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英博物馆的中庭。
世界上博物馆最多的国家大概非英国莫属,其中绝大部分,包括许多国家级博物馆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英国的博物馆以其数量众多、分布密度大、主题涵盖广而著称,仅在首都伦敦就有250多家各种类型的博物馆,比如大英博物馆、国立美术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皇家空军博物馆、交通博物馆、泰特现代美术馆、玩具博物馆、监狱博物馆、佛罗伊德博物馆、福尔摩斯博物馆、杜莎夫人蜡像馆……。各地还有许多其他名目的博物馆,如技术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战争博物馆、动物学博物馆、地球科学博物馆、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彩色玻璃博物馆,甚至筷子博物馆等。在这些地方,历史的积淀、文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被发挥到极致。透过这些五花八门、无所谓主题“轻薄”或厚重的博物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那份发自内心的对以往的敬畏和尊重,对现实的淡定和从容以及对未来的顺其自然和随遇而安一览无余。
英国的博物馆中在国际上名气最大的当属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伦敦大英博物馆,它不但是英国的国家级,也是世界级的著名大博物馆,是英国的“国家名片”之一,几乎是每个访英者的必到之地。馆内共有一百多个陈列室,面积六七万平方米,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300多万件珍贵藏品;馆藏之丰富,环境之优越无不令人赞叹。置身其中,令人眼花缭乱,心跳加速,只觉时间过得太快,只恨一双眼睛不够用。记者到任一年多,利用闲暇时间已数次前往参观,感觉也只是看了个皮毛。工作人员介绍说,若非走马观花而是静下心来认真观赏细细品味,怕是一个月的时间也不够用。据有关统计,在2012年全球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排行榜上,同在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泰特现代美术馆和国立美术馆分别名列第三、四、五位。英国旅游景点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大英博物馆参观人次达560万,已连续6年稳居英国最热门观光景点之榜首。
在英国,作为公共资源之一的各类大小博物馆也被视为重要的教育单位,参观博物馆历来是英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大多数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之外,一些收费博物馆对有组织的学生都是免费开放的,持有学生证的零散学生也享受优惠票价。英格兰西北港口城市利物浦2012年刚刚落成的一座新博物馆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珍品与数字互动技术相结合,藏品涵盖考古学、人类文化、自然科学和物理学,还有一座免费的天文馆。博物馆一楼是少年儿童的体验天地,展有戏剧服装,模拟舞台和声光效果,有足球明星们精彩瞬间的大幅照片,还有许多鲜活的海洋生物;二楼是自然展厅,陈列着各种昆虫标本及活体实物;三楼是民族传统展厅,收藏有很多民间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各式各样的陶艺品;四楼是有关考古学的展厅,陈列的是动植物标本、化石和矿石等。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不久前,崭新的利物浦博物馆刚刚荣获2013年“欧洲博物馆奖”,以表彰其对传播欧洲文化遗产作出的突出贡献。该年度奖项的评选者欧洲委员会称:“利物浦博物馆不但展示了这个英国城市的社会多元化历史,而且在促进社区交往、社会生活文化沟通及不同种族和社会分歧的相互包容方面成绩显著。”
在利物浦还有一座为著名的甲壳虫乐队(The Beatles,也称“披头士乐队”)专门设立的博物馆,为约翰·列侬和他的乐队的粉丝们收藏了有关这一音乐史上最伟大和最有影响力、拥有最多歌迷也是最成功乐队的一切能收集到的实物和文字、声像资料。该博物馆被公认为全世界甲壳虫乐队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2013年,英国的博物馆将添“新丁”。投资3500万英镑在英格兰南部的港口城市朴次茅斯为“玛丽·罗斯”号战舰修建的博物馆即将开门迎客。号称世界五大著名沉船之一的“玛丽·罗斯”号是一艘建造于1509—1511年间的桅帆战舰,是英王亨利八世时期的一艘主力舰,曾被亨利八世称为“海洋上一朵最美的花”,1545年首次参战即被法国人击沉。1982年该舰残骸被打捞出水。
英国的博物馆在教育方面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与高等教育机构联手,建立合作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譬如,伦敦有一个代表英国首都250家博物馆的公共机构叫做“博物馆团体”。该团体的宗旨是探索博物馆如何借助大学的资源与技能来丰富和完善自身,同时利用自身资源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为促进伦敦地区博物馆和大学之间知识与技能的创新、分享与合作,伦敦博物馆团体发起了一个“博物馆—大学分享与合作”项目,帮助博物馆引进新技术,将创新研究理念通过项目的实施直接施益于公众。英国艺术委员会基金组织也向该项目拨款10万英镑以示支持。
伦敦博物馆团体主席表示,政府对公共部门资金的削减使得很多博物馆无力获取专业技能等资源,而大学的不少研究项目需要来自各方的支持;大学能为博物馆提供藏品保护、策展、新技术等多方面的技能,以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而博物馆拥有独特的藏品资源及社区参与、观众互动等宝贵经验,能为大学提供创新、动态的教学和实验环境,为学生提供参与博物馆生活的机会,而且理论与工作的结合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大有裨益,二者是双赢的关系。(本报驻伦敦记者 戴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