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書畫>>2019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

春睡夢先覺——紀念高劍父誕辰一百四十周年展【24】

來源:人民網-書畫頻道  2019年08月27日17:01  

上一頁
高劍父《芭蕉圖》。1929年春,高劍父赴上海參加“寒之友”畫社活動,此作正是在上海創作的,題款中“黃歇浦”即是黃浦江的別稱。此畫高劍父通過一株枯敗的芭蕉樹和兩小簇秋菊表現了秋天蕭殺的景致。他用排筆揮洒幾筆即准確地寫出芭蕉樹的形態,特別是芭蕉葉枯敗后,莖部彎折垂落的情態尤為寫實逼真,而疾勁的線條更表現出枯葉於秋風中擺動的動態。中國文人素有“悲秋”的傳統。的確,晚秋時節大自然景物蕭條,極容易引起人們傷感的情緒,正所謂“秋懷易寂寥”,觸景而生情,因情動而作詩畫,詩畫相配,達致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
款識:自是秋懷易寂寥,強將離緒怨芭蕉。宋僧北澗詩意。十八年春暮,劍父燈下作於黃歇浦上。
印章:劍父(朱文方印)高侖之璽(白文長方印)
高劍父《芭蕉圖》。1929年春,高劍父赴上海參加“寒之友”畫社活動,此作正是在上海創作的,題款中“黃歇浦”即是黃浦江的別稱。此畫高劍父通過一株枯敗的芭蕉樹和兩小簇秋菊表現了秋天蕭殺的景致。他用排筆揮洒幾筆即准確地寫出芭蕉樹的形態,特別是芭蕉葉枯敗后,莖部彎折垂落的情態尤為寫實逼真,而疾勁的線條更表現出枯葉於秋風中擺動的動態。中國文人素有“悲秋”的傳統。的確,晚秋時節大自然景物蕭條,極容易引起人們傷感的情緒,正所謂“秋懷易寂寥”,觸景而生情,因情動而作詩畫,詩畫相配,達致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
款識:自是秋懷易寂寥,強將離緒怨芭蕉。宋僧北澗詩意。十八年春暮,劍父燈下作於黃歇浦上。
印章:劍父(朱文方印)高侖之璽(白文長方印)
下一頁

(責編:黃雪萊(實習生)、丁濤)

 高清推薦

 最新留言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片新聞排行榜

  1. 1在這裡,讀懂“偉大的開端”——…
  2. 2紅色家風故事丨喬安山:一家三代…
  3. 3安九鐵路鳊魚洲長江大橋合龍
  4. 4紅腳鷸:拉魯濕地舞翩躚
  5. 5浦東機場海關方艙運行一年:見証…
  6. 6山西陶寺發現一處宮室類單體建筑…
  7. 7愛護環境 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