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霍爾回顧展再現15分鐘的永恆
“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恆”回顧展正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101組作品中,不乏像《瑪麗蓮·夢露》的重要代表作。日前,京華時報記者邀請央美美術館學術部助理、安迪·沃霍爾展覽策展助理高高一同觀展,並對沃霍爾的幾幅重要作品作出賞析。高高接受採訪時表示,“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恆”將呈現沃霍爾作品背后的人生復雜與矛盾。該展覽將持續至11月15日。
京華時報記者顧博
>>展覽
百部作品涉及各門類
本次展覽是沃霍爾作品亞洲巡展的第四站,前三站分別是新加坡城、香港和上海。北京的展覽以沃霍爾的生平紀年為線索,呈現出沃霍爾從上世紀40年代起至80年代創作的作品以及藝術創作檔案,包括繪畫、攝影、絲網印刷、素描以及雕塑等各類形式的作品,所有展品均來自安迪·沃霍爾博物館。
沃霍爾一生有很多名言,其中“在未來,每個人都能出名15分鐘”最為被人熟知,展覽的名稱由此而來。
2002年至2004年,中國出現波普熱,現在則轉向了后現代、多元化藝術發展階段。央美美術館學術部助理、安迪·沃霍爾展覽策展助理高高認為,此時在中國舉辦沃霍爾的展覽,可以給中國藝術家更多的警示。“各種語言中國藝術家都可以借用,但是藝術家使用語言要與自己作品形成很好的結合,不然會變成虛張聲勢。”高高說。
從雜志插圖到絲網版畫,再到影像作品,北京的觀眾首次有機會近距離觀看沃霍爾作品,高高認為:“這是對沃霍爾有新的、更深入了解的機會,通過展覽可以認識到沃霍爾絢爛的作品和人生背后更深刻、復雜,有時充滿矛盾的方面。”
鄧波兒回信引人矚目
步入展廳,首先躍入眼帘的是沃霍爾小時候的照片,其中一張秀蘭·鄧波兒給他寫的回信最為引人矚目。沃霍爾小時候身體不好,不能經常上學,母親就為他准備了各種雜志,他也迷上了當時的“萬人迷”秀蘭·鄧波兒,並作為影迷給秀蘭·鄧波兒寫信。終於有一天收到簽名照時,沃霍爾興奮不已,並將信件作為珍貴的藏品保留下來。高高說:“這些雜志為沃霍爾喜歡更為絢爛、豐富的色彩以及生活打下了童年的烙印。”
一般人認為沃霍爾的作品色彩很絢爛,復制性的作品不需要花太多工夫,高高認為這是對沃霍爾的誤解。看了原作后,高高發現沃霍爾的作品雖然絢爛,但不浮躁,沃霍爾在色彩和技法的處理上有獨到之處,比在圖片上看起來使用的語言更加豐富,“我甚至覺得裡面藏著一種悲劇感,精彩到極致終將末路的悲劇色彩。”
影像作品集體亮相
從去年開始,沃霍爾作品開始在亞洲巡展,與此前的新加坡城、香港、上海幾個城市相比,影像作品成為北京站的主打。
高高介紹,在上海的展覽中,隻展出《帝國大廈》一部影像作品,這次在央美美術館一共展出6部影像,從早期嘗試電影創作的《睡覺》《吃》,到《帝國大廈》《試鏡》等,還包括上世紀70年代沃霍爾參與的電視片《安迪沃·霍爾的15分鐘》等。據高高介紹,沃霍爾很喜歡參加紐約的社交圈活動,這也讓他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資源。上世紀70年代后,沃霍爾搖身一變成為一名商人,開了公司,和模特公司簽約拍攝廣告,還為肥皂劇客串,這些無疑讓他的藝術之路更加寬廣。
沃霍爾作品在拍賣市場中取得很好的成績,沃霍爾此批作品的展出是否可以拉動市場價格?夏納表示:“美術館的責任是收藏,市場是沃霍爾藝術基金會的工作。作品價格的提升對於美術館來說不是好事,那樣的話美術館收藏作品的成本就要高了。”
與博伊斯隔空“對話”
與沃霍爾展覽同期展出的還有博伊斯的展覽,而很多人也喜歡把兩個展覽當成一次對話。央美美術館館長王璜生表示,此次是特意將黑色的博伊斯和玫瑰色的沃霍爾安排在一起展覽的,兩個人分別是歐美最有名的藝術家,而兩個人在一起展覽可以形成一個很好的對話。
沃霍爾與博伊斯有過多年的友誼,兩個人也分別根據對方肖像創作過作品,但兩個人的藝術呈現卻截然不同。高高認為,這是當時美國和德國所處的國際地位不同,二戰后美國和德國的社會狀況凸顯在兩個人的作品中,也由此形成了黑色的博伊斯和粉紅色的沃霍爾。
“這兩個展覽對當今的藝術家也是一種提醒,藝術家隻有切實表達所在時代的所思所感,並用最恰當的方式表達,才能成為知名的藝術家。這兩位藝術家都能把握到時代的精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藝術語言表達,就能夠通過作品非常響亮而有力地反映自己的思想。藝術創作脫離當下是不現實的。”高高說。
賞析
杰奎琳·肯尼迪
肯尼迪夫人系列肖像作品與夢露系列有異曲同工之處。在肯尼迪遇刺身亡后,其夫人杰奎琳成為關注的焦點,她的一舉一動,每次見諸報刊都吸引公眾目光。沃霍爾正是利用報刊雜志上的杰奎琳肖像創作作品,完成其藝術理念。
賞析
瑪麗蓮·夢露
夢露是沃霍爾人物肖像系列中最為被中國觀眾熟識的作品。夢露與安迪·沃霍爾有類似的遭遇,同是美國夢的象征。沃霍爾辦個展期間聽到夢露去世的消息,於是根據夢露電影《尼加拉瓜瀑布》劇照創作了夢露作品。沃霍爾很多肖像作品都是在布面上用絲網版畫所需要的油墨來完成,很多人物沃霍爾沒有直接接觸,他都是通過報刊雜志中的照片完成。
賞析
金寶湯罐系列
金寶湯罐是美國大規模生產和機械復制時代的典型代表,沃霍爾認為這是美國無論貧富都需要吃的食物,因此也是平等的象征。湯罐是沃霍爾人生經歷的映射,他的藝術經歷中也重復這個題材,油畫、絲網版畫、照片等作品中均有出現。展覽中展出了十余幅,展場裡唯一的裝置作品正是金寶湯罐,他用手工的方式原樣復制了機械生產出來的罐頭盒的外包裝箱,這也是他對於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矛盾以及可能產生問題的思考。
>>人物簡介
安迪·沃霍爾(1928.8.6-1987.2.22)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他大膽嘗試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術、照片投影等各種復制技法。沃霍爾除了是波普藝術的領袖人物,他還是電影制片人、作家、搖滾樂作曲者、出版商,是紐約社交界、藝術界大紅大紫的明星式藝術家,他的作品中充滿了流行文化、創新和美國夢。沃霍爾不僅在世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他的創作也影響了眾多中國藝術家,其中包括徐冰、王廣義等。
本版圖片京華時報記者任峰濤攝