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洪潮中国画作品《半璧悬空渲铁骨》。
“山水画”是中国绘画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载体,一直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它汇聚了历代文人、思想家所赋予的时代气息与精神内涵。每个时期的山水画都彰显着不同的山水气质,既有波澜壮阔的山河宏远,也有平淡天真的溪岸幽淡,深得人们的喜爱。2011年,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在台湾的合璧,使得两岸人民的企盼成真,一睹佳作风采,更让大家看到了两岸文化交流的逐渐畅达,其意义远超作品本身。这不仅是山水画的艺术魅力,更是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在发挥重要作用。
学习传统、突破传统,使山水精神焕发勃勃生机,是每一位山水画创作者的责任。其中,老一辈艺术家做出了很大努力。早在上世纪50年代,李可染先生就曾为变革中国画提出“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他的诸多作品都表达了“为祖国山河立传”的正大、清明的艺术追求,也为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找到了一种新方向。在他们的探索、指引下,今人更应该将正大的山水气象继续提升,创作出符合新时代精神的佳作。
在文化层面上,当代山水画应保留中华民族文化内核为创作主题。作为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山水画笔墨语言的创新不能脱离民族文化母体,离开了民族文化的土壤,山水画也就失去了文化之根。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涵,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的沉淀,而不是肤浅的情绪表达。如今,有些艺术家盲目迎合西方的艺术观念,甚至在一知半解、不求甚解的情况下,进行跟风创作,以博名利。有使命感的画家在此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要葆有文化的尊严,不能向着西方亦步亦趋。在金钱和物欲的冲击下,我们更应该树立文化自信心,坚守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创作路线。
很多人批评山水画对当代文化的反应迟钝,其实并不尽然。只有对时代精神有真正体悟的艺术家,才能在作品中传递时代所需要的声音,激发大家的积极情感,启迪人们的思考。正因如此,当今的中国画家不能一味沉溺在小情调里玩笔墨游戏,无视时代的火热与进步,而应该投身于时代,抒写时代精神。新时代山水画也应该有自己的风貌,无论是对总体格调的把握、意境的传达,还是具体的状物手法,都应该体现为一种生命的充实感、蓬勃感,而非靡弱病态的笔墨呻吟,或者是对西方文化的屈膝谄媚。胸中若存浩然气,笔下自有风雷声。“蓬勃、正大、刚健、醇雅”是符合我们这个时代风貌的关键词,应该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山水精神”。
山水画发展至今天,早已不是文人“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隐逸,还肩负起一种“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使命感。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有着时代的文化烙印。它既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无限崇尚,也是对处于社会发展中民族奋进精神的讴歌,这是艺术家的责任和应有的创作态度。因此,以“大笔墨、大气象”为主,展现“蓬勃、正大、刚健、醇雅”的山水精神,应该成为现阶段山水画的最强音,这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时代的回响。
就个人情感而言,“作画必有情,无情不作画”,如此才能“胸中笔底齐恣肆,挥洒如决江河奔”。一个对于民族文化没有感情的画家,必然缺少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和情感积淀,他的画作也必然沦为技巧的堆积,抑或是将目光投向身边消极的事物,矫情造作,以为这就是艺术。只有心向正气,将炽热的情感浸注到作品中,才会打动自己,感动他人。艺术的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审美,还有对社会的教化,艺术家不能放弃这个责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是时代对于全体艺术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在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坚守核心价值观,树立民族文化的自觉、自尊和自信,以“蓬勃、正大、刚健、醇雅”的“山水精神”展现时代主旋律,是当代山水画家肩负的使命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