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藝術家作品是座富礦嗎?

2016年10月08日08:45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女性藝術家作品是座富礦嗎

  日前,有國外機構公布前20位女性藝術家的拍賣數據引發關注。都說女性能頂半邊天,可這在藝術領域也行得通嗎?女藝術家的生存狀況究竟如何?其作品的價值真如行情所表現的那樣遠不如男性嗎?為何中國出不了世界頂尖的女藝術家呢?

  市場行情:女子遠遠不如男

  根據Artnet數據庫中羅列出前20位女性藝術家的拍賣數據顯示,從1985年到2013年5月31日,作為第二代抽象表現主義畫家的米歇爾所繪的作品拍賣總成交額達到2.398億美元,位居女性藝術家之首,而中國著名女畫家周思聰以融合了現實主義與中國傳統書畫風格的作品榮登該榜單第19位,總成交額為4680萬美元。在世女藝術家方面,日本的“時尚老太太”草間彌生以1.277億美元排名第一,中國女畫家徐樂樂則以1680萬美元位居第八。“除了圈內人,普通民眾可能對周思聰、徐樂樂這些名字毫不熟悉,根本不如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那麼如雷貫耳,而名氣的大小與作品價格高低幾乎成正比。”有業內人士對比稱,周思聰成交價最高的作品於2011年在北京保利拍出1725萬元人民幣,這在國內女藝術家中已是鶴立雞群,但與同年在中國嘉德[微博]成交的齊白石《鬆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的4.255億比起來,可謂小巫見大巫。“盡管在國際市場上,以貝爾特·莫裡索、路易斯·布爾喬亞等為代表的女藝術家作品已步入千萬美元級別,但仍遠不能跟畢加索、沃霍爾和裡希特等男性大腕相提並論。要知道,他們每個人的年度總成交額都超過了2.5億美元。”

  觀察:以市場表現評判女藝術家非常愚蠢

  顯然,以作品在市場中的表現作為評判藝術家地位的做法是非常愚蠢的,因為無論是博物館、畫廊還是拍賣行,藝術圈的話語權一貫掌握在男性手中。“要在市場上立足,還是需要實力。有些收藏者的修養提高了,也感覺到女性的東西不一定就是柔弱的。比如,周思聰的作品在男性世界裡也非常出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景德鎮女陶藝家協會會長舒惠娟在受訪時坦言,由於男女在性格、愛好和認識等方面的差異,使得其藝術風格也不盡相同。女性相對細膩、柔和,男性則陽剛大氣。“女藝術家通常更專注於表達內心對世界的感知,在男女並非完全平等的狀況下,女性要有所成就,面對的阻力和限制自然更多。而市場有時也對女性藝術家有所歧視,有的人會說‘那是女人畫的東西’,認為價格不應該那麼高,而如果是男人畫的,賣得貴似乎就理所當然了。”

  舒惠娟表示,作為女性藝術家,即使她一路努力,到評大師的時候還是碰到要讓路給別人的情況:“最后評選時,所有人都把作品送到北京去,當時評委對景德鎮的情況並不了解,都是看東西說話。當得知我評上后,景德鎮有不少人都大吃一驚:‘她怎麼能評上呢?’因此,女藝術家要想成功,得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才行。”她還表示,女性掌握的話語權少,也不如男性藝術家那麼愛包裝、炒作,久而久之,在藝術圈裡的存在感似乎就更不如男性了。

  蘇繡藝術家周雪清則認為,與生俱來的性別差異使得男性更敢於冒險、創新,女性則相對感性和內斂。“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更多的是為他人服務,無法集中精力專注於自己的事業。偏見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無法左右他人的思想,就更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用硬實力說話,讓有說服力的作品為自己代言。”

  藝術家有性別,可是藝術本身沒有性別,所有的藝術家都應拿作品說話。人們幾乎從不提“男藝術家”這個概念,而藝術家一旦是女性,則被很自然地稱為“女藝術家”,當她們被貼上“女性”的標簽時,也同時被貼上了“小眾化”、“特殊化”、“邊緣化”的隱形標簽。從觀察以前同學的角度出發,青年學者、藝術評論家吳楊波說:“藝術本不分公母,但美院畢業后,女性更多關注自身,圈子漸漸縮小﹔男生正好相反,后勁十足。”

  思考:中國為何出不了草間彌生?

  路易斯·布爾喬亞的雕塑《蜘蛛》作為地標矗立在東京六本木新城的核心﹔草間彌生與LV等時尚品牌聯姻……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成功的商業運作和性格差異使得國外的女藝術家更獨立、大膽、彰顯個性,最終吸引眾人的關注並獲得認可。另據報道,包括沃爾瑪繼承人艾麗斯·沃爾頓、流行天后麥當娜以及歌星芭芭拉·史翠珊等杰出女性都在收集女藝術家作品。國外的眾多機構和收藏家都在尋找估值較低的藝術品類,而女性藝術作品絕對是尚未開墾的新大陸。

  那麼,為何中國一直出不了頂尖的女藝術家?AMRC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研究部主管馬學東表示,中國並非缺乏一流的女藝術家:“我們感覺女藝術家很少,其實隻不過是公眾了解得太少。”他說:“活躍在國內市場中的女藝術家人數並不多,大多數投資者和收藏者仍以追捧男藝術家為主,覺得他們的作品更保值或者流通能力更強。同時,進入博物館、畫廊、拍賣市場中的女性作品也相對較少,這更讓大眾覺得霧裡看花,對她們越發缺乏了解。”

  在國內市場中,向京的雕塑作品價格相對較高,在圈內外也積累了一定的人氣。“有人會問中國為何出不了草間彌生?我覺得草間彌生只是個案,向京也是個案,不具有普遍性。”馬學東說:“中國的近現代、當代藝術發展歷程還比較短暫,在國際上仍無法躋身主流行列,而草間彌生憑借與時尚奢侈品的結合,一直活躍在國際流行最前沿。從作品價值看,中國的女性藝術家還需要努力,因為還沒幾個人能得到全球范圍的認可。”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市場過於強勢的書畫、陶瓷板塊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其他門類的發展空間和資金活躍度,而如今國際市場上的主流是印象派和現當代藝術,這種先天的不對稱也令中國女性藝術家無法享譽全球。

(責編:赫英海、董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