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弘扬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 |
《翻越雪山》 王颖生 董卓 中国画(综合材料) 中央美术学院 |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为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10月22日,在“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纪念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局长李祯盛,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建文,中国美协副主席韦尔申、许江、许钦松、李翔、杨晓阳、吴长江、吴为山、何家英、范迪安、曾成钢,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冯双白,中国美协顾问、著名油画家詹建俊,以及主办方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美协理事,党史军史专家,创作团队美术家,以及各界嘉宾和媒体记者数百人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里主持。赵实、刘大为在开幕式上致辞,赵实宣布展览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专程参观了展览。
展览展出了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美院、广州美院、湖北美院、鲁迅美院、西安美院8个单位、12组主创团队根据红军长征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节点,最新创作的12幅3m×8m宏幅巨制:《十送红军》《血战湘江》《遵义曙光》《四渡赤水出奇兵》《娄山关大捷》《彝海结盟》《飞渡泸定桥》《翻越雪山》《草地铁流》《智夺腊子口》《直罗镇大捷》《大会师》,同时展示了各主创团队创作过程中的写生手稿、创作草图等,共计200余件。各主创团队满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在最大程度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再现了那段光辉岁月中的典型形象和激荡人心的悲壮场景,深入挖掘和表现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患难与共、坚定信念的长征精神,烘托了凝重、艰苦、惨烈、雄壮气氛的同时,也表达了团结一致、乐观向上以及胜利的喜悦等温暖的情怀。更为可贵的是,这些作品以中国画、油画的表现形式对革命历史题材和主题性美术创作进行的突破、创新和拓展,主创团队以当代艺术视角对美术语言、材料技法的尝试和运用,不仅更宽广地再现了历史时空,同时对体悟长征的当代精神呈现了史诗般的表达。
此次大规模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催生主旋律美术精品创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展览筹备工作历时一年,中国文联领导充分重视、持续关注。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各主创团队所在单位鼎力支持。中国美协聘请了美术家、理论家、军史专家,数次召开策划会、工作会、评审会,组织领导、专家奔赴全国多次观摩指导创作。几乎每一组创作团队都试图通过重走长征路,追寻长征遗存、考证史料、现场写生、搜集素材等去身临其境地体悟长征精神,无数的手稿、影像、文字记录了他们克服困难、全情投入、精心打磨、潜心创作的历程,这本身就是当代美术家传承长征精神的具体体现。
长征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伟大长征的丰功伟业,深刻总结了红军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和伟大的长征精神,明确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并对长征精神的五点内涵做了深刻地阐述,对如何走好新的长征路提出六个方面要求。美术界以12幅巨构佳作回顾历史,缅怀先烈,就是要不忘初心,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走好新的长征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展览展期至2016年11月10日。
![]() |
《十送红军》 吴宪生 中国画 中国美术学院 |
![]() |
《血战湘江》黄其华、郝孝飞、朱国栋、周颢、彭震中 中国画 湖北美术学院 |
![]() |
《彝海结盟》 吕书峰 中国画 西安美术学院 |
![]() |
《直罗镇大捷》 陈坚 李明峰 油画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 |
![]() |
《智夺腊子口》 晏阳 李武 油画 鲁迅美术学院 |
![]() |
《遵义曙光》 杨参军 井士剑 任志忠 周小松 油画 中国美术学院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