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曹植墓出土新款组玉佩(图)

2015年01月04日09:03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曹植墓出土新款组玉佩

北齐库狄逥洛墓出土的云凤纹玉珩

  北齐库狄逥洛墓出土的云凤纹玉珩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创制的对于后世影响较大的一类玉器,是新款式的组玉佩。组玉佩肇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兴盛于西周时期,此后历经春秋、战国,到西汉时趋于衰落和简化。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组玉佩制度湮没不存。曹操统一北方后,出于政治需要,欲恢复传统玉佩制度,侍中王粲“识旧佩,始复作之”,在汉明帝“大佩”的基础上,创制出一套新式样的组玉佩。

  考古资料显示,组玉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颇为流行。山东东阿曹魏东阿王曹植墓、湖南安乡西晋刘弘墓、江苏南京仙鹤观高氏家族墓二号墓(高崧夫妇墓)、江西南昌市郊京山南朝墓等墓葬中,均出土了比较完整的组玉佩,样式与战国、西汉时期差异较大,应该就是王粲改制“大佩”后的新款式。

  曹植墓出土的组玉佩,被认为是目前所见王粲新款式玉佩的最早实例。云头形(或称飞碟形、蝙蝠形)玉珩位于最上端,中间是两件相向排列的玉璜,梯形玉饰位于最下面,各佩饰间以玉珠串联。另从双璜各垂下一颗较大的玉珠落在梯形玉饰上,人一动,玉珠撞击玉饰,发出悦耳的声音。

  西晋刘弘墓出土的组玉佩,基本组合与曹植墓相似,只是多了1件云头形玉珩。东晋高崧家族墓出土的两套组玉佩,均由2珩、2璜、1梯形玉饰和2珠共7件玉器组成。可见,珩、璜、梯形玉饰和玉珠,是王粲新款式组玉佩中的“标配”。

  王粲创制的组玉佩,流行的时间并不局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上大将军王士良墓、唐永泰公主墓发现的完整组玉佩、五代南唐李璟陵出土的梯形玉饰、北宋皇陵神道两侧石人像上刻画的组玉佩,均可视为王粲式玉佩的流响,甚至明朝强调“礼仪上复古制”,所恢复的“大佩”,也不过是王粲式玉佩的翻版。

(责编:赫英海、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