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泛滥 名头值几许?--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滚动新闻

“大师”泛滥 名头值几许?

张玉梅 蒋新军

2013年05月17日08:21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随意翻阅画册所附画家简历,会发现很多画家热衷于在艺术机构、协会中挂头衔,并且列举很多出处不明的奖项,还有人自诩为“著名大师”,或者称被某些机构授予“大师”称号。而在沉甸甸的画册与响当当的名头之后,艺术作品本身却显得黯然失色。

“大师”名号泛滥

名目繁多的书画比赛、眼花缭乱的艺术品拍卖、层出不穷的展览评奖,从不同渠道,以诸多方式,向艺术市场源源不断释放大量作品,也造就了一批批所谓的“大师”。一位艺评人在微博写道:“假若在一个艺术场合没遇到位‘大师’,倒还真稀罕了。”

在江南某市,今年年初就因为一次工艺美术大师的遴选引发争议。一位业内人士对媒体说,评选乱套了,一些同行为了评选,即便不是倾家荡产、孤注一掷,至少也是不惜血本、代价高昂。

对于“大师”满天飞的乱象,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认为,大师是站立于今古交接点的文化坐标,大师学养深厚、创造力强、成就卓越、影响广泛,大师的头衔不能乱套,它不像“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是一种职称评定,也不能像“气功大师”一样沦为江湖称谓。

其实,“大师”泛滥,也“贱卖”了大师之名。北京琉璃厂一个画店负责人对记者说,10多年前没几个画家书法家被称为大师。如今不同了,大师多了去了,可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买家倒反感了大师的称谓。

“大师”背后的利益

为什么这么多人对“大师”称号趋之若鹜?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教授分析说,是艺术标准之外的价值评判在推波助澜。由于艺术品价值判断缺乏统一标准,很多艺术品购买者和收藏者缺少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判断能力,这样,创作者的名头甚至官位就成为其作品价值的标签。在火热的艺术市场,“大师”的名头不管有没有体现艺术水准,都与艺术作品的价格直接相关。

比如在某市,目前形成了一种以大师称号、职称为定价核心要素的畸形价格评定体系。一位藏家说,从地方级大师到国家级大师,不同机构协会评选的各类“大师”称号就有将近20种。市场上工艺作品的标价同大师的“级别”关系很大,同一件作品,从省高工到省级大师,价格可以翻一倍,如果再成为国家级大师,至少再翻一倍。

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创作者的追求跑偏,他们不是扎扎实实创作、潜心修炼、静心研究,而是追名逐利,用尽心思堆积浮名虚衔,以抬高身价,至于作品的品质、艺术的水准,都成了次要的追求。不久前,西部某省的书法家协会出现了有30多位主席、副主席的情况。据知情者说,协会里老的不愿意退出,新的硬要进来,“实在摆不平,只好安排个大班子。”

很多大师的名号,是利益驱动下官商运作的结果。一位青年书法家说:“文化乱象的根源是利益驱动、利欲熏心,甚至牵扯到一些腐败行为。有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把资质平平的文化工作者捧成‘大师’,‘大师’有身价了,创作的作品成‘珍品’了,‘大师’得利,一些官员拿这些‘大师’作品送礼,也得利,双方就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这种做法古已有之,被称为‘雅贿’。”

“大师”唯一标准在艺术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说,真正的大师应该在美术史上产生重大影响,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也许在当下充满争议,但他引领潮流,能经得住时间检验和淘洗,最终成为在后世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艺术家。马书林介绍说,中国美术馆对自办展览中使用大师这个称谓十分慎重,申办的展览有专门的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扣多少顶“大师”的帽子都没有用,最终判断标准是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综合评定。

让“大师”返璞归真,也是艺术品市场和艺术业态回归常态的过程。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画家冯远对记者说,大师称谓有的是“时名”,有的是“史名”。艺术界需要大师、期待大师,但大师要由后人来评,而不是由当代人说。艺术工作者克服功利思想,潜心创作,祛除浮躁,才会有艺术进步,艺术生态才是成熟健康的。

以此而言,真正的大师往往是虚怀若谷的。如已故漫画家华君武先生所言:“用了幽默大师(称呼我),就有点不幽默了。大师不是帽子,不是议价,不是奉承,大师是很少的,甚至现在还没有出现。可惜在我们社会上已经不值钱了,随便就可以给别人以大师美称。”

吴为山说,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代都是其中一段,只有在纵横交错的比较中,才能甄别谁是大师。且把话语权留给历史,留给时间,因为艺术的真正价值终究会超越一切非艺术的因素,辉耀时空。(记者 张玉梅 蒋新军)

(责编:任文(实习生)、鲁婧)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