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子女走进中国美术馆

2016年7月15日下午,由中国美术馆与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华夏银行、故宫博物院和南方周末共同主办的“看我的——2016环卫子女成长计划·暑期艺术创作营”公益活动在中国美术馆隆重推出,为环卫子女打开一道通往“美的殿堂”的大门,给孩子们创造更多融入艺术和社会的机会。本次活动作为“在中国美术馆上课”系列公共教育活动之一,充分彰显了主办各方对于少年儿童,尤其是对特殊儿童群体的关爱,也希望借此唤起更多社会人士对于环卫工人群体的尊重和对他们的孩子教育和成长的关注。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副馆长胡伟与全体人员在中国美术馆前合影
当天下午,从256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20名环卫子女和他们的家长首先在中国美术馆志愿者引导下一起参观了五层展厅的“故事绘——中国美术馆藏连环画原作精品展”。参观结束后,在中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空间,孩子和家长们共同见证了暑期艺术创作营启动仪式。来自中国美术馆、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华夏银行、南方周末的有关领导嘉宾以及艺术家、学生代表先后讲话发言,共同预祝本次活动顺利成功。之后,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胡伟与出席启动仪式的领导嘉宾、老师们和孩子们、家长们一起在中国美术馆主楼前合影,留住这难忘的瞬间。
孩子们排队签到
随后的现场上课环节中,20名孩子参与了中国美术馆志愿者教员精心准备的美术馆礼仪课程,并深入了解中国美术馆这所国家级艺术殿堂。志愿者教员王梦瑢老师结合视频等多媒体方法,向同学们讲解了美术馆作为一个历史展示和公共教育空间的由来,简要介绍了中国美术馆的收藏、展览。在对美术馆有了初步的认识后,王老师继而引导同学们认识参观美术馆需要遵守的文明礼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畅言自己认为的不文明的行为和文明的礼仪。
曹红玉老师带孩子们欣赏连环画
在接下来的六天时间里,孩子们将在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的专业老师们带领下进行绘画培训,并进行适合于“垃圾桶改造设计”主题的艺术创作。五个最适合演变为垃圾桶设计的儿童作品将最终转变成“艺术垃圾桶”在故宫博物院展出。主办方表示,此次活动旨在以“环卫子女”特殊身份,以“垃圾桶改造”这一特殊形式,呼吁大众关注城市卫生,减轻环卫工人负担,也让环卫子女借助这一平台,实现社会自信、人文素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快乐健康成长。活动给予孩子们更多融入艺术的机会,并鼓励孩子们用自由的心、浪漫的想象无拘无束的去表达爱与美,并用艺术干点“大事”,让环卫工子女成为改变城市的小英雄。
孩子们在欣赏连环画
关注儿童艺术教育,尤其是关注特殊儿童群体的艺术教育,为缺乏机会的少年儿童提供平等和充分的艺术教育机会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艺术教育如同是为孩子们展望美好未来打开的一扇窗户,帮助他们用更丰富的视角去感受这五彩斑斓的世界;艺术教育更是一条帮助儿童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引导他们建设美丽家园,追求美好梦想。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美术最高殿堂,携手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华夏银行、故宫博物院和南方周末,共同搭建艺术教育资源互动交流的公益平台,将为更多的孩子提供走进艺术殿堂,向艺术家和艺术经典学习,增进交流,共同创想的机会。
林伟虹老师带孩子们欣赏连环画
项目受益学生代表肖童小朋友发言
王梦瑢和曹红玉老师为孩子们示范美术馆规范
王梦瑢老师在讲课
小朋友积极发言
何晓燕老师带领小朋友讲述自己的故事
孩子们在创作
孩子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