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文
我國用燭照明的歷史十分悠久。《楚辭》:“室中之觀多珍怪,蘭膏明燭華容備。”戰國秦漢時已有各式精致的銅燭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制瓷 業的發展,開始用瓷燭台。瓷燭台中,借用動物的造型設計是一種常見的手法。從考古發掘出土器物來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流行的獅形燭台、羊型燭台和騎獸俑燭台等。唐代燭台仍以陶瓷材質為主流。
圖1
1973年鎮江丹徒縣華墅公社西晉墓出土的越窯青釉獅形燭台(圖1),高9.3厘米,長12.5厘米。張口,露齒,垂須,四肢伏地,長尾,背部有管狀插孔。背部刻劃鬃毛,腹兩側刻劃卷毛紋。胎淺灰色,全器施釉,釉層均勻,釉色滋潤,透明度高。獅形燭台過去定為“水注”,認為是盛水的文具。1993年南京上湖孫吳墓出土一件獅形燭台,在插管內尚存一截白蠟﹔1975年紹興縣上游公社長紅大隊黃公山出土一件南朝時期的獅形燭台,獅首向左上方回顧,尾巴上豎,四肢伏地,背部負方座,座上挑長方形橫梁,梁面置並列的三個圓筒形管,管徑上大下小,平底,與器腹不通,是用以插燭的燭台,說明這類器物不是水注,而 是照明用的燭台。
圖2
鎮江市演軍巷工地唐代地層中出土一件長沙窯青釉褐斑獅形燭台(圖2),殘高17.5厘米、殘長18.4厘米。獅子回首仰視,作蹬伏狀,頸系鈴,背部為翻唇水盂,尾緊貼於盂腹,內中空。獅身繪條形褐彩。胎灰白色,全器施釉。
圖3
1980年鎮江市諫壁磚瓦廠東晉墓出土越窯青釉點彩羊形燭台(圖3),高14.7厘米,長17厘米。羊作跪伏狀,昂首張口,雙耳長伸,卷角后彎,下顎 貼塑胡須,臀部上端貼印短尾,頭頂有一圓孔,中空,用以插燭。胎灰白色,釉色瑩潤,眼睛、耳朵、肌肉突出部點有褐彩,起到了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為越窯青 瓷中的精品。羊形燭台曾被認為是插物的插座,它的造型與河北省滿城中山國王劉勝墓出土的銅羊燈一模一樣,唯一的區別是銅羊燈的羊背可以翻轉擱在羊頭上作燈 盞,瓷羊的額部鏤一孔,用以插燭,兩者的照明點都在羊頭上。
從出土的動物形燭台看,被取象的動物往往都是具有一定的象征寓意的。如獅子的形象來源於佛教,代表著神秘、威猛和勇敢。獅子紋是佛教藝術中常用的題 材,其設計的源頭,與印度的阿育王石柱有關。孔雀帝國阿育王時期,作為佛教標志的獨立石柱之一獅子柱柱頭,上刻有覆蓮、輪回、獅子、馬、牛、象等佛教常用 的形象,並以四頭獅結頂。同時獅子的形象在古代人們的觀念之中是正義的象征,有著避邪的作用。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