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急先鋒的后85時代

2013年12月11日08:28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急先鋒的后85時代

  山西太原 三步畫室

  成立時間:1985年1月8日 主要成員:王亞中、宋永平、宋永紅等

  藝術觀念:強調人的本能,提倡原始的野性和血腥的震撼,反對精巧、蒼白、冷漠的貴族趣味和文人藝術,取消生活與藝術之間的界限。

  代表作品:行為藝術《一個場景的體驗》(宋永平、宋永紅,上圖)

  江蘇南京 紅色·旅

  成立時間:1986年9月 主要成員:丁方、楊志麟、徐累等 藝術觀念:超現實主義。

  群體宣言(摘要):地球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地球上的人們就都被這種孤獨所籠罩,沉積於我們靈魂的最深處而凝聚為一種悲劇意識。

  代表作品:《城》系列(丁方)、油畫《人是魚的進化——人喜食魚》(楊志麟,上圖)

  黑龍江哈爾濱 北方藝術群體

  成立時間:1984年9月15日

  主要成員:王廣義、舒群、任戩等

  藝術觀念:不是純研究藝術,而是集合在一起研究文化問題,研究作為文化形態的藝術問題,尤其是人的問題。

  群體宣言(摘要):我們的繪畫並不是“藝術”!它僅僅是傳達我們思想的一種手段,它必須也隻能是我們全部思想中的一個局部。

  代表作品:《極地》系列(王廣義)、油畫《絕對原則·作品1號》(舒群,右圖)

  上海 M藝術體

  成立時間:1987年前后

  主要成員:宋海東、秦一峰、楊旭、周鐵海等

  藝術觀念:Man(男人)代表群體的件別,Montage(拼合)象征統一意志和精誠合作,Mophist(《浮士德》中的魔鬼)是對他們的藝術的比喻。

  代表作品:行為藝術《暴力感》(楊旭、周鐵海,右圖)

  湖北武漢 部落·部落群體

  成立時間:1986年

  成立地點:湖北武漢

  主要成員:湖北美術學院15名青年教師

  藝術觀念:表現本我、正視本我、評價本我、高揚生命,通過這些過程來完善自己。

  代表作品:油畫《工業風景》(魏光慶,左圖)

  雲南昆明 西南藝術群體

  成立時間:1986年8月

  主要成員:張曉剛、毛旭輝、葉永青等

  藝術觀念:反形式主義,首要的是震撼人的靈魂,而不是愉悅人的眼睛。如果你意識不到生命的最高點是行動,你就無法更好地行動。

  代表作品:油畫《紅土之母》(毛旭輝,左圖)、《黑白之間的幽靈》(張曉剛)

  福建廈門 廈門達達

  成立時間:1985年前后

  主要成員:黃永砯、林春等

  藝術觀念:藝術家最高和最終的目的是整個地放棄藝術,這是一﹔我有目的,但我不順目的走去,這是二。目的本身是無意義的,路從來是沒有目的的。

  群體宣言(摘要):藝術之於藝術家正如鴉片之於人。達達死了,火小心。

  部分群展:《廈門達達——現代藝術展》,對參展作品進行“改裝-毀壞-焚燒”(右圖)、《發生在福建省美術展覽館內的事件展覽》

  浙江杭州 池社

  成立時間:1986年5月27日 主要成員:張培力、耿建翌、宋陵等

  藝術觀念:回歸本體、思考本質、追求自律、關注人的健康發展。

  群體宣言(摘要):藝術是一個池。重要的是“浸入”。通過一種“較高的服從”給予“嚴正的注意”。結果是次要的,種子在不斷發芽。

  代表作品:文本概念作品《綠色空間中的行者》(耿建翌、宋陵、包劍斐、張培力,上圖)《X?》系列(張培力)、《第二狀態》(耿建翌)

  浙江舟山 紅色幽默

  成立時間:1986年2月 主要成員:吳山專、駱獻躍等。

  藝術觀念:嚴肅的荒誕 群體宣言(摘要):作品隻能用最高的理性才能導致——別的任何,哪怕一丁點的疏忽都不能導致這個結果……一種自身最沒有表現力的字體,恰恰可能是最獨立的。最沒有個性,也是最強烈的。

  代表作品:布面丙烯《70%紅、25%黑、5%白》(吳山專等,上圖)

  85美術新潮運動中涌現出的部分藝術群體和個體

  新京報制圖/師春雷

  時至今日,20世紀85美術新潮運動仍是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中最激動人心的一幕。以至於藝術界一次次地回望85,准備“再出發”。日前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的“’85與一所藝術學府”研究展便是一場“回望”。黃永砯、王廣義、谷文達、張培力等國美走出的85急先鋒們,用作品及文獻展現了1985年前后這所藝術學府內外所呈現的藝術實踐。該展將展至12月20日。

  這或許是學界重新審視中國當代藝術創造力的一次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它提示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真實處境:失去什麼?哪些東西還值得堅持?新京報特別策劃“回望85”專題,採訪8位藝術家,將他們在85美術新潮時期的作品與近作對比,試圖從中尋找答案。

  ■ 名詞解釋

  “85美術新潮運動”泛指1985年至1989年四五年之間的一系列美術現象,包括群體、展覽、會議、個體與個展、活動等等。85美術運動、85美術新潮的名稱是在1986年正式推出的。高名潞在1986年4月舉行的“全國油畫藝術討論會”上做了《’85美術運動》的講話,並在《美術家通訊》1986年第5期上以同一題目發表。同年,王廣義也在《中國美術報》第36期上發表了《我們——“’85美術運動”的參與者》。

  1985年,浙江美院恢復高考七年后,學院正日益從一種禁錮的狀態中逐漸復蘇。在高士明(“’85與一所藝術學府”策展人)看來,那段時期有兩個突出的征候,“開放和解禁”。開放體現在,僅1985年就有美國史學教授維羅斯柯的‘現代藝術’系列講座、趙無極繪畫講習班以及萬曼壁挂藝術掀起的跨媒介的藝術運動﹔而解禁則“誘發著一代青年的叛逆和創新,也誘發出一種自我解放的力量。”

  作為這種開放和解禁的直接表現則是全國各地的藝術青年自發形成藝術群體,以一種挑戰者的姿態出現。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大都來自學院。如以王廣義為代表的“北方藝術群體”早在1984年便成立,次年由“85新空間畫展”催生了杭州“池社”……僅在高明潞一書《中國當代美術史1985-1986》中明確提及的於此期間成立的社團數量便不下30個。

  全國藝術學院的藝術家們把前衛藝術的火種撒播到了各地,“以革命性的前衛話語為旨皈,充斥著反叛意識和浪漫主義激情。各種各樣的規則與信條都在新的藝術雄心和觀念面前受到挑戰和質疑,形形色色的新思潮和新思想被匆忙而鮮活地拋擲出來。”高士明指出,拋擲的結果是,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藝術被注入了新的智性力量和精神品質。

  藝術批評家費大為強調過“85新潮中的一些作品是非常好,非常純粹的作品,可以說截至目前中國當代藝術中最好的作品都是在那期間誕生的,恰好那時候政治壓力在減弱,而商業壓力還沒有來到,所以才出現了強烈的創作爆發。”

  此后,85新潮隨著1989年肖魯在中國現代藝術大展上的一聲槍響而謝幕。但是,對於藝術界來說,85新潮真的就結束了嗎?2007年前后,或許在資本和學術的雙重力量之下,藝術界曾興起一股85回顧潮。2006年11月,藝術評論家、策展人黃專在深圳策劃“創造歷史:中國20世紀80年代現代藝術紀念展”﹔2007年,“’85新潮:中國第一次當代藝術運動”展成為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開館展。

  今年,隨著浙江美院85周年,一場關於85新潮的回望又再度在杭州和北京先后展開。高士明希望通過展覽揭示:85新潮到底給我們什麼能量?今天中國當代藝術失去的和堅持的又是什麼?黃永砯、谷文達、徐冰、王廣義這一批急先鋒如今已功成名就,成為市場和媒體追逐的焦點,在資本的脅迫下,他們的理想主義是否還能靠得住?答案或許要留待未來。但高士明很明確,“今天的實驗性、批判性和挑戰感確實很難與85新潮相比。”

  ■ 其他重要個案

  ●個體:谷文達(詳見C特14-17版)

  ●北京:北京青年畫家更樂於加入鬆散型的沙龍聚會,而不喜歡有明確綱領和主張的創作社團。

  ●湖南·藝術集團:以湖南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生為主。

  ●寧夏“厚土油畫會”:1985年11月,寧夏10位中青年畫家自發組織成立。

  ●吉林“北方道路藝術聯盟”:1985年1月,由16位探索新的藝術風格的青年畫家組織成立。

  ●河北“米羊畫室”:由喬曉光、段秀蒼、王煥青組建,開掘民間藝術。

  ●四川“四川青年紅黃藍畫會”:1986年12月7日借《紅黃藍現代繪畫展》成立,此前重慶還有業余藝術家組成的“中國無名氏畫會”。

  C特04-10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李健亞 陳然 鄭淇

  專題參考高明潞等著《中國當代美術史》

(責編:魯婧、張卉)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