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让当代艺术展“看得懂”

2013年11月18日08:34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让当代艺术展“看得懂”

  许江为观众讲解参展作品《附生植物的春天》

  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纤维:作为一种眼光”于9月21日至11月21日在浙江省美术馆举行,向公众展示了来自16个国家45位艺术家的186件作品。这是浙江省美术馆开馆4年来首次举办的大型当代艺术群展,大量软雕塑、装置、影像作品也让杭州百姓耳目一新。

  作品“看不懂”?

  艺术家、专家做导览

  从天而降的红色挂毯、梦幻飘逸的羽毛和水晶、绣着鲜艳花卉的垃圾袋、身着中世纪服装的华丽影像、广场上各种结构的纤维雕塑……当代艺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往往第一眼就能抓住观众眼球,但现代纤维艺术的丰富性让观众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提出了“为什么这些作品被称为艺术”“艺术家想表达什么意思”等问题。

  为释疑解惑,美术馆特别在展览开幕前采访了策展人、制作宣传片,并为每位参展艺术家拍摄了短片。短片中除请艺术家介绍参展作品和自己的艺术背景外,也记录了作品的制作和布展过程,可以更好地帮助观众了解当代艺术作品诞生的“奇妙旅程”。同时,还举办策展人艺术分享会、国内外服装设计师系列讲座以及“旧衣改造”“植物拼贴”亲子工作坊和苏州刺绣工作坊等。同时,还特别与参展法国艺术家弗朗索瓦·戴罗共同发起了《用你的“改装”把弗朗索瓦·戴罗的“袜子”带回家》互动工作坊,鼓励普通观众对艺术家的参展作品《地毯》进行二次创意创作,并向表现优秀者赠送艺术家的作品“袜子”一件,增加了当代艺术展的参与性与趣味性。

  由于纤维展的许多参展作品材质特殊,特别适合在夜间观赏,美术馆还首次尝试了开放夜场,并邀请“三年展”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与浙江省美术馆馆长马锋辉一同为观众进行导览,两位嘉宾的精彩解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多渠道宣传 引来更多观众

  如何让艺术展览走出美术馆,与杭州这座“丝绸之府”产生互动,也是浙江省美术馆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努力,我们特别联合杭州公共交通集团公司共同推出了“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毛线轰炸》公共自行车艺术项目”,由“三年展”志愿者编织20辆五彩斑斓的“毛线”自行车,在“十一”期间摆放到西湖沿线的2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并在9月28日这天组织“编织达人”骑着自己的“作品”,环西湖一日骑行,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同时,美术馆还为每辆公共自行车制作了宣传二维码,许多游客也拍下自己看到的“新奇自行车”上传到微博与公众分享。可以说,“毛线轰炸”项目不仅打破了传统展览的展示空间局限,让当代艺术走出美术馆,同时因为其选择载体的“公益性”特质,也为杭州这座旅游城市的形象大大加分,是当代艺术与城市生活积极对话的一次有益尝试。

  除此之外,浙江省美术馆还在地铁站、公交车站、杭州主城区商业街灯旗、商场LED屏幕等位置不间断刊登展览海报,并特别与中国邮政合作,发起“参观有奖”活动,在杭州城区200个报刊亭免费发放5万张“三年展”参观券,观众凭参观券即可在展览现场参与抽奖,赢取展览画册。这种“海陆空”多渠道的广泛宣传,吸引了更多观众关注展览。

  丰富多彩的公共教育与推广项目,使得观众在参观“2013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同时,有的“看”,有的“玩”,有的“想”,也有的“回味”。在政府大力倡导“群众工作”的当下,本次“三年展”的推广工作,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深入思考美术馆、博物馆如何真正实现服务职能的机会。(李 雯)

(责编:赫英海、鲁婧)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