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书画>>展览资讯
人民网>>书画>>正文

中国首届崖柏艺术展展的是什么?

刘超 曾嵬

2015年11月19日16:30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手机看新闻

 

 

崖柏的历史

崖柏生长于海拔700~2100米土层浅薄、岩石地带的针阔叶林内,是恐龙时代白垩纪的孑遗植物,是世界上极其罕见的“活化石”物种,被植物学家称为世界上最珍稀的裸子植物。

历史上的崖柏记载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四卷节录》上关于崖柏的记载:

  “大多树是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的形状,很是分明,一目了然。有盗得一株径尺者,值万钱”:“树木坚硬,不畏霜雪,得木得正气 是其他的树木所不及的,受金的正气所制而全部偏向西边。柏性后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乃多寿之木,是以可入服食,道家常以之点汤包饮,元旦以之侵酒辟邪,麝食之而体香,人食之而体轻,长期服用,使人润泽美色,耳聪目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是仙家上乘药物。”

 

  也许在昨天崖柏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许多根艺界人士也知之甚少,但短短十几年,崖柏不仅在植物界,而且在根艺界、木雕界无人不晓,甚至已堂而皇之地已跻身于中国名木之列,更为木艺文化发达的南方粉丝所追逐,它被人们一股脑儿冠以“神木”、“寿木”“中国根雕之王”的各种美誉。

2007年5月17日,崖柏藏品现身与深圳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博览会,引至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大公报、光明日报、东方早报等海内外众多媒体威情报道,专家威评。

2007年10月,在上海、香港等国际艺术及古董展览会上,崖柏藏品的神奇功效引起港台、日本、韩国、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等海内外收藏名家的极大关注。

2007年10月13日,大公报以“崖柏藏品被海内外收藏家目光聚焦”为题,从药理功能中鉴证、完美养生新模式、重拾青春的族程等分项内容对崖柏进行大编幅报道。

2007年11月1日,广州日报以“家有万年柏 身安精神稳”为题,从镇宅之宝的角度对崖柏进行长编报道。

2007年第3期《环球工商》以:崖柏枯根是“根中之宝”从“古,奇,坚,香,美”的五个角度对崖柏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2008年6月2日, 信息时报以“根艺之道在天工” 从形而上的大气势角度对崖柏进行了高度赞扬和追踪报道。

2012年在广东省旅游产业博览会上全国崖柏爱好者第一次聚集一起在省文博院的大力支持下联手策划了第一届崖柏艺术评选

2015年广州日报正版报道了山水缘崖柏馆开发的崖柏养生家具为人民选择崖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崖柏根艺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崭露头角,到越炒越热。今天,凡各地根艺市场、艺术展、拍卖会几乎都有崖柏根艺的身影,其收藏者被业内人士尊称为“崖柏派”,特别北京、河北、甘肃、山东、广东崖柏发展势头特别迅猛。甚至已许多收藏家捷足先登搜集了许多珍贵崖柏作为镇馆之宝建起专题展馆,

  崖柏根艺真正引起业内人士(植物界、根艺界)关注短短十几年,崖柏鹤立于北国悬崖之上,却成名于南方,且名盖南方千年传统名木,“发迹”之快,令人惊叹,更使一向不温不火的根艺界瞠目结舌。

崖柏的鉴赏与收藏

  作为崖柏的爱好者如何去区分崖柏的好坏,以及崖柏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中国首届崖柏艺术展特邀艺术顾问团经过反复研讨后把多年的崖柏鉴定经验分享给大家,以供参考。首先,要看其年轮是否致密,通常来讲越密越好,因为崖柏生长环境恶劣,生长速度缓慢,好崖柏往往年轮细如发丝。其次,还要看它的油分是否充分,是否有浸润感,外观上呈现出色泽明媚的油分为上品,是最好的。最后,要看崖柏的比重和形态,一般说来,越重越好。好的崖柏放入水中会“咚”的一下沉到底,好的崖柏比重之大与花岗岩有得一拼,硬度也相当大。所以后期的加工和陈化也是鉴定崖柏好坏的重要因素。

  极品的崖柏是至少生长了千年以上,这种崖柏常常有着良好的天然形态和艺术雕琢有着潤腻手感和视觉美感。这种崖柏表面会形 成一层厚达一厘米的孢浆层,而新采伐,并且在人工条件下陈化的崖柏,表面的孢浆层就要薄得多。值得一提的是,好的崖柏“白皮”面积不会超过表面积的1/3。且香气清远悠长,韵味十足。这要靠多年经验才能分别。

崖柏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特级崖柏:造型优美,自然大方,石缝里的根和树干一体,枯死百年以上的。

  1级崖柏:一般是树头或根部有形有纹理, 在自然状态下表皮有灰白色的盐酸包浆无光泽度,清洗干净后其木质浅红棕色带油性,用竹丝刷来回擦拭有光泽性包浆,纹理成流水状或树樱团状, 看似柔弱娇嫩欲滴,触感质地沉着坚硬如铁, 远观有菩萨云气之端倪,近察有人物鸟兽之形骸,体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全天然艺术品。

  通常这一类崖柏树枯死的时间在50年以上,或舍利干带少许白皮, 白皮占切面周长的5%以下,纤维好似牛肉丝,显微镜下可见树龄间的浅黄棕色纤维带深红棕色油点。油点截面形状如蚕,树龄间油点为15-25层,油份最好。煲水当茶饮汤色略黄 ,清香怡人、回甘甜美。放在家中身安神稳、造型优美、惟妙惟肖,是收藏家和一些高端人士的至爱,价格不菲。

  2级崖柏:湿油料枯死的时间在50年以内的,通常这一类崖柏挥发性油含量大,闻起来有一股松节油的味道、香味浓烈,常有舍利干带白皮;白皮占切面周长的50%以下,心材黄红色,切面由于氧化作用而由黄转为黄红色带明显油性,显微镜下可见树龄间的乳白色纤维排列细密,截面像竹子纤维带浅黄色油质孔,氧化后变深黄色。

  通常此类崖柏挥发性油量大,闻起来有一股浓烈松节油的味道,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后,香味因氧化变为清香。

  崖柏香气可净化空气,舒缓神经,改善皮肤血液循环,抗肿消炎,延缓衰老。可做熏香、浴足、美容。

  3级崖柏:又叫地柏,生长在土地里的活的崖柏树。白皮完整带少许舍利干,或舍利干占切面周长的10%以下,心边材区别明显但边界不明显;心材红棕色带湿,容易开裂,水分重。显微镜下可见树龄间的乳白色纤维排列明显不够细密,夹有气孔,截面像漂白过的竹子纤维带浅黄色油质孔,油质孔内有少量黄白色油质氧化后变浅黄色。

  4级崖柏:崖柏树枯死的时间在500年以上,而且已经离开崖壁石缝的,风吹日晒油份全无的,或者是其他柏木无油性。显微镜下可见树纤维苍白,纤维孔大而空,比重小浮于水,无香味或有木香味。

  收藏崖柏除了要分清崖柏等级还要懂得崖柏的艺术价值,怎样去欣赏崖柏的艺术价值?了解崖柏有收藏价值呢?相信下文能对大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夹在石缝间的崖柏根以石为母,以露为餐,铁骨铮铮,承受着千百年的风刀霜剑。深蕴着崖柏神韵的崖柏根,“吸翠霞兮,身妖骄, 伴日月兮.神飞扬” ;在岁月寒暑的交替中,它孕育出了丰富的纹理、幽远的清香、厚重的“金石感”。其造型有的似腾云驾雾的飞龙;有的似摇曳多姿的飘带;有的似行云流水舒畅自然。纹理上下旋转,左右顾盼,首尾相连,丝丝相扣,曲折盘绕,跌宕多姿,气韵贯通。神奇的药理功效和独特的艺术内涵自被发现以来倍受追捧。

  崖柏本身生长不易,而且在悬崖峭壁中取材艰难,其加工全靠手工制作,要经过选材、立意、干燥、去皮、裁剪、雕琢、打磨、抛光、上蜡、配座、命名等十几道工序。崖柏制作从创作手法上有大致有仿古自然法和精雕细琢法。

  崖柏根雕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巧借天然、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欣赏根艺作品就是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在人和自然互融中细细咀嚼才能深得其韵。故我们不仅要再其中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更要品味创作者慧眼识金的发现艺术和巧借自然的雕饰技巧,好的作品就是一部妙趣横生、天人合一的杰作。

  崖柏根艺作品以自然天成为最高境界,也就是说,根雕造型尽量不加工、少加工能充分展示自然之美为最佳。但绝大多数根材杂乱无章,这就要求创作者在毫无章法的根材中以表现自然之美为基础,以人的审美要求为标准,发现美、表现美、修饰美、达到以人美化的自然,从人的审美规律和生活阅历中提炼出符合审美主体的优秀作品。

  崖柏根艺作品收藏价值空前爆涨,媒体报道热情不减。崖柏有收藏潜力可挖,与其他收藏品类相比,崖柏是兴起不过数年的“小众”品种,不过它既可观赏又可闻香。在全国来看,玩家也不多。每件精品崖柏都堪称“孤品”,在收藏价值方面都有潜力可挖。在国内收藏市场,最便宜的崖柏艺术品售价也要万元以上,好一点的要上百万,珍贵的要上亿元。由于藏品名贵,加之价格较高,购买收藏崖柏的市民比较少。

  欣赏崖柏就要从“古,奇,坚,香,美”的角度出发,看其形而品其形而上的艺术内涵。

  其 古:历千万年沧桑,汲天地之灵气。

  其 奇;极显菩萨云气,万物之形,无所不具。

  其 坚;刚直不阿,不畏风霜,万年长青。

  其 香;积万年之沉香,飘仙风之神气,芳香四溢;延年益寿。

  其 美;温泽金黄,肌理丰润,姿态万千。

崖柏的精神

  在我国崖柏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姻缘关系,先民们崇柏,敬柏、爱柏、颂柏、赞誉柏的传世佳作比比皆是,五代就有荆浩的《动而不屈、繁而不华、俸节有章、叶如结线、枝似衣麻。》的精辟描写,唐代杜甫《柯若青铜根如石》及《叶香曾经宿鸾凤》等佳句,道出了柏的形象特征及其内在精神,民间视柏为吉祥物,为神圣之木。

  要想欣赏崖柏,首先要读懂崖柏精神,要想领会崖柏精神,必须了解崖柏的生长环境。

  故想倾听一棵崖柏的故事,还得从五千年的人类开天辟地的远古文明开始,想触摸崖柏的灵魂,还得和它一起伫立的万丈悬崖在接受狂风骤雨历练,真正欣赏崖柏根艺,首先要对崖柏精神心领神会,崖柏由于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艰难求生,千百年来,历尽大自然风雨洗礼,汲天地之精气,积万年之香气,取万木之气韵,比荒古之万寿,可谓做人之楷模。

  我们采集的崖柏大部分都枯死多年的,也有十存一二的。所谓十存一二就是一颗树有十个杈,会死掉八九个杈,剩下一二个杈,奇怪!为什么会死掉七八个杈,剩下一二个杈,这一二个杈活下来有什么道理?谁让它活的?谁让它死的?是谁在做这个选择的?这个很关键,在一篇林业学的杂志上偶尔看到植物的根管系统,什么叫植物的根管系统:它有两个作用一是以叶养根,崖柏的枝叶飘在空中,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进行光合作用,再把得到的养分储存在树头或根部。以备不时之需。这也是我们玩家收藏崖柏最好的部位。二是选择性死亡,一个植物如果有了这个根管系统,就意味着对生命的一种选择,对自身前景的一种预测,这就是根管系统,大部分植物都不具备,有根管系统的多半是一岁一枯荣的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基本没有,崖柏的根管系统是怎样的呢?就在它对自己生命的一种选择,当崖柏需要选择的时候它就会义无反顾让自己的一部分死掉,这个现象就是根管系统起的作用。关键在崖柏有这个根管系统,是它自己在做这个选择,如果气候条件不允许它枝繁叶茂的存活时,崖柏会让它的枝杈一个接一个的死掉,从最好的开始死起,从最大的开始枯萎,这个就是崖柏根管系统的作用,最最恶劣的条件下一颗枝繁叶茂的崖柏会死到只剩下一支弱小的最不起眼的小枝杈三五片叶子,死掉的也不能白死,死掉的并不是它生命的结束,另外的一种开始,即将死去的树枝首先会把它含有的那些水份和树脂、树胶,全部转化成油脂,这些油脂的作用是保护崖柏的主干不被腐烂,支撑这个崖柏继续在这个悬崖上存活下去,同时这些油脂会慢慢向根部聚集,储存在树的根部和树头这个部位,为剩下的那个小兄弟提供养份,保持小小的一枝,继续存活万年,这就是崖柏的根管系统。它跟我们中华民族何其相似,中化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已经作古,我们也屡遭清洗几乎绝种。是上天眷顾先人积德,我中华文明之光五千年来从未熄灭。民族用鲜血书写的文明就这样一脉相承的延续至今,这些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这些缺失了信仰的人们是何其重要,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中化民族有类似崖柏一样的根管系统,使得我们从来没有让自己的文化断掉,我们一直在传承这些文化,这一代一代的往下传,才有今天,可以这么说:

  看懂了崖柏就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看懂了崖柏就看懂了中国,看懂了崖柏就看懂了人类。崖柏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体会,老祖先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荐柏树,给予我们精神上一脉相承的成份在里面,就像崖柏一样,它要活一万年,十万年,它什么时候都没有忘记传承,看懂了崖柏就知道未来的世界就属于中国,死掉的还会继续为活着的服务,一但条件成熟,它照样会枝繁叶茂的生长,因为它具备一切条件,它就等着那一天,这与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何其相似,我们苦难的时候,民族大迁徙,人口锐减,可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文化的传承,去到哪都一样,去到哪个国家都一样,我们在传承自己的文化的同时,也在颂扬崖柏精神。

  崖柏文化作为中华源远流长传统文明的一部分,无论民间和文人自古敬之。古圣人孔子尚柏,种于宅,曰: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在圣人笔下,自然界中能称得上“君子”的恐怕就是松柏和美玉了。崖柏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崖柏也是中华文化具像的体现,崖柏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此言不虚,真实无虞。

  由国资委轻工业服务管理局审批、商务部所属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主办、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安全审批的“中国首届崖柏艺术展”定于2015年12月11-13日在北京举行。主题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崖柏。信息已经推广就得到全国根艺界、文化界、收藏界、科技界的强烈关注。会务组负责人组织全国科技、文化、艺术界的朋友历时三个月,奔走全国十几个地方的考察崖柏在社会各领域的保护、开发情况。其中,石家庄关于2015年-2017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井陉区建立全国崖柏艺术集散地;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升级。井陉区领导亲自两次与中国首届崖柏艺术展会务组负责人以及全国崖柏文化企业家代表座谈,希望可以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科学引导崖柏文化发展、推进崖柏科研成果转化。其次,国家林业总局野生动植物监管与保护处也给予了:“科学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的指导意见,鼓励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林业保护法》,在保护的前提下推动崖柏人工育种、人工培植工作;引入社会力量恢复崖柏物种种群数量,依靠科技的力量保护崖柏物种延续发展。

  崖柏艺术的收藏一度成为社会少部分人以破坏生态为理由大势呵斥与鞭挞的焦点,似乎只要有人做在存在利益的事情就是猛虎野兽。看到别人利用自己尚不明白的事物赚钱就是犯罪。这样的心态多少有些让人不寒而栗!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30年后开始转型升级,尤其十八大以后,改革的步子更大、社会利益调整更深刻。很多行业、产业受到国内外环境影响下行压力加大,出现产能过剩、就业难等一些列社会问题。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组成部分,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很多文化市场也开始萧条,不少文化市场楼去人空。从事崖柏买卖和艺术推广的人群都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他们没有权利、没有腐败、没有能力盗取国有资源和资产,更没有炫富的资本和扰乱市场经济的能力。他们是社会的最底层,希望通过劳动换取生活资料。很多柏农身后靠着大山,做的就是去拾一些腐朽的柏树根,跟着师傅学根艺去自主创业、自谋生计。

  刚刚结束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把文化发展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支持大众创业、文化创业、艺术创新。文化产业也可以从社会的最基层做起,高尚的艺术也可以来自民间,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善意的心去理解、去感知、去接纳或许会对“崖柏”有新的认识!

(责编:董子龙、鲁婧)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