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钦忠:应该说,我们对朱老师也是不熟,看的东西也比较少。这一次是通过钱晓鸣的介绍,我才对朱老师的画有了解,原作没有看过,主要是看您的大的画册,早几天我们也看过。其实美院对国画的老师非常熟,但是对朱老师真的不是很熟,您的画册来了之后,我认真地看了一下。特别是我看到书的最后一篇文章,标题就是“用水很关键”,这个标题虽然很简单,文章不长,但是让我有很深的感受。就是现在我们在谈中国画的时候,很多现在搞中国画的人,往往都是用素描在画中国画,而且很多。可能现在50岁左右的人也不会写毛笔字,字写的很差。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有的时候我们看了新的作品之后,他更多是在玩一个画面的效果。对中国画的精髓缺乏了解。我理解中国画的精髓在哪里呢?我觉得我看好的中国画有四个要素。像纸、笔、墨和水。这些当中都是有个性的,比如说中国的宣纸,你不能单独看成一个载体,它是有灵性的,水的多少,墨的浓淡都可以有不同的效果,你要把宣纸的灵性把握住,水、墨的多少都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这个时候宣纸有很多不同的偶然性在里面,你要用好偶然性,用好了就是灵性。
第二个是笔,这个笔有人喜欢用软,有的人喜欢用硬,我觉得笔也是非常有灵性的。比如说为什么我们不用硬笔呢?我看到有很多字都是用很长的峰,很大的笔在写,他在写的过程当中要找到笔的性,他同样有偶然性和训练的功底在里面。
第三个就是墨,墨当中有水的灵性,刚刚讲到黄宾虹先生画完画之后去洗笔,这个水还是清的,这个怎么做丰富的效果,我想请教一下朱老师,怎么样可以做到这一点,墨还可以那么丰富。从这一点来看朱老师的画,我觉得用水和用笔在他的画当中给我们的体会是最深的。在不经意间,如何找到微妙的效果和趣味。它又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更多的受现代艺术表现的影响很狂放,他是很收敛的,这个跟他学油画有关。朱老师这个印是您刻的吗?
朱颖人:有一些是我的刻的,有一些不是我刻的。
马钦忠:另一方面,我觉得朱老师的字是非常好的。我非常的喜欢,非常的朴实。又写得非常的结实。每一个字从笔画到结构都非常的结实,看起来好像笨笨的,很随意,但是每一个线条都很硬,结构显得非常好。现在我们要发展新的,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画家去搞艺术创作。如果说用现代艺术的标准可能就无效了,我们是不是要懂硬、懂书法,去练一根线如何在纸上支撑。我想有的时候可能要用一生去找一刹那的感觉,甚至有的时候一辈子都找不到,这个太奢侈了。我以前写文章说,想做好的传统太奢侈了,有的需要一辈子去磨炼,有没有结果还不知道。反过来用现在的绘画方法去制造效果反而是容易的。不一定需要很多的精力。当然也是有才气,只是效果不太好。但是用中国画的标准去看他的内在力量就会显得单薄。
所以我觉得朱老师在国画界是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他是学油画的,在新中国这么多年主要是教学,就是在自己的领域里去追求他自己的艺术想像和艺术创作。很多作品更多还是退休之后创作的,我看到2010年之后的比较多。中国话叫“老而弥坚”,我想朱老师还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