悬泉置遗址相得益彰,增加了悬泉遗址的文化内涵。

  作者:姜德治,男,甘肃敦煌人,生于1947年。曾当过中学教师,后在敦煌市委宣传部、办公室及市政协任职,曾任敦煌市政协副主席。

(责编:董子龙、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