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滋龄:一个好题材可以画几十年

2016年07月04日09:17  来源:美术报
 
杜滋龄《张思德同志》 180×144cm 中国画 2011年
杜滋龄《张思德同志》 180×144cm 中国画 2011年

张思德是毛主席当年树立的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这个题材我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画,一直到现在。为了创作好这个题材,我数次到过陕北,在张思德当年工作过的地方体验生活,访问过张思德的战友,搜集素材。1976年,我创作的一张以张思德为题材的国画作品还被选入了小学课本,作为配图。这次参加建党95周年展览的《张思德同志》,是我当时了为了纪念建党90周年而创作的,今年又被作为特邀作品参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张思德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典型代表,所以我一直在坚持创作这一题材。接下来,我还想继续再创作一张以张思德为题材的作品,想在画面技法的表现上,再加强一下,让作品再提升一些。

青年艺术家要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首先要对党的历史有所了解,知道老一辈的艰辛。从我党成立以后,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再到当下的美好生活。年轻人要想进行主题性创作,有很多可以选择的素材,但是在创作中一定要投入自己的情感,不断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搜集素材,汲取营养。

不能忘记历史,忘记老一辈革命家的功绩。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拿起自己手中的画笔,用作品去记录历史,缅怀先烈,激励后人,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责任。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应该在中国美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次在国博展厅观展的时候,我看到侯一民先生的《刘少奇和安源矿工》、詹建俊先生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作品,十分感触。虽然这些作品创作至今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现在看来仍然非常好,能打动人。

我们的艺术家们,尤其是年轻人,应该多下基层,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题材,以人民为中心来进行创作,而不是每天就坐在画室里想着要画点什么,生动的作品一定是有作者自己的感悟和情感融入其中的。

(杜滋龄,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夏超/采访整理)

(责编:鲁婧、董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