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

《欧阳中石谈书法》 序二

秦永龙

2014年12月29日17:18    来源:人民网-艺术收藏频道    手机看新闻

钱晓鸣先生以数年之力搜集、整理了欧阳中石先生30年前的旧稿,编辑成《欧阳中石谈书法》,这是一件大好事,是应该做的。晓鸣与我是校友,希望我作序,并说明这也是欧阳先生的意思。为85岁高龄的长者欧阳老先生文集作序我是不敢当的,但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下欧阳先生对中国书法和书法教育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首先,在他的开拓和坚持下,率先在中国当代普通高等院校成功建立起了书法学科。欧阳先生从开办书法函授到办大专班,从成立书法文化研究所到书法文化研究院,使得这个学科专业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内从无到有,终于实现了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早期关于在高校开设书法专业的理想。

其次,在他的主导和努力下,培养了大批书法研究、创作和教学人才。欧阳先生自首都师大高等书法教育学科设立后,亲自指导过的硕士、博士、博士后已达近百人之多,他们之中不少人已经成了知名的学者、教授。欧阳先生如今已85岁高龄,还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亲自执教,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第三,为面向社会大众化的书法普及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上便掀起了一股“书法热”,为了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需要,欧阳先生在完成学校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之余,不辞辛劳,参与各种形式的书法培训或辅导,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他为百万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员亲自编写了数十万字的系统教材,这些教材从书法文化、诗词到真、草、隶、篆、行各种书体,几乎把书法的各个领域和基本练习都包括了。作为一个知名学者,愿意花如此巨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这样普及性的基础工作,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第四, 欧阳先生在书法创作方面,始终坚持继承传统,发扬传统,坚持在继承传统上的创新,用自己的实践为青年后学标明了正确的方向。

总之,欧阳先生对当代中国书法和书法教育的推动而言,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为人、为学、为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秦永龙,字长云,别号准半斗。1943年6月生,广西荔浦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汉字学和汉字书法学的教学与研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书法系主任。

(责编:鲁婧、董子龙)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