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Z>>赵友萍

读传统国画上的题诗、题词想到的

2016年01月29日13:58 |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小字号

万物皆有名称,国有国名,人有人名,草木万牲皆有名称。

近来读画,特别是中国画,深感标题的重要性。

事实上绘画作品都是有标题的,即使没有标题甚至不赞成有标题,也常有以“无题”或“作品第xx号”为标题的。

想到了姓名问题,姓有百家而名就有亿万了。而且并不仅为区分你、我、他,其中内涵丰富,比如对国家的责任,对后代的企望……等。所以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郑重,以示堂堂之人的担当精神。父母为儿女命名大多是严肃认真的,大的方面寄望儿女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而以“建国”、“建军”……命名,甚至直接称“国庆”、“国强”等。具体方面,比如寄望儿女能平安幸福一生,便以“锁住”“铁旦”、“小菊”、“冬梅”……命名。有讲求更多文化内涵的名讳如:“九思”、“抱一”、“继贤”、“志高”等,展示出对生命价值的期望和寄托,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再看看我们的中国画,每幅作品不仅有命名,还有题诗、题词(甚至收藏者也把自己的感想题写在画面上)。所以中国画除标题外,作者在画面上题写出彼时彼刻的心情,记叙自己的生活情趣,对生命的感悟或审美理想等等是很常见的。

例如齐白石先生的几幅作品:“十里蛙声出谷”、“他日相呼”、“痴思长绳系日”。有趣的是老先生画的“十里蛙声出谷”本是尚未成蛙的蝌蚪从山谷中快乐地游出,但是在老先生心象中已是成蛙之日的一片欢腾的生命之歌了。“他日相呼”画的是小雏鸡间争夺食物的活泼生动场面,不仅表现小生命的可爱,作者又在心象中看到他们成年之后相呼相伴的情景,老先生自己在作画时是以象外之象的感动表现画面之象,在固定的时空中却使人产生了时空流动的联想。赏读作品不仅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挚爱,对生命的关怀,更能感受到老先生的艺术表现方面的修养和智慧。

老先生惜时如金的勤奋精神是尽人皆知的,在他的一幅作品中题写了一首诗句中的“痴思长绳系日”已表达心声。读罢感动之余更生敬佩。

在王冕的“墨梅图”中作者有两段题词,今举其一曰:“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画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表达出作者的为人从艺的原则,淡泊名利的一片冰心。

吴昌硕的一副表现梅花的作品,是我十分喜爱的作品之一,这幅画的标题是“铁网珊瑚”,仅见标题就以知晓作者的情之所动,意之所在。一颗老梅树,绽放出美丽的红色梅花。在中国传统文人画家的心目中,梅是一种高洁的人格象征,以梅寄寓情怀者甚众,而在作者眼中的老梅老干与绽放的红梅之美非比寻常,老枝老干遒劲有力如铁网般的坚韧,红梅的色泽美如珊瑚,是一种老而弥坚与稳重雅致的力与柔相融的别样之美。在表现手法上恰如其分的传达出作者的艺术感受。生活形象升华为艺术形象,观众感受到作者的感受而进入作者创造的一个全新的审美境界。

优秀的文化传统浩如烟海,所以学习先贤们在天天学习,日日读书力争在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中,食而化之或能有所获。

(责编:赫英海、董子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