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书画>>大家小品美术作品展
人民网>>书画>>正文

扎根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 刘大为

刘大为

2015年06月03日15:26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扎根生活、服务人民是文艺工作者永恒的使命。人民网与杭州唐云艺术馆主办的“夏风清和 水墨盛宴——大家小品美术展”正是为人民网网友和广大美术爱好者特别举办的,旨在推动美术家和美术精品深入生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活动。

本次展览虽然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小品展,但主办者精心策划,展览包括了目前活跃在中国画界的老、中、青三代具有代表性的十二位艺术家,包含了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乃至书法的各门类艺术展示。展出的都是艺术家们精心创作的,代表当今中国画小品创作新进展的作品。同时,这次展览是国家主流媒体与美术界知名美术家的完美合作,这对于中国美术界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更进一步明确了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和创作任务,作为文艺工作一部分的美术工作者更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我在内蒙生活了十多年,内蒙古以及新疆、西藏、甘肃还有西南等地的少数民族题材,是我创作的一个主要题材。我在内蒙生活、学习、工作期间走遍草原打磨,后来又十数次到新疆、云贵高原、四川、甘肃、西藏等地深入生活。带学生数次到前线在战壕里采风写生,冒着枪林弹雨,亲临前线的战斗场面。在战壕里,为参展的战士画像、画速写,那种经历是动人心魄,感受至深的。那时没有宾馆,我们到生产第一线,住蒙古包、藏族的牛毛帐篷、还有傣家主楼,更牧民、农民一起劳动、一起放牛牧羊;到战斗前线,与战士一起住营房,这些都是一种很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这些体验和经历使我在创作中获益良多,并充分认识到,生活是创作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深入生活才有许多新的感受和发现。我创作《工地组画》,就是我到工地写生的收获。建筑工地上都是现代化的设备材料,但照样可以发挥传统笔墨的优势。盘条、螺纹钢在工地上疏密横斜之状,就借鉴了传统笔墨画荷茎的用笔技巧。工地上的支架会形成很多阴影,亦是笔墨构成干湿变化的素材,你不置身工地之中就看不到。这些都是我和工人一起爬上脚手架才有所体会。特别是,工人师傅在生产劳动中敬业、拼搏、专注、严谨的表情和形象,只有在工地现场才有真切体会。这些都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素材。所以,艺术家要善于发现生活和劳动中的创造之美。

要在深入生活中实现高原向高峰的突破。当今美术创作已经形成了普遍高水平的高原现象,但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高原向高峰突破,这就要求艺术家踏踏实实走进生活,创作出真实的、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这是艺术家的使命和宗旨。

深入基层要客服浮躁心态。当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影响了艺术创作。作为画家,如果仅从数量、规模上求多求快,往往就缺乏了十年磨一剑的认真精神。我认为要坚持现场生活画速写,得走出去,并坚持画。如果艺术家贪图安逸,不愿意吃苦受累走出去、走下去,那就不能感受体验到生活中最生动最感人也最能代表时代精神的精髓,更无法将它们体现出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柳青等作家就是长期扎根农村,与农民打成一片,才创造出那样深刻的作品。扎根生活、深入体验,赋予了他们真实的生活感受,从而创作出了展现时代生活的艺术作品。

面向生活、扎根生活、体味生活,把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艺术手段创作出来,这真是我们艺术家应该走的路,使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时代放歌。

(责编:魏欣宁、董子龙)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