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数量大 名目乱 忽悠多 务实少 民办画院怎么办

2013年11月25日09:02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民办画院怎么办

“您知道全国有多少家画院吗?”

——“仅北京就有100多家吧?全国怎么不得上千家!”“肯定1000家以上,现在协会、企业、个人都在办画院,艺术圈里‘院长’多的满天飞!”

“您参与过民间画院组织的活动吗?印象如何?”

——“有些活动很好,有一定的学术性,但也有一些活动纯粹就是为了圈钱。”“最大的印象就是乱!现在一递名片就是院长、会长、主席之类的,名头大的恨不得是世界级别,而且真假难辨!”

日前,记者在对我国民办画院的现状进行采访时发现,民办画院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其数量和规模几可用“井喷”形容,但从其组织机构和举办的活动规模和质量来看却良莠不齐,处于无人监管、无人规范,也无人扶持的状态,基本是自生自灭。而对于“我国有多少家画院”的提问,大多数人也表示“无法统计”或“不可能有确切数据”。

据调查,之所以“无法统计”,原因是我国的画院系统隶属关系非常复杂,仅公立画院的主管单位就有宣传部、文化厅、文联、社联等不同的组织和机构,如天津画院、广东画院隶属于宣传部;杭州画院、福建省画院、武汉画院、西藏书画院等隶属于文联;江苏省国画院、湖北美术院等隶属于文化厅等。而且近年来从省市到区县,从街道到胡同,各种类型的书画院层出不穷,既有地方的、行业的,又有企业的、个人的,既有挂靠的、独资的,又有民办的、合营的,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和水准的画院鱼龙混杂、名目繁多,这就使得某一个部门很难单独完成对画院的监管和数目的具体统计,而对于公立画院也不易得到确切数字且达到政令统一。

当前,我国的民营画院主要包括几大类型,如以突出地域特色为主的“地域型”,以培训学员为主的“培育型”,以筹集资金发展慈善事业的“慈善型”,打出古人、名家旗号的“借光型”以及企业或个人投资的“个体型”等。据了解,申请组建画院的手续非常简单,如果交由代理公司办理,个人申请仅需提供身份证、照片、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如果为企业申请,则还需提供相关企业的执照、税务登记证、公章和组织机构代码,而对于资金和场所证明等,则无需提交。这也是造成民间“书画院”“书画协会”等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

民办画院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书画艺术市场的日趋繁荣而逐渐兴起的,它对促进当地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作为交友、交流的平台,它也吸引了很多职业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参与其中。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民办画院目前处于良莠不齐的状态,主要表现在经济利益驱动多,学术活动少,忽悠多,务实少,部分画院甚至以所谓大师、功勋艺术家、会长、院长等为诱饵,给不明真相的书画爱好者“批发”奖杯、奖状,以牟取钱财。长此以往,对书画艺术的创作和繁荣危害不浅。

日前,记者采访了《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美术研究》副主编殷双喜、上海油画雕塑院常务副院长肖谷、广东书法院院长李远东、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梅墨生,对民办画院现状、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良莠不齐 市场混乱

美术文化周刊:怎么看当前民办画院的整体现状?

李远东:数量非常多,但良莠不齐,不规范。由于我国没有相关的管理和约束机制,很多民办画院的发展完全凭借院长的想法和手段,投资人想如何经营就如何经营,这就使得市场非常混乱。目前很多民办画院没有办公地点,只是挂靠在私人公司,它们其中的一些只是打着“画院”的幌子以谋取私人利益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远远不是以服务大众、提升文化品牌、繁荣文化艺术为目的。也有部分企业开始涉足画院领域,但目前总体影响力有限,只能做一些小活动。

肖谷:民办画院的层出不穷,有其鲜明的时代性,是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真实写照。在这“真实写照”中,所谓传统的、古典的、精英的样式同大众的、通俗的、娱乐的样式之间在文化上的缠绕纠合,已超出我们的想象,确切地说,“鱼龙混杂”是当前民办画院发展的现状。可贵的是,民办画院中的一部分能按文化与艺术规律办事,认真务实地寻找自己的社会定位与文化价值,避免体制内的消极现象,同时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运作,使其具有当下时代的文化特征。

美术文化周刊:民办画院有哪些弊端?

尚辉:客观上讲,成立民办画院并非坏事,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民办画院特别浮躁,一些人为了“院长”的头衔和名誉,鼓动一些有志于做文化奉献的企业和机构成立画院,但实际得利的是极少一部分人,企业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之所以出现院长、会长“满天飞”的现象,主要是管理部门没有相关措施。在香港及境外,成立艺术机构或民间组织需要到有关部门进行备案和缴纳相应费用,组织名称也有着严格的备案和管理制度,不能随意命名,内地的管理部门在此方面比较薄弱。这些杂乱无章、巧立名目的画院有很多作品是非常低俗和媚俗的,这些作品会让不明就里的人误以为这就是中国的官方艺术,混乱视听,消解了主流艺术创作的整体水准。

肖谷:在民办画院的发展中,确确实实存在着不少弊端,“赢利”甚至是“套利”的价值意识主导着许多民办画院,使所谓的体制内外界线和理论上对艺术的追求几近消亡,社会影响力很是模糊。名片上院长、会长、理事长的背后学术成分不高,有的已无学术可言而成为“生意经”。

公立、民办应相互促进

美术文化周刊:民办画院对公立画院有哪些影响?

尚辉:中国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古至今都有建立画院的制度,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之一,如果纯粹参照西方这种没有画院的文化制度,可能是有悖于中国国情的。

画院有它应该存在的文化地位,但如何管理画院是值得探讨的。以往公立画院缺乏人才竞争机制,几乎所有画院均为“只进不出”,但现在包括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等都在尝试改革,激活人才竞争机制。与民办画院的做法类似,公立画院采用了签约画家、特聘画家等形式引进优秀人才,打破了画院内外及城市间的界限。公立画院正逐渐打破单一的运作方式,开始依靠项目、创作来为画家提供资金。

肖谷:客观地说,一些民办画院在办院理念、办院方式上对公立画院是有影响的,使公立画院的“大门”打得更开,与时代的互动性更强,对文化的贡献更大。而那些草台班子画院扰乱行业秩序的行为,也警示着公立画院要以更加主动、更加规范、更有文化高度的方式去“经营”。

梅墨生:办好画院的核心是理念问题,公立画院要向民办画院学习,以学术立院是根本,但经营也要灵活,要善于与各行各业打交道,盘活资金。要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培训、论坛等筹措资金,利用社会资本多做事情。

应实行备案、退出机制

美术文化周刊:民办画院的发展还存在哪些隐忧?

李远东:一是资金来源问题,这是制约书画院发展的瓶颈,有不少民间书画院开业时很火,没过几年因经费紧张便关门歇业了;二是书画人才问题,书画人才是书画院的核心,决定着书画院的水平。那些有书画名家的画院相对声望较高,效益就好,而缺少知名人才的画院,多以名人作幌子,还有的靠倒卖字画,这样的书画院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三是管理问题,书画院的主要领导有的是政府官员、有的是企业家,情况各异,他们对于画院的经营并不完全在行,这对画院的发展也形成了制约。

梅墨生:纯粹的民间画院和社团会自生自灭,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每个画院建立之初都有自己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商业经营,有的是为了文化消费,还有的是为了创作研究或作为鉴赏的机构等,这些不同的目的必然也会有不同的运作方式,进而有不同的潜在风险,我们要区别对待。

美术文化周刊:应该如何规范民办画院呢?

肖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民办画院在发展中如何产生“自律”机制,除自身努力之外,政府的引导、行业的监督、法规的界定是必需的。一是把好入门关,成立画院需经政府主管文化部门认可,并经民政部门批准或须经行业协会的确认等;二是以法规为指导,行业管理为方式,使其纳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三是提供展示平台,制定鼓励“品学兼优”民办画院的政策,打造和创造平台;四是明确退出机制,对违规违法的“画廊型”画院,要以社会公示的方式使其退出。

殷双喜:民办画院可以实行备案制,至少应该有固定的场所、房子、人员等,国家民政部门、文化部门应对民间书画组织予以关注,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凡未经相关部门注册,未取得合法资质的组织应勒令其停办或取缔;画院理论上是创作机构,可以采用年审制,每年审定场地、资金等有无变化,是否负债,做了多少展览,为社会做了多少文化活动等;民政部门对书画院应加强管理,严格把关,确保其合法性、纯洁性、学术性,文化部门亦应组织其向健康方向发展。民办各种书画组织如管理得当,正确引导,对繁荣书画艺术创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记者 高素娜)

(责编:鲁婧、赫英海)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