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不懈追讨流失到日本的国宝--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滚动新闻

廿年不懈追讨流失到日本的国宝

2013年05月08日08: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存于日本皇宫的“唐鸿胪井刻石”(资料图)

  黄明超带给王仁富教授的64页关于“唐鸿胪井刻石”流失的史料证据 李鸿劼 摄

 

  1000多年前的唐朝,鸿胪卿崔訢出使靺鞨,册封渤海。当他返回长安途中路过旅顺时,为了纪念这次出使,凿井两口,史称“鸿胪井”,同时留下一块9吨多重的“刻石”。如今,在日本东京,这块“唐鸿胪井刻石”已经静静地躺了103年。

  近日,在中国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会会长、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专家黄明超的努力下,搜集到了64页关于“唐鸿胪井刻石”流失的史料证据。

  老教授历经20年追讨国宝

  据介绍,在这块“唐鸿胪井刻石”上,刻有“敕持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29个字,这也是渤海国归入大唐版图的历史见证。1994年,吉林白城师范学院教授王仁富在翻看一本名叫《东北史地考略》的书时,获悉在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占据旅顺以后,“唐鸿胪井刻石”于1908年被日本海军省以“战利品”的名义献给日本皇宫。1911年,日本海军在刻石遗址建立了搬移中国文物的“记功碑”。从那时起,王仁富就下决心对这块流失百年的国宝进行深入研究和追讨。

  2001年,在北京的6名刻石回归志愿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会,王仁富任第一任会长。与此同时,远在日本留学的学者黄明超对“唐鸿胪井刻石”开始了专项研究。黄明超告诉记者,因其小的时候家住在渤海古镇,父辈从事这项研究,并著有《渤海国史话》,故受父辈影响,他在日本留学期间,便奔走于日本的大学与名胜古迹。他说,留存于中国的“唐鸿胪井刻石”资料已经很少,更多的记载在日本。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会决定,以王仁富“唐鸿胪井刻石”研究者的名义,向日本皇宫询问“唐鸿胪井刻石”的状况,很快得到了回复,确认地震对刻石没有造成影响。这封信件落款是“羽毛田信吾”,时间为2011年6月17日,再次证明了中国的国宝“唐鸿胪井刻石”存放于日本皇宫。

  “如果有生之年能近距离目睹刻石,我就是死了也无憾了!”王仁富叹息道。

  64页史料成为铁证

  在王仁富近20年追讨国宝“唐鸿胪井刻石”的历程中,很多爱国人士也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其中包括黄明超。4月21日,在黄明超的努力下,终于获得了64页完整复印的“唐鸿胪井刻石”相关史料样本,为国宝流失找到了铁证。此前在一次中日学术交流会上,王仁富发现日本学者论文中有8页“唐鸿胪井刻石”流失史料,这为国宝遗失找到了有力证据。

  黄明超经过专业分析并翻译了这64页史料,发现史料详细记载了“唐鸿胪井刻石”流失到日本皇宫的过程,其中包括目录部分、刻石搬运过程,以及一些见到过刻石的日本人描述的详细过程。

  王仁富告诉记者,自从“唐鸿胪井刻石”被掠走后,日本皇宫方面不允许任何外人进行参观,甚至日本人也不准靠近。到现在为止,“唐鸿胪井刻石”已经“离家”103年了。

  “靺鞨”或将改写成“(革未)羯”

  在这些年研究刻石的过程中,王仁富在对旅顺口黄金山“唐鸿胪井刻石”拓片上“崔忻”二字的断句有了新的研究,他从《说文解字》中查阅到,“忻”字为开凿之意。另外,他又在《后唐书》中找到了唐朝崔氏出使靺鞨的资料,上面显示的出使者名叫“崔訢”。所以,“崔”即代表人名,“忻”字应为动词。

  记者在采访王仁富时,他说,这次完整目睹了64页史料复印样本后,意外发现了一个学术界探讨的问题:“靺鞨”,史料中为中国古代民族,自古繁衍在东北地区,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和战国时的挹娄,北魏称“勿吉”,唐时写作“靺鞨”。这两个字也在“唐鸿胪井刻石”上的29个字里出现,一直被业内称为“靺鞨”。但是,王仁富发现,在64页史料复印样本中,竟然是“(革未)羯”两个字。

  王仁富做出判断的原因是,日方史料中第一个字右侧是个“未”字,而第二个字左侧为“羊”字旁。另外,北魏时的“勿吉”,在字音上也与“(革未)羯”相通。因此,“靺鞨”也可能应改为“(革未)羯”。对此,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会还要进行深层的论证。(李鸿劼)

(责编:赫英海、鲁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